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氟烷与异氟烷对治疗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比较

2013-02-01蒋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26期
关键词:麻醉药氟烷躁动

蒋明

七氟烷与异氟烷对治疗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比较

蒋明

目的 观察并比较七氟烷与异氟烷对于治疗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情况。方法 62例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为七氟烷组和异氟烷组。观察并记录从吸入麻醉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内插管时间, 并评定插管条件, 将术后患儿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哭闹、躁动等情况做统计学对比。结果 气管插管条件为优49例, 良12例, 差1例。两组在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哭闹、躁动等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烦躁的发生率与异氟烷无明显差别, 且七氟烷诱导平稳, 血流动力学稳定, 不良反应较少, 是一种理想的小儿吸入麻醉药。

七氟烷;异氟烷;小儿;吸入麻醉;比较

全身麻醉中广泛应用吸入麻醉药, 最常用的吸入麻醉药主要包括氟烷、异氟烷、恩氟烷等, 它们具有麻醉效能强,苏醒快, 无燃烧、爆炸等优点[1,2]。七氟烷与其他吸入麻醉药相比, 由于其具备呼吸道刺激性小, 诱导迅速, 血流动力学稳定, 恢复快, 可控性强, 对肝、肾功能无影响等突出的特性,被誉为现代吸入麻醉药, 且成为理想的小儿麻醉药物之一[3,4], 但临床有报道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烦躁的发生率高, 造成手术效果不佳。本研究对七氟烷和异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并对术后苏醒质量进行了分析比较, 为小儿麻醉提供参考依据。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所有患儿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和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进行[5]。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的患儿62例, 年龄2~8岁, 平均年龄为5岁, 体重10~30 kg, 平均体重为20 kg。其中男患儿38例, 女患儿24例。手术类型包括:疝囊高位结扎、小儿腹股沟疝气修补术、小儿睾丸下降固定术、尿道成形术、气管异物取出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内收肌切断术、急性阑尾炎等。术前已检查并确诊所有患儿均无呼吸道感染、肝肾功能异常、精神疾病或发育迟缓、全麻后兴奋既往史等疾病。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七氟烷组和异氟烷组, 每组31名患儿。经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明显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儿术前均禁食8h, 禁饮4 h。常规检查麻醉机及呼吸回路有无漏气;喉镜、吸痰器等是否准备妥善;小儿应急所需的气管导管是否准备等。术前半小时常规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g/kg, 苯巴比妥钠0.8 mg/g, 待手术室内温度达到室温时接患儿进入手术室, 入手术室后用Dash-4000监护仪检测心电图、心率、无创动脉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前, 将高浓度的七氟烷和异氟烷与高流量纯氧(7 L/min)混合气体, 用手扣紧面罩并预充麻醉机回路2 min左右, 使管内充满七氟烷或异氟烷后进行麻醉。对能合作的大龄患儿进行口头解释和沟通, 对不合作的小儿, 直接将面罩紧扣口鼻并进行快速诱导。两组均待患儿睫毛反射、体动及疼痛反应消失后, 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5 mg/kg, 3~4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处理。将七氟烷与异氟烷的浓度降至2%~3%左右, 氧气流量调至2~3 L/min, 维持麻醉, 等麻醉诱导平稳后再进行静脉穿刺。术中间断行静脉注射芬太尼1~2 μg/kg, 并保持患儿的呼吸道畅通, 密切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手术结束前2~3 min停止芬太尼注射, 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烷或异氟烷, 敞开面罩, 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2 L/min的氧气吸入, 待患儿自然苏醒后, 当血氧饱和度超过95%时即可送回麻醉恢复室进行监护处理。

1.3 检测指标 监测心电图(ECG), 观察患儿的心率(HR)、无创动脉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 记录麻醉诱导、维持、苏醒和手术时间, 从吸入麻醉药至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以及气管内插管的时间, 麻醉过程中记录患儿咳嗽、恶心、呕吐、躁动等情况。观察并详细记录麻醉过程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的情况, 诱导前、气管插管后患儿的心率及血压。手术结束后评价患儿苏醒期的躁动情况, 评分标准采用5分评分法[6]:5分为患儿术后出现不安静, 攻击行为如躁动;4分为很难被安慰, 无法控制患儿的哭喊;3分为易怒, 情绪不安,哭喊;2分为清醒、平静;1分为平静睡眠且能与亲近的人进行目光交流。评分为1~3分视为无苏醒期躁动, 4~5分视为麻醉后躁动。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 检验水平α=0.05,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长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手术时间:(40.7±32.3) min。

2.2 诱导期反应及麻醉效果 62例手术患儿, 术中生命体征均表现相对平稳, 麻醉效果良好。七氟烷吸入诱导浓度为7%,术中七氟烷浓度维持在2. 5%。睫毛反射消失平均时间为(70.2±28.8) s;气管内插管时间为(217.3±60.1) s;气管插管条件为优49例, 良12例, 差1例;其麻醉诱导时间(22.4±13.9) s;苏醒时间:(4.02±3.72) min ;麻醉诱导时有2例呛咳、3例兴奋, 整个过程中无呼吸抑制和低氧饱和度的发生。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较稳定, 无血压下降病例的发生。七氟烷组得分为:(8.10±3.10), 异氟烷组得分(8.00±3.80), 经过T检验,两组患儿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儿的ECG、HR、SpO2比较 手术开始到结束后两组患儿的ECG、HR、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整个研究。七氟烷组有1例出现轻微咳嗽。异氟烷组有2例患儿出现低血压。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恶心、呕吐、休克、过敏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手术操作具有较高的麻醉风险, 麻醉药物的药理机制、分布情况、用药剂量、用药部位以及儿童的个体差异性等,都对麻醉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严重者会对小儿的生理功能及术后恢复产生不良的影响。小儿麻醉后躁动是小儿临床麻醉中较常见的并发症, 而吸入麻醉在小儿麻醉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7]。躁动的发生与麻醉方式、年龄、手术方式等有关, 通过护理评估、对症护理等可以防止和缓解躁动的发生。有研究表明[1], 吸入麻醉药都有一定的肝毒性,而氟烷类是卤族中肝毒性最典型的药物, 但这些吸入麻醉药经相应同工酶氧化代谢后可大大降低其毒性, 且在高氧环境下, 患者一般均无明显的肝损害。七氟烷是一种对呼吸道刺激性小, 血流动力学稳定, 诱导迅速, 恢复快, 对肝、肾功能无影响的吸入麻醉剂, 其血气分配系数低, 患儿苏醒速度快,术后不良反应低。七氟烷吸入诱导时, 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手术时间短, 术后苏醒质量好且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与异氟烷吸入诱导并差异。经过试验比较研究证明:七氟烷与异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躁动无显著性差异,是一种理想的小儿吸入麻醉药, 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1] 马赫,阮林.七氟烷、异氟烷和恩氟烷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右江医学, 2010, 38(6):656-657.

[2] 明豫军,李辉,肖峰,等.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30(3):196-200.

[3] 金泉英,付月珍,王春等.七氟烷/氧化亚氮全凭吸入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2):102-104

[4] 陈明华,张铨,吴俊山,等.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比较观察.人民军医,2008, 51(4):224-225.

[5] 王敏燕,方向明.七氟烷合用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浙江预防医学,2009( 5) : 66- 67.

[6] RikerRR, Picard JT, Fraser GL.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sedationagitation scale for adult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rit Care Med , 1999,27( 7):1325-1329.

[7] 陈莉莉.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08,15(4):77-78.

Comparison of 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agitation and delirium between sevoflurane and is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JIANG Mi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Guangrao people's Hospital Guangrao 2573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compared with the 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agitation and delirium between sevoflurane and is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Methods Sixty-two children,who would receive hypogastric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2 groups: sevoflurane group and isoflurane group.The time of abolition of lash reflex and the time of tracheal intubating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to evaluate the condition of tracheal intubation.After the extubation time, comparied the children awake time and crying, agitation and so on. Results The condition of tracheal intubating was mostly good.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ED between sevoflurane and isoflurane anesthesia(P> 0.05).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EA and ED between sevoflurane or isoflurane anesthesia.Sevof lurane is steady for induction, fast for analepsia, stable inhaemo dynamics, few in adverse reaction, an ideal inhalation anesthesia for children.

Sevoflurane;Isoflurane;Children ;Inhalation anesthesia;Comparison

257300 山东省广饶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猜你喜欢

麻醉药氟烷躁动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药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不同浓度七氟烷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道路躁动
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的研究进展
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