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药品费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3-01-31张亚杰徐国成王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代理费用药品

张亚杰徐国成王 旭

浅析药品费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张亚杰1徐国成1王 旭2

本文从药品的经济学特征入手,分析了当前药品费用居高不下的三方面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药品费用控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然而,药品费用作为体现社会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国民经济的增长环境下也保持着快速增加的发展趋势。纵观世界各国的药品费用情况,我国的药品费用呈现出明显的高位运行态势,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和 GDP的比重远超西方发达国家。同时,据卫生部的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医疗治疗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达到84%,而零售药品费用和辅助医疗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则高达 13%左右[1]。如此高的药品费用明显与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阶段不适应,与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不匹配。因此,如何加强对药品费用的控制是构建医疗卫生体系的关键。

1 药品的经济学特征

药品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商品,与其它商品有着一定程度的区别与不同。总的来说,药品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经济学特征。

第一,药品具有专用型与双重性。一方面,药品是专门用来治疗与预防疾病的,部分药品是需要经过医生诊查后才能开具的;另一方面,药品不仅是用来治疗与保护健康的,而且其还存在着相应的副作用,使用不当则会面临生命安全问题。第二,药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从消费者与患者角度而言,不仅在药品的使用及副作用问题上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医生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而且在消费者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之间的交易过程中也无法保证信息的对称,消费者往往要承担额外的交易成本。第三,药品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药品的交易过程中,医患关系并非纯粹的商品市场交易关系,而是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所谓的药品委托代理关系是指患者将药品的选择、购买等事项交予医生处理,而费用的支付则由患者本人进行。因此,在患者购买药品的过程中,医生起到了决策地位,而患者与医生双方利益的不一致,使得药品交易出现了委托代理的道德风险。第四,药品的刚需特性。所谓刚需是指需求的刚性,即缺乏弹性。药品是生活必需品,因药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变化相对较弱[2]。

2 药品费用不合理背后的原因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进行决定的,然而,目前居高不下的药品费用似乎不太适用于西方经济学的供求理论。从当前各省市的药品费用情况来看,药品费用的市场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一方面,供求关系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与体现;另一方面,药品费用的市场价格呈现着严重扭曲的现象。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2.1 药品的委托代理关系造成了药品费用市场的“畸形”供求关系在上述分析中已提到,医患关系并非商品市场的交易双方,而且呈现出委托代理的关系。一方面,医生作为患者诊疗的对象,是患者选择药品的决策者与代理者;另一方面,医生也是为患者提供药品的“市场供给方”;因此,医生既是代理方也是供给方,这种关系会导致医生出现相应的道德风险,为了增加医院的收入或个人收入而采用选择售价更高的药品。从媒体的报道与众多实践情况来看,医生的这种道德风险普遍存在[3]。

2.2 药品流通环节的税费较高,间接转嫁给消费者国内药品市场的流通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中间的各个流通环节都会产生相应的税费与灰色成本地带。药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要进入医院等机构,必须缴纳所谓的“进场费”等成本,这些成本都计入了药品的销售环节,继而转嫁给消费者。近期发生的葛兰素史克在华行贿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现象的存在。

2.3 供求关系不对等,消费者缺乏决策权正如前文提到的,消费者在药品的消费过程中不存在决策权,大部分的药品交易决策权在供给方,必然强大了供给方的力量,使其在交易过程中增加销售高价药品,因此造成药品种类不断增加,而药品费用仍然居高不下。

3 解决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国内药品费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社会与民生发展角度提出如下解决对策与建议。

3.1 完善药品的定价机制,平衡市场供求关系力量对目前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但政府部门可以从行政干预与指导的角度加强监督与平衡。一方面,加强一些价格虚高药品的政策定价与政策指导功能,间接降低药品的价格,使其逐渐回归合理;另一方面,通过政府部门实现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注重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的决策选择权,削弱市场供给者的决策权,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

3.2 规范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减少流通环节的税费首先,要对当前药品生产、零售企业进行整顿清理,建立药品生产零售企业的诚信体系,鼓励知名度高、诚信度强的企业进入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另一方面,规范药品生产企业与医院之间的采购行为,提高药品进入医院的透明度。此外,卫生行政部门和药监部门要加强对集中招标采购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尤其应注意敦促医院按计划逐步扩大招标药品在药品总量中的比重,对招标药品零售价的实际水平进行动态监测。注意分析药品的生产、流通、处方、使用全过程的多方利益关系,理顺相关各方面的运行机制,抑制各方对于药品费用上涨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全方位、多因素的政策合力,并着力于培育和创设使政策长期稳定运行的政策系统和政策运行环境,使药品费用保持在合理、适宜的水平。

[1] 马永利.药物经济学及其在药品费用控制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1(12).

[2] 王莉.瑞典药品费用控制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消费经济,2012(2):58-62.

[3] 赵守明.药品费用控制中药物经济学的重要作用[J].当代经济,2012(14):142-143.

R95

B

1673-5846(2013)07-0038-02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 130117

2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

张亚杰(1977.04-),女,吉林省德惠市人,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药物经济学。

猜你喜欢

代理费用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代理圣诞老人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108名特困生有了“代理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