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120例诊治体会

2013-01-31杨青松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声门术者喉镜

杨青松

声带息肉是引起声音嘶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除少数病情较轻者通过药物治疗及禁声后可好转外,多数需手术切除,且以全麻支撑喉镜下手术为主[2]。现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采用鼻内镜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120例患者,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术前均经视频喉镜检查,符合声带息肉诊断,男56例,女64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5.3岁。根据息肉生长部位单侧72例(侧别不限)、双侧 33例,前联合 15例,其中位于声门下18例。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经口-气管插管,全程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1]。取仰卧位,肩部垫高,头后仰,经右侧口角置入支撑喉镜,沿舌根进入喉部,挑起会厌,暴露声带,固定支撑喉镜。鼻内镜连接光源及显示器。术者或助手持鼻内镜(根据具体需要而定),经支撑喉镜进入喉腔,在显像系统下观察息肉生长部位及范围,辨别息肉与正常声带黏膜界限,若助手持镜,术者左手用显微喉钳夹持息肉轻向中线牵拉,右手持显微喉剪于息肉基部切除息肉组织;若术者左手持镜,则右手用显微喉钳沿息肉基部钳除息肉组织。术中避免损伤声带正常黏膜、声韧带及声带肌,修整声带边缘,使之光滑平整,勿遗留脱垂黏膜,以免术后增生形成息肉,影响手术疗效,用 1%肾上腺素小棉球压迫声带创面止血。

1.3 术后处理术后均予抗生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3天,地塞米松、庆大霉素雾化吸入,每日2次,预防创面感染及喉水肿,3天后复查视频喉镜,声带黏膜无明显肿胀、表面光滑即可出院,术后均由病理检查证实为声带息肉。

2 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行视频喉镜复查,112例声音恢复正常,声带息肉消失,表面光滑,声门闭合良好;6例声音基本恢复正常,声带息肉消失,局部欠光滑,声门闭合时有小缝隙;2例声音未改善,声带息肉消失,但声带明显肥厚,声门闭合时有较大缝隙,此2例术前即有声带显著肥厚,术后声音无好转与此有关。经3个月随访,有效率达 98%,与邓富华[3]报道显微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有效率达98%相同。手术并发症:咽喉黏膜擦伤15例,均未出现舌部麻木、舌运动障碍、牙齿脱落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声带息肉是喉黏膜的良性、局限性、增生性病变,初起为 Reinke间隙内组织液积聚出现局部水肿、血管扩张、出血[1],继而伴透明玻璃样变性或纤维增生形成息肉。

近年来,随着喉显微技术的应用,支撑喉镜喉显微镜下声带息肉手术因其操作精细,治愈率高,逐渐取代传统的间接喉镜、纤维喉镜手术,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显微镜下操作也有其局限性,由于显微镜只能观察物镜轴线正前方的结构,对于声带暴露不全、生长在前联合、声门下的息肉因角度限制,有时难以观察、发现隐匿病变而致遗留,造成术后复发,增加了手术难度。为避免出现显微镜下手术的不利因素,与显微镜有诸多相似优点的内窥镜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国内外已有广泛报道,毛永军等[4]也报道了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有效率达98%~100%,本组有效率98%与报道相似。鼻内镜显像系统下手术与显微镜下手术同样具有成像清晰、可放大图像、亮度可调节等优势,能清晰观察病变组织与正常黏膜界限,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正常黏膜组织,提高了手术疗效。鼻内镜因有 0°、30°、70°等不同角度,镜头可自由转动,视野更广阔,根据需要可更换不同角度的鼻内镜,可清楚观察喉室、声门下区、前联合部,解决了声带病变暴露不佳的问题。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声带息肉手术,尤其对于前联合、声门下型息肉,选用30°、70°鼻内镜,可全面暴露病变,并可越过声门达声门下直接观察病变情况,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因鼻内镜显像系统不需要直接通过支撑喉镜观察病变情况,所以我科定制了小号的支撑喉镜,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降低了插镜的难度,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插镜困难及严重并发症。

鼻内镜辅助下手术也有不足之处,手术中术者持镜,只能单手操作,对于一些复杂息肉(弥漫性、声门下区)则增加了手术难度,可能会延长手术时间,若由助手持镜,术者可双手同时操作,为手术提供方便,但助手持镜存在配合不佳的问题,需要通过长期磨合,才能达到配合默契;鼻内镜镜头与病变部位距离较近,虽可提供良好术野,但镜头易被污,影响清晰度;鼻内镜因无法固定,有时出现显示图像不稳,影响观察。虽然鼻内镜辅助下手术在使用中存在上述缺点,但通过长期训练,随着术者熟练程度的提高,均能克服。相比显微镜下手术,不用费时调节镜头、焦距、变换患者头位等,节省了手术时间。

总之,鼻内镜辅助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因其视野清晰、广阔、观察细微、病变切除彻底、并发症少、易于开展、复发率低、能弥补显微镜下手术不足等优点[3],是声带良性病变切除的较好方法,逐渐得到临床医生认可,得以广泛应用。

[1]陈欣.鼻内镜辅助与直视支撑喉镜下切除声带息肉的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6):571-573.

[2]蒋睿果,曾钟杰,郑林.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2,18(4):301-302.

[3]邓富华.全麻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54例分析[J].国际医学卫生导报,2004(20):34.

[4]毛永军,王毅明,陈衍杭,等.支撑喉镜加鼻内窥镜直视下声带息内摘除术21例[J].现在医学,2002,30(3):153.

猜你喜欢

声门术者喉镜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的相关因素
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投照角度对介入医师辐射剂量影响的研究*
支撑喉镜声门区暴露困难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分析
尴尬的打嗝
胸腔镜手术中扶镜者的重要性
TD-C-IV型可视喉镜与Macintosh喉镜用于实习医师气管插管训练的比较
声乐学习中“声门适度感”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