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史学科体系建设的新思考

2013-02-01周洪宇

中国教师 2013年2期
关键词:教育史思想史史学

周洪宇,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教育史和教育政策问题研究。

教育史学科体系的建设问题是使教育史学带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教育史学科的学科发展,关系到教育史学功能的发挥,也关系到教育史学科的未来发展前景,有必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与深入探讨。在几年前,我和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郭娅教授合写过一篇文章《试论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在文章中我们对过去的一些研究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与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对于教育史学科的一种新的学科框架建构的看法。具体来说,就是把教育史学分为具体的教育史学研究和抽象的教育史学研究两大部分,这两部分中又分别包括了我们现在涉及的主要的教育史学研究领域和内容,如具体的教育史学研究又包括教育活动史、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抽象的教育史学研究又包括教育史学史、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和教育历史哲学研究。在这里借这次机会我也代表郭娅教授将我们的思考稍作补充,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教育史学界关于教育史学科体系的若干代表性的观点;二是我们对教育史学科体系的思考;三是就我们对如何加强教育史学科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从20个世纪中国教育史学创立之初到20世纪50年代之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种:最早是1905年在《教育世界》杂志上连续刊登发表的《中国教育史资料》,作者为当时京师大学堂的教习蒋黼。虽然在文中作者没有明确地提出教育史学科体系应该是怎样的,但是从其涉及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以及具体的教育活动。第二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黄绍箕,他在中国第一部教育史著作《中国教育史》中明确地提出,关于教育史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教育制度的事实,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教育制度史;第二类是关于教育知识理论思想,即我们今天讲的教育思想史。第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为杨贤江先生,他曾著《教育史ABC》小册子,这本册子虽然不厚,但是分量很重。杨贤江先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史观来研究教育史,在书中对“什么是教育史”这个问题主要谈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教育者的活动,即我们现在主张的教育活动史;第二和第三方面分别是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他用具体的教育事实和教育实际来表述前两者,最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他在表述教育事实和实际的过程中将其分为两大部分,一类就是教育活动,另一类就是教育制度。他不仅对二者进行了区分,更指出教育活动或教育行动之存在是比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更根本和关键的因素,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分析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思考教育史学科体系建设及其研究对象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第四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中西兼通的教育史学大家罗廷光先生,他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具体的分析,对教育史的学科体系进行了比较明确的分类,认为教育史研究包括教育背景的研究、教育通史的研究和教育专史的研究。总的来看,50年代之前,这四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史的定义及其学科体系建构涉及的范围做了直接或间接的说明,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学者们越来越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特别是80年代的年会中也曾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形成了五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是按照教育历史发展的顺序,把教育史学科体系划分为古代教育史、近代教育史和现代教育史,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历史阶段、若干地区的教育史。第二种是按照教育的阶级属性来划分,分为统治阶级的教育史和劳动人民的教育史,统治阶级的教育史又分为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劳动人民的教育史分为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史和民主性的教育思想史等。第三种是按照低、中、高三个层次划分,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高时良先生认为,第一层面是教育史学内部的各种教育史研究,第二层面是教育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第三层面是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第四种是从教育实质的角度划分,将教育史学科体系划分为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两个方面,在教育制度史里面包括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史和教育内容、方法史,各级各类教育史又分为古代教育史、近现代教育史,教育内容、方法史包括德育史、课程教材发展史、教学法演变史和考试制度史等。教育思想史包括阶级的教育思想史、派别的教育思想史和教育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影响等。90年代后期以后,华东师范大学的杜成宪先生写了一篇重要的文章《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试构》,提出自己的设想,即将教育史分为制度史和思想史,通史与专史,内部史与外部史,实质研究与形式研究。在这个框架体系里面,实质研究可分为内部史和外部史,内部史又分为制度史和思想史。从以上可以看出前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一番颇有价值的探究。而我们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即具体的教育史研究和抽象的教育史研究来重新构建教育史学科的体系的,在具体的教育史研究里面,我们把它分为教育活动史、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在抽象的教育史研究中,我们把它分为教育史学史、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以及教育历史哲学。总而言之,关于教育史的学科体系,正如中国宋代的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所言“横看成岭侧成峰”,大家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可能不同。

其次关于我对教育史学科的一些思考,已经在有关文章中提出并多次讲到过。下面我想谈谈最后一个问题,即加强教育史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的一些建议。我想从“五个加强”来阐释,首先第一个就是加强教育史学科体系建设的规划工作。规划是愿景,是目标,是行动的依据与指南,它处于先导的地位,起着纲领性的基础作用,教育史学科要健康发展,首先要做好规划和科学定位,即拥有全球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和国际水平。因此我在此也向新一届的教育史分会理事长、副理事长提出建议,希望继续做好教育史学科建设的规划工作。第二个建议是加强教育史学科的资源整合与协作分工。十年前就已经有学者提出教育史学科陷入危机,其实危机也是转机、生机,关键在于我们怎么认识危机。我认为我们教育史的三大功能一是培育人才,二是学术积累,三是社会服务。要想把这三种功能发挥好,有必要树立“大教育”观、“大史学”观、“大学科”观、“大服务”观,以这种理念来整合我们现有的学科资源,创新学科体系:以“大教育”观打通教育学科内部相关学科(特别是中国教育史与外国教育史、教育史与比较教育等)的关系;以“大史学”观打通教育史和历史学的关系,与历史学科建立合作、交流的关系;以“大服务”观打通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联系,加强教育史学科的服务工作。第三个建议是加强具体教育史学研究与抽象教育史学研究。第四个建议是加强教育史学科体系研究队伍的建设。第五个建议是加强教育史学科体系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希望各位同仁们一起努力,使教育史学科更进一步地发展。

(责任编辑:任龙)

猜你喜欢

教育史思想史史学
基于PAD的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教育史课程中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新、旧史学的更替
浅析中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现实路径
评杜维运《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
蔡元培构建教育民主决策制度的尝试
新“法家三期说”的理论阐述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论经济思想史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影响
探究教育叙事研究在教育史学科中的应用
史学漫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