APP下载

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研究构思

2013-02-05罗文兵刘爱东邓明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上市公司

罗文兵 刘爱东 邓明君

摘要:针对多起因上市公司故意拖延披露事故信息而加剧环境污染损害的现象,我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相关文件,强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但仅解决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规范问题,却不深度创新现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制度,环境责任难以内生为企业主动环境战略和环境策略行为,环境污染事故随时可能发生。鉴于日本众多企业通过环境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事实,设计能够深入到企业环境管理具体层面,贯穿企业环境管理战略、计划和绩效三个层次,具备分行业评价能力的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体系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此,着重探讨了该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以及今后的研究构思。

关键词: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1?0001?06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12月13日,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江铜“污染门”:设施领先下的环保隐忧》一文,指出:“来自新华社最近的报道,江西铜业(600362.SH)旗下德兴铜矿所在地下游紧邻德兴市的乐平市深受污染之害,受污染规模涉及9个乡镇约42万人。……这已经是年内江西铜业面临的第二次环保事故。”回顾2010年,上半年,国内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频频出现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其中紫金矿业和中金岭南故意拖延披露事故信息,严重加剧了环境污染损害。近些年还有众多上市公司因环境污染问题被环境保护部点名批评并要求整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充分暴露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制度(国家原环境保护总局在2005年就开始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还不完善。对此,2010年下半年,环境保护部相继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上市环保核查管理制度加强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后督查工作的通知》(环发[2010]78号)和《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强制16类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披露年度环境报告和临时环境报告。虽然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规范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问题,但是如果仅仅强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披露年度环境报告等环境信息,却不分行业利用公司环境数据信息去科学量化评价行业内所有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水平,并建立相应的惩罚与奖励,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将流于形式,无法激励公司追求高环境绩效,未来上市公司仍将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不科学发展思路,环境污染事故随时可能再发生。那么,什么样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才能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责任内生为企业主动环境战略和环境策略行为的目标,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环境管理问题。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现状述评

目前,国外单一的企业环境绩效等级评价体系还

收稿日期:2012?11?08;修回日期:2012?01?0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CGE模型的产业结构调整污染减排效应和政策研究”(11&ZD04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利益相关者深度参与环境监管的企业环境经营等级评价体系研究”(10YJC630170);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度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12JJ4076);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湘江流域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绩效评级与长效提升机制研究”(12B038);中南大学985工程“两型社会”研究基地资助项目(ZNLX1111)

作者简介:罗文兵(1978?),女,湖南湘乡人,硕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刘爱东(1950?),女,山东高唐人,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反倾销会计战略与公司理财,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邓明君(1976?),男,湖南宜章人,硕士生导师,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产品碳标签制度,物质流成本会计.

不多见。主要出现了不少企业可持续发展等级评价体系,这些等级评价体系基本上都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侧面,即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绩效评价是评级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企业可持续发展等级评价体系大致分为三类:① 企业社会责任评等机构的等级评价方法,包括Business Ethics Magazine、Centre Info、CoreRatings、Ethibel、Innovest、Oekom、SERM、Trucost等;② 金融市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及SRI基金评比指数,涵盖了Advance Sustainable Performance Indices (ASPI)、DJSGI、FTSE4Good、KLD-Nasdaq、Domini 400 Social Index、Vanguard Calvert Social Index Fund、Meritas、Insight、Henderson、 Jupiter、Morley、ISIS 和Sumitomo Trust 等;③ 环保团体的评比鉴定方式,包括了美国硅谷毒物联盟(SVTC)、Sierra Club、The state Public Interest Research Groups(PIRGs)和Grass Root Recycling Network(GRRN)等[1]。其中,这些等级评价体系大致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来评等级:根据利益相关者提供的资讯进行评分、搜集公司内外部资料并进行评分、搜集公司内外部资讯并通过外部查证、分行业制定风险分析标准并进行评分、利用问卷搜集资料并进行评分、通过英国伦理投资研究组织(EIRIS)搜集公司资料并分析、自行搜集资料并分析,评分方法大致有算术平均、权重加总、分成四等、分成五等、分成七等和分成十二等,这些方式和方法的严谨度各有高低[2]。国外已有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等级评价体系中,Innovest和Oekom中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更具科学性,考虑了行业和产业特点,涉及到企业经营各个层面,更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环境信息需求,符合未来发展趋势,但评级结果仅服务于投融资机构,不对外公开。并且,其通过深入企业开展详细调查的复杂等级评价模式,是否能够应用到一国资本市场中的某重污染行业内所有上市公司还有待研究。亚洲国家中,印度尼西亚环境影响管理局于1995年实施“污染控制、评价和评级计划(PROPER)”,但它只对企业造成水污染的程度进行分色评级,并将结果在媒体上公开。日本的企业环境绩效评级发展迅速,有朝日新闻和文化基金会、日本经济新闻公司、东洋经济新报社、可持续发展管理评定机构、NTT数据机构的管理咨询公司和TECO组织等相关机构开展了企业环境绩效等级和排序评价的实践。其中,日本经济新闻公司在1999年就构建了企业环境经营度评价体系,每年都对日本相关企业进行“环境经营调查”,该等级评价体系经历过四次大的修正,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层面,其环境层面涵盖资源循环、针对全球温室效应的产品对策和物流对策等六大方面环境绩效指标,采用了百分制评级方法。日本企业环境经营度评价体系采用简单的问卷调查方式评级,未分行制定评级标准,还存在严谨度低的问题,但其体系中采用的环境管理层面划分很值得借鉴。

国内,2005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技术指南》,该评价体系包括污染排放、环境管理和社会影响等三大类型的17项环境行为指标,采用单一指标判定法,按照企业环境行为的优劣程度,评判结果分为很好、好、一般、差、很差五个等级,依次以绿色、蓝色、黄色、红色、黑色标示。与国外企业环境绩效等级评价体系相比,我国现行的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体系有以下不足:① 污染排放评价指标部分未引入量化标准,仅用达标与否来判定,不能反应企业环境经营真实水平,不利于公司追求高环境绩效;② 将ISO14001认证作为公司环境行为从蓝色升级为绿色的充分条件有些欠妥,除ISO14001标准自身的缺点外,没有考虑到国内体系认证市场的竞争导致证书含金量打折的问题[3];③ 评价未涉及到公司具体环境管理层面,且未分行业评价,评级结果的投资决策有用性不高;④ 评价体系还缺乏关键的惩罚激励机制,与金融资本市场的结合度远远不够,导致评级信息披露无法驱动利益相关者深度参与环境监管。

20世纪60年代,当时日本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由于许多企业片面追求利润以积累资本,而轻视废弃物的处理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出现了“四大公害病”。此后,日本公众深度参与企业环境监管,在巨大外部压力下,日本众多企业逐渐从被动的、公害发生后的末端治理转向事先预防型的、承担社会责任的环境经营模式,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环境经营是企业在明确的环境政策和环境战略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环境会计和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性建设,通过3R、节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具体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负荷、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减少对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4](88)。其核心理念与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提出的五大要求高度一致。同时,基于日本经济新闻社每年进行的“环境经营调查”数据、日本各大企业公布的环境经营活动和环境责任报告等,日本学界开展了大量企业环境经营实践的实证研究:如丰澄智己利用日本经济新闻社连续十余年“环境经营调查”中的800多家企业数据,证实环境经营与企业业绩正相关;金子慎原和金原达夫利用三井化学、住友化学、味之素、花王、资生堂等公司的经营数据,运用多重回归方法研究了不同的环境经营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并认为大企业实施环境经营可以先行形成准入壁垒,进而获得先发优势,构筑竞争优势;植田和弘、片山淳一郎等通过对日本汽车产业环境经营的数量分析,也为环境经营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结论提供了支撑[4]。这些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研究成果,也为日本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日本也涌现出了松下电器集团、理光集团和爱普生集团等环境经营典型企业。以上足以证明企业实践环境经营的有效性。目前中国已进入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高发期,与上世纪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情形很相似。因此,非常有必要借鉴环境经营理念创新我国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制度,融合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环境经营等相关理论,制定并实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制度,长效驱动上市公司追求高环境绩效。

三、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

级评价研究框架

(一)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研究思路

本文将初步提出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研究思路,其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基本

思路:在梳理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公司环境管理具体层面×公司经营管理层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的矩阵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指标的量化调查表,应用变权理论和统计理论构建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水平的变权综合评价模型和分色评级方法体系,完成我国某重污染行业已有上市公司环境经营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分色评级,最后提出建设我国上市公司环境经营水平综合评价与分色评级制度的政策建议。

(二)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公司环境经营等级的本质内涵

科学阐释公司环境经营等级概念,能为构架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体系奠定理论基础。环境经营超越了环境问题本身,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企业价值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环境经营视角下,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侧重点将出现一系列变化,只有探索公司环境经营等级的本质内涵,才能运用一系列方法、指标去评价它,驱动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按环境经营的要求开展经营管理。

图1 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研究思路

2.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的矩阵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涉及环境问题很多,基于“把握物质和能源的数量、降低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负荷、防止地球温室效应、降低运输的环境负荷、资源循环及废弃物削减、化学物质的管理、土壤污染的防止与解除、水资源和水质的保护”等公司环境管理具体层面,从战略、计划、业绩三个公司经营管理层次,构建科学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的矩阵式评价指标体系(矩阵框架如表1所示)。将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分为总系统(环境经营等级)、子系统(环境管理具体层面)、次子系统(战略、计划、业绩)、指标层四个层次,应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咨询,确定评价指标、次子系统、子系统的常权值。

3.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指标量化调查表设计

评价标准设定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但以往的相关研究很少涉及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细节问题。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指标量化调查表框架(如表2所示),参考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国际标准和指南,简单明了描述各环境经营等级评价指标所评价的内容,并确定计算性指标的数据来源和计算规则,确定水平性指标的评价依据和量化标准。

4.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的变权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以往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多数采用常权的综合评价方法。常权综合法既难以体现对评价因素的均衡性要求,也难以体现对关键因素的激励性要求,并且存在指标间相互替代的弊端,导致综合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应用变权理论,构建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水平的变权综合评价模型:① 确定评价指标的预处理模型,以满足变权原理要求指标值在[0,1]内的需要;② 构造各评价指标和各次子系统的惩罚型状态变权向量计算公式,构造子系统的混合型状态变权向量计算公式,同时为实现相关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建立状态变权向量的可调计算模型;③ 构建各层次的

表1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矩阵

公司环境管理具体层面

把握物质和能源的数量 降低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负荷 防止地球温室效应 …

代码 评价指标 常权值 … … …

次 战略 u111 评价指标1 *** … … …

u112 评价指标2 *** … … …

… … … … … …

计划 … … … … … …

业绩 … … … … … …

表2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指标量化调查表框架

符号 环境管理

具体层面

×

经营管理层次 评价

指标 常权

值 评价

依据 量化

标准 适合判断 证据/

评语栏 评估值

A 把握物质和

能源的数量 评价侧面特征、评价诀窍描述

略 At1 把握物质和

能源的数量

×战略 (评价

指标1)

评价的具

体内容… **% 文件/数据

… 计算性指标的数据来源和计算规则、水平性指标和“是否…”等二值指标的量化标准 0/1 记录评价依据与评价指标的关系、扣分理由。 ***

(评价

指标2)

评价的具

体内容… **% 文件/数据

… 同上 0/1 同上 ***

… … … … … …

说明 术语定义和问题说明

… … …

因素变权向量和变权综合评价值的计算模型。

5.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水平的分色评级方法体系构建

我国现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制度虽然采取了分色评级方法,但该方法体系无法分行业分色评级公司环境经营水平。为实现对行业内所有上市公司环境经营水平进行科学分色评级,同时便于利益相关者辩识上市公司环境经营水平,应用统计理论构建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水平的分色评级方法体系,重点研究叶色判定阈值设定方法和分色评级结果具体表现方法。

6.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的层次变权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污染事件频发的严重情形,依据我国证监会行业板块分类,选择近年来污染事件较多的相关行业,利用所构建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层次变权综合评价体系,对该行业所有上市公司环境经营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分色评级。统计综合评价结果,系统分析该行业上市公司目前环境经营存在的问题。总结实践应用,分析评价过程中的难点,评估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修正该行业的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指标量化调查表。

7. 建立“第三方”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机制和基于等级评价结果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惩罚激励制度

在建立完善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调查表基础上,如何获得一个公平、公正、可信度高的不同重污染行业内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结果,同时,还需要利用资本市场优势发挥等级评价结果的作用,最终切实推进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和拟上市的公司实践环境经营,这是从理论研究到实际操作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详细的、具备可操作性的“第三方”评价机制,以及基于等级评价结果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惩罚激励制度体系。

(三) 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实证研究的关键技术路线

我国某重污染行业已有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实证研究的关键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图2 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实证研究的关键技术路线图

四、结语

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将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① 企业经营活动中物质和能源的流动及消耗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因素,将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扩展到环境管理具体层面,能有效地提高评价结果的决策有用性,从而提升金融资本市场对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级结果的关注度;② 拓展企业环境绩效评价问题的研究领域,使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研究从单纯注重企业环境行为最终业绩向企业环境经营战略、计划层面延伸; ③ 其研究将突破以往多数研究从所有企业或单个企业角度综合评价企业环境绩效的思路,提出分行业科学评价行业内所有上市公司环境绩效水平,率先在我国构建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体系;④ 为环境保护部和证监会共同建立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制度奠定理论基础,为投融资机构及保险公司评估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风险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持。本文在此仅提出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构思,构建出科学的公司环境经营等级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体系将是后续研究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胡宪伦, 锺启贤. 企业社会责任之规范与发展趋势介绍[J].环境工程会刊, 2003, 13(5): 6?14.

胡宪伦, 许家伟, 谈企业社会责任相关之国际标准规范[J].永续产业发展双月刊, 2005(24): 14?23.

陈汎.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在中国的研究与实践[J]. 海峡科学, 2008(7): 30?34.

葛建华.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日本环境经营[J].日本学刊, 2010(5): 87?100.

Thoughts of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ating Evalu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s Heavy Pollution Industries

LUO Wenbing1,2,LIU Aidong2, DENG Mingjun1

(1. Business Schoo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China;

2. Business Schoo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multiple listed companies that intentionally delay the disclosure of accident information, which leads to exacerbation of the pollution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sued relevant documents, forced the listed companies of heavy pollution industries to disclos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s only solves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roblem, which does not innovate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not innovate the system of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evaluation, hard drive companies to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endogenous activ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 so tha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may occur at any time. Given the facts of Japan's large enterpris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design of listed companie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ating evaluation system for Chinas heavy pollution industries will be a worthy study, the rating evaluation system must be able to penetrate into the specific level of enterpris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o pass through the enterpris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trategy, the plan and the achievements three levels,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evaluation capacity by industr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future research ideas, and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follow-up study.

Key Words: heavy pollution industries; listed companie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rating evaluation

猜你喜欢

上市公司
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状况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及问题分析
浅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