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与反思

2013-02-03郑虎哲崔春兰郝生宏雷恩春关秀杰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17期
关键词:实训教学法检验

郑虎哲 崔春兰 郝生宏 雷恩春 关秀杰

1.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3;2.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营口 115009

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种探索,行动导向教学法目前在我国的职业院校里广泛采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开设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按照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相应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在真实或模拟的操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以强化学生专业综合技能为目的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整合了专业单项实验实训中的知识和技能,融合了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是应知、应会、应用的融会贯通。通过该课程的开发,弥补主干核心课程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不足,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并通过若干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使学生基本完成由自由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1 课程介绍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作为高职食品检测类专业实训实习领域中的核心教学任务,以化学分析、应用有机化学、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样品处理技术、农产品产地评价、肥料检测、农药检测、粮油检测、微生物检测、饲料检测、果蔬产品检测、畜禽产品检测、水产品检测等课程为前导,对接食品检测类国家职业资格,是该职业工种掌握的核心专业技能之一。

1.2 教学目标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及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即以检测项目为载体,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使学生在真实的检验项目中掌握综合专业技能,以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质。通过课程的实施,达到食品检验工(高级)、化学分析工(中级)、乳品检验工(中级)以及饲料检验工(中级)的技术技能要求。

1.3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课程内容均来自企业真实检验任务,筛选21项检测模块,形成14个学习情境,按照项目实际占用时间安排学时。本课程共设176学时,分4学期完成。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基本上覆盖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常用方法、常用仪器、常见检验项目及检测标准,在任务排序上尽量按照由简到繁进行,按照食品检验工、化学分析工职业发展的自然规律进行。同时考虑学生认知和职业发展规律,力求与国家职业标准接轨。能够保证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应用所学检测技能完成企事业相应检测类岗位下达的任务。

2 行动导向教学课程设计

丰富的课程资源从应用中产生,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先进行企业调查。通过对企业和市场调研了解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各级检验机构典型的企业工艺流程和真实的检验任务,并按照学生职业发展规律和知识技能的复杂程度,结合师资和实训基本条件,对典型工作任务中包含的关键技能点进行分析,做到突出重点、覆盖全面、合理序化,将企业、检验机构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食品检测类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形成学校与企业统一,检验数据为产品工艺提供参考,检验结论为品质管理服务的互动教学设计总体框架。

2.1 建立仿真与模拟的质量检测中心

建立若干个仿真与模拟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每个检测中心由4~5名学生组成,每一项检测任务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个小组在接受任务后,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应的准备和实施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组内成员要积极配合、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以出色完成该任务为最终目标,逐步培养自己化解分歧、求同存异、发掘自身潜力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团队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2.2 实现“知识、技能”一体化;“教、学、做、评”一体化

围绕选定的工作任务,设计提升学生能力的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选择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涉及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以实现“知识、技能”一体化,“教、学、做、评”一体化,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的培养集成于任务实施过程中。

2.3 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角色的转变

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起、维持、促进”的作用。学生作为“质量检验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任务咨询、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等作用。

2.4 用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据每个检测中心提交的《检验报告书》,评价每个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学生)的工作能力,评出最佳质检员,并对优秀检测中心支付检测费用。检测费用以量化的形式支付,到学期末累计量化后,对获得前3名的小组成员给予免考的奖励,免考的学生占总学生数的20%。

3 行动导向教学课程的实施

3.1 通过跨组交流总结经验

为了有效整合、利用现有实验实训室资源,每两个实训任务捆绑,由两次实训课完成,如还原糖含量测定和维生素C含量测定捆绑,第一次实训课由模拟检测中心1、2和3完成第一项任务,模拟检测中心4、5和6完成第二项任务。第二次实训课由模拟检测中心4、5和6完成第一项任务,模拟检测中心1、2和3完成第二项任务。为了防止小组之间互相抄袭检验数据,两次实训课各项任务所用待测样品不同。在第二次进行该两项任务前,由上述六个检测中心选派代表,随机到另外一组,交流实施上一次任务中各组所获心得、经验等,以便其他小组作为参考,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心得总结经验教训,本模块检测任务完成情况将更为完善。

3.2 课程实施

3.2.1 任务咨询、制订计划

以每个检测中心(小组)为单位,开展检验任务。工作任务开展前,选出检测中心主任(小组组长)。具体实施前,由教师参照职业岗位需求,策划下达工作任务,小组成员根据工作任务,查阅资料,进行思考分析,完成从明确任务、搜集资料、制订计划、工作实施、整理总结到验收评价全部工作过程。图1为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实施设计示意图。

图1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实施设计示意图

3.2.2 实施计划

经过小组讨论、跨组交流、教师总体评价等进行验收评价后,开展检测任务。试液以及指示剂的配制、样品前处理、分析检测等工作按照各成员的任务分配协作完成。实训后核查返回的仪器设备数量,以降低设备的破损率;实验原料和消耗品的使用也制订领用计划,以减少浪费。

3.2.3 检查控制、评定反馈

检测任务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交详细的实训报告书,经教师审核通过后准许结束检验工作。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让所有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工作”全过程,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4 实施效果与反思

(1)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做到“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评”。通过行动引导教学法,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思维,形成了综合职业能力。

(2)在行动导向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从教授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用行动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地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在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流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并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学习专业知识,构建自己的职业技能体系,完成教学与工作零对接,使学生毕业无后熟期,可直接服务于社会、企业和行业。

(4)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时,学生自主组织成立临时性的检测中心(检验小组),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团队协作等社会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和信息,独立工作,自主学习,自己动手掌握知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5)通过角色轮换,学生对不同岗位有感性和理性体验。每个检验人员在检测中心工作岗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工作任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轮换,使每一个学生对实验室中的主要岗位均有所体验,全部工作任务完成后,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多次体验。

5 结束语

在探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过程中,把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应用到部分班级的教改试点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综合实训作为综合性的课程,要求的技术含量比较高,要完成任务离不开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包括样品前处理技术、试剂配制、分析仪器的操作等。如果缺少这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就无法优质高效地完成本项目工作。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思考以及完善的部分。

[1]张玉廷,申薇,姚阳,郑虎哲.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48-49.

[2]张玉廷,郑虎哲,金岩,雷恩春.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2):48-50.

[3]张玉廷,郑虎哲,雷恩春.高职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的思考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5,7(5):91-93.

猜你喜欢

实训教学法检验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