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园SNS的数字化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

2013-02-03杨再明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17期
关键词:群组学习者校园

张 凯 杨再明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教学服务中心 江苏徐州 221116

随着Web 2.0大潮的逐步推进,人人网、开心网、Myspace和Facebook等SNS网站被广泛应用,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网络应用亮点之一。SNS作为Web 2.0中的一种典型运用,已逐步走进了教育。一些大学开始尝试将Facebook引入图书馆服务,为图书馆读者提供书目查询、电子书、期刊、音/视频检索、图书馆员在线帮助等服务。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创建的基于社会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篱笆桩,为异地教师实现同伴互助提供了网络交流的平台,不同地区的教师可以通过在篱笆桩的分享与交流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宝贵经验。出于个人研究兴趣和实际教学的需要,笔者借鉴Web 2.0的思想理念,设计了校园SNS系统功能模型和组织架构,借助开源软件构建了一个教育技术专业SNS社区,创造一种互动开放学习交流环境,以应对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和数字化学习的需要。

1 SNS内涵及教育传播特性分析

1.1 SNS内涵

SNS是基于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伦的六度分割理论创立的网站,根据不同条件聚合人际关系,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将现实生活的社交圈子搬到互联网上,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现在许多Web 2.0网站属于SNS网站,如即时通讯、播客/视频分享、博客、维基、社交网络、微博、虚拟社区等[1,2]。

1.2 SNS教育传播特性分析

SNS是Web2.0时代继BBS,Blog,Wiki,RSS,Tag之后出现的一种互联网新媒体的应用服务,它的教育传播特性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传播主体的去中心化。SNS是非群体化的传播模式,内容不再是特定人群(如网站编辑)所产生,完全由用户来生产内容(UGC),每个用户个体成为网络的一个个结点,任何人都可以在SNS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发布原创的内容,共同生产信息,个体成为传播的起点与终点,中心的意义被大大弱化了,是为“去中心化”。

(2)传播形式的多样性。SNS融合了传统的博客(Blog)、论坛(BBS)、相册、即时聊天等形式,同时还引入了群组、分享、活动等功能,并利用RSS 2.0文件格式订阅和传送信息,实时将好友更新的内容以及别人对自己内容的任何评论第一时间“推”送到个人主页的最新动态栏目上[3]。

(3)传播速度的迅速性。SNS突出了“人”的主体性,鉴于好友关系的真实性,而且通过熟人介绍熟人,用户会对圈内传播的信息更加信任,形成了强有力的口碑传播效应。通过这种传播,信息流会如病毒般随着好友关系链条迅速传播,进而产生爆发性效应。

(4)传播过程的安全性。从聊天室到BBS,从QQ到MSN一度保持了网络交流的匿名性,每个人用的是昵称,每个人的面孔都遮掩在一块面纱下。SNS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网络的虚拟性特征,网站提倡实名制注册,鼓励用户上传自己的真实资料,如此就增加了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可信度,降低了人际沟通的成本和风险。

(5)传播热度的持久性。SNS一切都是以人为核心,基于共同爱好与相同话题的人在SNS网络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群组,群组成员也会在交流中逐渐形成一定的用户群体,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网状连接。人际关系不再随着话题、帖子、文章生命的终结而终结。

2 校园SNS的学习环境设计与实现

2.1 功能需求分析

笔者针对教育技术相关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通过QQ群、E-mail、电话访谈、访谈等形式与多位任课教师、学生的交谈得知,校园SNS学习平台应当实现以下基本功能:(1)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2)便捷协作学习空间;(3)创建互动交流的环境;(4)提供资源RSS订阅服务;(5)提供作品发布的平台和信息分享平台;(6)提供必要的学习交互服务。

2.2 目标与定位

基于Web 2.0,以六度空间理论核心理念为指导,以用户之间的关系为纽带,以用户生成内容(UGC)为基础,用博客、论坛、文件共享、社会性分享、互动交友、微博、群组、即时聊天、网摘等,将社区成员、学习主题、可用资源、社区规则和文化与技术工具等融合在整个系统中,充分发挥平台分享、传播的优势,将其应用于学习过程之中,为学生、教师、专家提供开放、互动、共享、协作、交流的一站式、个性化社会化学习平台,创立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

2.3 校园SNS设计思想[3]

(1)知识动态推送,完善学习信息传播模式。动态推送是本系统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特点之一。平台将采用信息主动推送机制,将好友和课程学习空间的动态,群组动态以及各种分享,各种新鲜事,自动传送给用户,为用户创造属于自己的信息传播个性化渠道。

(2)按需定制组件,构建灵活多样的学习环境。采用“平台+服务+应用”的设计思想,采用组件的方法,运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安装和卸载组件。采用Widget的方法,用户可以把一切在“网”中的内容打乱重来,师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以及学习内容的特点,灵活定制适合于课程的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

(3)依据主题划分群组,适应学习者共同的学习兴趣与需求[4]。SNS网站提供群组功能,任何加入站点的用户都可以创建不同主题的群组,学习者可以自由地加入这个群组。在这个群组空间里,学习者可以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共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订阅、评论、分享学习资源,参与讨论区的讨论,发起和参与投票,查看群组成员的动态等一系列活动。

2.4 功能层次设计与栏目策划

校园SNS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构建,依据校园SNS设计的目的、定位和需求分析,借鉴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创建一个便于协作和会话交流的动态学习环境,具体栏目策划为博客、BBS、群组、分享、文件共享等功能(如图1所示)。笔者将校园SNS关系网络三层功能结构自内向外进行划分(如图2所示),分别为:(1)第一级结构:个人展示平台。包括用户基本信息、相册、留言等。解决一个问题:我是谁。同时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浏览记录推荐个性化学习资源。(2)第二级结构:互动交流平台;这一级包括朋友圈、兴趣组、群组、活动等。通过不同的圈子去认识不同的人,关注自己的伙伴,寻找想要的资源。(3)第三级结构:协作学习平台。在这一结构里面可以实现群组计划、日程安排、群组行动,在任何地点、时间都可以进行协作学习,并通过第二层结构提供知识建构工具帮助学习者通过合作对知识进行建构与共享,真正把SNS的功能融入社会化学习之中。

图1 栏目设置和功能

图2 校园SNS平台三层功能结构

2.5 二次开发环境及工具

在一些发达国家,一系列开源SNS系统日益盛行,开源软件或开源框架成为构建SNS的主流技术平台,用于快速部署一个全新的SNS站点[5]。SpaceBuilder是一款基于Asp.net技术业内开源的Web2.0社区平台,使用预置的博客、相册、文件、网摘、迷你博客、资讯、论坛、活动、圈子等应用模块,可以快速搭建SNS特征的社区网站[6]。笔者在二次开发应用过程中主要用到了以下工具(见表1)。

表1 系统基础开发环境及工具

2.6 特色功能模块展示

学习者通过校园网登录校园SNS平台,注册完成后,就可以轻松拥有博客、文件、群组、论坛、分享、活动等应用模块的功能,自己还可以利用自定义Widget随意扩展自己的页面。笔者对部分特色功能模块进行简要介绍:

(1)学友。校园SNS是一个以好友关系为核心的交流网络平台,用户可以随时关注好友的更新动态,并与好友一起分享自己的信息。系统会根据用户补充的资料自动为用户匹配“志趣相投”的好友,供用户参考。用户也能通过查看在线用户或根据其他多种搜索条件寻找好友;利用MSN、友情链接、QQ及E-mail等多种方式邀请好友。

(2)文件共享。文件共享功能是在线分享文档的开放平台。目前文件共享功能允许上传的文件类型是zip,rar,doc,ppt,xls,pdf等常见格式,支持文件最大容量为10 M。学习者通过上传文档,可以获得平台虚拟的积分奖励,用于下载自己需要的文档,下载文档的页面提供星级评分和留言评价功能,学习者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文档评分和提出自己的观点。

(3)群组。群组是一个有着近似兴趣、专业、地域等共同特点或者关键词的人形成的用户群体。群组服务主要包括:群组的创建、话题的创建、群组成员的邀请和加入、群组投票的发起和参与、群组活动的发起和参与等。在课程学习中,学习者可以通过加入某个学习群体为自己创建一个社会化的学习环境,任何学习者均可以浏览其他学习者的Blog、文档、相册、评论、分享等,也可以通过评论、发帖、回帖等方式把自己的问题和需求告诉别人,进而寻求帮助;通过群组的功能,个人不仅能进行独立学习,而且可以通过成员之间协作、交流、探讨、分享获取有效学习知识。这样不但密切了学习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产生团队合作精神,而且也增强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4)分享。分享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将站外信息分享到站内。利用站内分享功能可以将网络上任意一个链接(包括网页、音频、视频、动画等)的信息传递给更多学习者,仅需要输入网址或者利用一键分享功能就可以轻松分享到本系统。另一种是将站内网页信息分享站外。它是一个提供网页地址收藏、分享及发送的Web 2.0按钮工具,网站的浏览者可以方便地分享到人人网、开心网、QQ空间、新浪微博等一系列社会化关系网络站点。

(5)Web Widget(微件)。Web Widget是一小块可以在任意一个基于HTML的Web页面上执行的代码,允许集成任何第三方Web站点所提供的Widget代码,即便是不懂编程的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像搭积木一样将多个Widget任意修改,以便在自己的网站中聚合各种各样的信息与资源。这样以来,原网页浏览者需要从多个不同站点才能获取的信息可以在一次页面访问中全部获取。

(6)积分制度。积分是一种激励机制,系统将积分类别分为:基础积分、声誉积分、信誉积分、交易积分。基础积分用于体现用户在站点的参与程度,发布文章、上传图片、发表评论等会为用户增加一定数量的基础积分。声誉积分用于体现用户在站点的知名度,评论他人的文章、自己发布的文章变成精华、参与活动、创建圈子等均会为用户增加一定数量的声誉积分。信誉积分用于体现用户在站点的真实及诚信指数,填写真实的E-mail、手机号码等会为用户增加一定数量的信誉积分。交易积分是在站点内流通的虚拟货币,用户发布信息可以获得交易积分;用户上传需要采用积分购买的附件、文件,如果有人下载则上传人可以获得交易积分,下载人需要支付交易积分。取得的积分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网上行为综合呈现,是学生平时网上学习表现的重要数据参考,可以作为课程平时总评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7)网站管理。校园SNS平台提供了完善且实用的后台管理功能,在应用过程中,该学习平台由师生共同参与管理,系统管理员负责平台全局设置,教师负责用户管理,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负责应用管理模块。实践证明,这种基于任务驱动的管理方式,既保障了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正常运行,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

3 结束语

基于校园SNS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充分体现了Edu2.0所倡导的交流、协作、分享、参与、创造和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思想和理念。有利于学习者之间多向互动,多种协作、共享的方式,使学习者的社会性交互成为可能。当然,校园SNS只是为学习者学习创造了一个物质条件,如何利用该学习平台开展教学,应用效果如何,是笔者研究的重点。在进一步研究中,笔者将及时总结经验,深入理论研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SNS应用于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服务模式和长效运营机制。

[1]聂应高.SNS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6):77.

[2]宋慧宁,张凯.SNS在教学中的应用潜力分析[J].计算机时代,2010(7):62-63.

[3]覃文圣,支颖梅,李林.SNS构建教与学平台初探[C]//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

[4]肖广德,高丹阳.应用SNS网站功能构建网络学习环境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1(5):121-124.

[5]2009岁末开源SNS项目盘点[EB/OL].[2009-11-23].http://www.okhan.net/article/sort012/sort0312/info-3399.html.

[6]Spacebuilder共创价值社区[EB/OL].[2013-02-25].http://www.spacebuilder.cn/Products/Overview.

猜你喜欢

群组学习者校园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Boids算法在Unity3D开发平台中模拟生物群组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