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ultisim在电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3-02-03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年17期
关键词:波形电路理论

黎 明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 100037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学生的3门专业基础课,而电工电子技术是将以上3门课及电机与电气技术综合为一体,为非电类专业工科学生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是知识点抽象,难学难懂,尽管教师想方设法地描述,有些学生还是很难理解[1]。如何将这类知识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使他们接受起来轻松愉快,在有限的学时内,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期待解决的问题与追求的目标。美国学者拜格雷认为:“在当今的科技信息时代,任何领域的改革或多或少地受到现代技术的影响,在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时,必须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学校、教学的改革协调起来进行。”[2]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我们将Multisim现代化电子设计自动化仿真软件应用于课程教学中,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1 Multisim在电类课程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在课堂上运用Multisim仿真软件为学生解析问题,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Multisim可以将电路实验搬到屏幕上

有些知识点的理论推导比较枯燥、抽象,如果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用实验的方法现场演示,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三相对称电路和不对称电路[3]时,可以在屏幕上用Multisim做一个三相对称电路和一个三相不对称电路的仿真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测到在对称时电源和负载两中性点等电位,而不对称时出现中性点偏移,比纯理论推导更直观,学生的记忆更深刻。

1.2 Multisim可以使用理想的电路元件,给课堂演示实验带来方便

在课堂上用Multisim为学生做演示实验,我们可以在元件库中选择理想的元件,这是实物实验不易达到的理想状态,但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又希望学生能看到理想的状态。如三相对称负载实验,在现实中很难做到三相负载完全对称,而用Multisim仿真软件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做到三相完全对称,而且教师还可以随意更换元件,以便观察各种状况,为学生观测各种理想状态打开一道方便之门。

1.3 用Multisim演示实验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以前在讲解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时,教师费力描述,学生可能依然不能建立表象(如讲解单管放大电路信号失真),此时如果我们用Multisim做一个演示实验便可一目了然。Multisim仿真软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完善、运行速度快且操作界面友善[4]等优点,操作非常简便。教师可以课前做好仿真电路,课上通过更换元件参数,改变静态工作点,并通过示波器直接观察输出波形,这样省时省力,可以让学生直接看到各种参数改变后的结果,效果很好。

1.4 用Multisim演示实验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经常会提出一些概念容易混淆的问题供学生讨论。例如:在讲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时,我们会给学生提个小问题:图1所示电路中流过R1的电流是多少?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知I=0[5],这一答案尽管从理论上讲的通,但对于初学电工电子技术的学生来讲,没有通过实践的检验,还是将信将疑。如果我们这时做一个演示实验,在AB间加一个电流表,通过电流表的显示可以看到I确实为0,如果我们在CD间用短路线连接,中间加上电流表,可以看到AB间电流等于CD间电流,两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将CD连线去掉,AB间电流又为0。虽然只是一个小实验,却让学生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了直观而深刻的理解。

图1 讨论电路

1.5 用Multisim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相关的讨论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然后在课堂上用Multisim仿真实验验证,学生还可以自己到实验室做相关的仿真实验,这样做使学习变得生动形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推导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2 Multisim在电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积累了许多用Multisim仿真实验的教学实例,下面举2个具体的实例。

2.1 单管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仿真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放大电路失真问题是让学生感到费解而抽象的难点,如果我们在理论分析的同时,做一个仿真实验,会让学生对这一问题有直观的认识。我们以研究固定偏置放大电路为例[5-7],在图2所示电路中,调节R4,使VB=0.66 V,计算出静态工作点为:

图2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仿真电路图

通过虚拟示波器,可观测仿真电路的输出波形如图4a所示,输出没有出现失真。

图3 饱和失真图解分析

图4 仿真电路输出波形

根据式(1)可知,当减小RB时,IB增大,而IB过大会使静态工作点接近饱和区,根据图3的图解分析可知,当静态工作点接近饱和区时,电路输出波形会出现饱和失真,我们可以通过仿真实验观察到示波器的输出波形如图4b所示,和理论分析结果一致;反之,当不断增大RB时,会使IB减小,静态工作点接近截止区,进而出现截止失真,出现如图4c所示的波形,通过仿真实验,结合理论分析,学生可以看到教师增大及减小RB时输出波形的变化,比单纯抽象的理论分析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留下较深刻的印象[8,9]。

2.2 竞争冒险现象的仿真实验

竞争冒险是数字逻辑电路运行中容易出现的现象,纯粹的理论分析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我们将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相结合,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10]。

图5 卡诺图判断竞争冒险

尽管这一知识点的理论分析很容易被学生掌握,但是没有经过实验的检验,学生会觉得这样的分析很空泛,在实际电路中,这种理论分析是否真实可靠不得而知。这时,如果我们及时地做一个仿真实验,让理论分析得到验证,会给学生以真实而生动的感觉,进而加深了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图6 竞争冒险仿真电路

图7 仿真电路输入输出波形

图8 加入冗余项后的仿真电路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同一逻辑函数产生多种情况的竞争冒险现象的检测验证实验,这种理论与实验互动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作进一步的阐述。

3 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在电类课程教学中引入Multisim仿真技术,通过理论教学与仿真实验互动的形式,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12]。

[1]郭文川.Multisim在电子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6:355-357.

[2]孙晓艳,黄萍.基于Multisim的电子电路课堂教学[J].现代电子技术,2006(24):142-144.

[3]邱关源.电路[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左丽霞.Multisim在《电路原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高校论坛,2008(3):479-486.

[5]叶淬.电工电子技术[M].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6]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王金矿,李心广,张晶.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8]熊伟,侯传教,梁青.Multisim7电路设计及仿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付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0]赵波.Multisim在竞争冒险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0(7):166-168.

[1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2]白菊蓉,张宝军.Multisim应用于电路分析实验教学的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11(1):123-125.

猜你喜欢

波形电路理论
电路的保护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基于Halbach阵列磁钢的PMSM气隙磁密波形优化
解读电路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用于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波形
全新迈腾B7L车喷油器波形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