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科技类出版社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责任和担当

2013-01-30文/杜

中国出版 2013年21期
关键词:科技类全民出版社

文/杜 辛

党和政府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从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将国民阅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大力推进,全民阅读立法已被列入2013年度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这一切说明全民阅读活动在当代中国具有战略性、紧迫性和广泛性意义。科技类出版社,作为整个出版业的重要力量之一,担负着向公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养的重任,在这项政府推动、行业主导、深入持久的基础性文化活动中,应该大有作为,而且能够大有作为。

一、出版人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应积极履职尽责

一直为全民阅读工作奔走呼吁的教育家朱永新先生在《我们是否需要关于阅读的法律》一文中指出,“国际阅读学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对于人类的最大益处,是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为阅读可以强化文化认同、凝聚民心、振奋民族精神,可以提高公民素质、净化社会风气、建构核心价值。’”[1]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深入,“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认识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民阅读立法被列入2013年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足以说明这项活动的意义和紧迫。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国民阅读,甚至不惜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推进。远的不说,近十几年来就有不少国家相继制定和全民阅读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美国1998年出台了《卓越阅读法》,2002年又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日本2001年颁布了《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法律》;韩国2009年开始实施《读书文化振兴法》;俄罗斯于2012年开始实施《民族阅读大纲》等。[2]这些法律法规的共同点是,在全民阅读目标、阅读原则、阅读保障措施等方面以法规法条的形式规定颁布,以国家机器强制力为后盾实施推进。这些国家制定阅读法规的情况,也从另一方面佐证了推进全民阅读对提高民族素质、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全民阅读活动如此重要,作为为这个活动提供直接产品和内容的出版人,自然责无旁贷,必须履行自己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内容提供者和活动推进者的责任和义务。从表面看,这是一个伪命题,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出版人的思想并没有自觉跟上党和政府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步伐,没有自觉地将这项工作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挂起钩来;有的还认为“全民阅读是政府、社会的事,是学校的事”,与企业没有直接关系;有的认为,出版社只对自己的产品负责,产品流入社会后什么人阅读、怎样阅读,出版社难以把握和掌控,出版人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处于被动的状态。

古人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用到读者和出版者的关系上,是再恰当不过了。试想,如果出版社的产品在市场上没人购买、没有读者,图书出版后就无法实现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就无法回笼资金。企业无法盈利,还能生存下去吗?反之,出版社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如果乘势而上、积极作为,扩大自己产品的读者群,也就增加了潜在的市场销售份额,扩大了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对于促进企业的效益绝对是提供了正能量。

所以,于理于法于情,出版企业在全民阅读活动中都应当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为读者提供优秀的阅读产品,引导和促进全民阅读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我们希望,这种责任和义务能在不久的将来,在《全民阅读法》中有相应的法律规定。

二、科技类出版社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应该有所作为

我国的出版社是按类别设立的。即使出版社完成转企改制之后,这种按类出版的情况变化并不大。究其原因,是由出版产品的专业性质所决定的。譬如,出版社拿到一部理工科专著书稿想出版该专著图书,就需要有受过理工科专业教育的编辑,否则,这本理工科专著的质量无法保证。书稿里面的内容对不对?公式、符号、图表正确不正确?书稿里的专业内容有无错误?又如,出版社想出医学方面的专著,如果没有受过医学高等教育、熟悉医学规范的医学编辑审稿,又如何能鉴定出一部医学著作的出版价值?怎么辨别这本医学专著的水平高下以及内容先进与否?

前几年,市场上一度伪科学的养生保健书大行其道,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出版这些书的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不具备专业素养、不懂养生保健、不了解医疗常识,结果“吃泥鳅”“豆你玩”陆续出笼,闹得人心惶惶。幸得政府主管部门紧急封存那批图书,及时发文明令只有经总署核准、具有医学专业资质的科技类出版社才能出版养生保健类图书,才及时止住了伪养生保健书的泛滥。政府的这一决策,从窄的意义上讲,是对具有医学专业资质的科技类出版社的维护;从宽的意义上讲,更是对广大读者切身利益的保护,是国家“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国体、政体在行政管理中的具体作为。

科技类出版社作为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一支重要力量,担负着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技术,提高大众科学文化素养的任务,这也是国家设立科技类出版社的目的。国家对科技类出版社一向关爱有加,科技类出版社应知恩图报,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积极响应号召,努力为全民阅读活动提供合适产品,承办具体导读推广活动,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为全民阅读活动提供积极的后援,这也是科技类出版社作为国企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搞好全民阅读活动,对于出版社来说利国利民利己。公民的素质提高了,读者队伍和市场稳定了,阅读产品的市场销售增加了,最终,受益的还是出版企业。所以,科技类出版社在这项政府推动、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的国民性基础文化活动中,必须大有作为,也能够大有作为。相当一批科技出版社已在全民阅读活动中持续发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部分科技出版社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具体实践

目前,全国科技类出版社约有110 家。其中,中央级科技类出版社约45 家,地方科技类出版社35 家,有理工科背景的大学出版社24 家,部队科技类出版社6家(含军队院校)。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作为情况总体上可分为发力作为、一般作为和被动作为三类,前两类占多数,后一类占少数,整体呈现出降落伞型形态。著名足球教练米卢有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一般来说,获得“全国百佳出版单位”称号或出版营销活跃的出版社,全民阅读活动也作为较好,而被动作为的,除了受经济制约的因素之外,主要还是领导者的认识跟不上国家战略推进的步伐。一些在这方面发力作为的科技出版社创造性地开展阅读活动的生动实践,为出版社在当下努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供了参考范本。

首要的经验是领导的认识水平高,领导班子对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全力以赴。以江苏科技出版社为例,自2010年以来该社换了三任一把手。这三位一把手在支持、推进全民阅读活动方面一贯秉持“政府指向哪里,出版社就奔向哪里”的原则,在全民阅读中要书给书,要钱出钱,要人出人,一届比一届做得好。据不完全统计,2011~2013年3年间,该社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累计出动人力400 余人次,无偿提供图书80 万册逾1000 多万码洋,活动经费逾150 万元。其中,仅为支持农家书屋建设,就无偿提供《金阳光新农村建设丛书》逾40 万册。科学普及出版社领导一贯重视全民阅读的捐赠工作,仅2013年6月一个月内,该社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地震灾区两地各捐献图书100 万码洋,社主要领导带队将书送到基层读者手中。

经验之二是设立专门与全民阅读活动对接的编辑部门。中国宇航出版社专门成立了航天文化编辑部,负责策划、出版有关弘扬航天精神、普及宇航知识的科普读物。科普出版社有几个编辑部门与全民阅读活动对接。苏科社于2010年年底引进读书活动人才,专门成立了“项目出版中心”(2013年更名为青少年分社),专门配合全民阅读活动研发产品、组织读书活动。这些社的实践证明,有无专门机构与全民阅读活动对接,效果大不相同。这些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全民阅读活动研发产品、组织活动,出版社对其考核的指标之一就是看其每年读书活动工作开展得如何,在指向明确的情况下,这些部门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全民阅读活动中去。

经验之三是适应全媒体时代创造性地开展阅读活动。如高教出版社、机工社、建工社、化工社、人民军医社等均投入巨资,构建各自的全国性职业培训网站平台,目前已上线各种职业教材6000 多种、视频逾万件,覆盖各类职业人员3000 余万。宇航社在宣传《天魂》这本书时,借该书被列入《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书目》和载人航天、嫦娥系列火箭发射成功的契机,不仅搞了院士座谈会、报告会和签名活动,而且,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37 集的大型广播剧《天魂——航天精神纪事》,在中央台一套节目播出后听众反响强烈,一再要求重播,随着影响扩大,该书一版再版,供不应求。

经验之四是全民阅读活动以少年儿童为中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世界各国的阅读活动无一例外都是以本国的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我国也不例外。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各科技社围绕培养少年儿童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开展了丰富的活动。苏科社2011年组织了“书香校园”征文、摄影绘画大赛;2012年组织了“少年读书之星” 演讲评选;2013年,围绕阅读《青少年科学素养读本》,组织了“小蝌蚪科普夏令营”和“萤火虫公益阅读营”。通过积极主动地组织和参与全民阅读活动,在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2011~2013年3年间,苏科社通过全民阅读活动增加发行约600 万册,增加销售收入2000 余万元。宇航社作为一家出版面相对较窄的专业社,以前基本没有市场畅销书。2010年引进人才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策划了《天魂》一书,开始只有成人版。后来,根据读者建议又出版了少儿版,向广大少年儿童和学校、家长推荐,两年间发行27 万册,销售码洋1000 多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00 万元,创造了这家出版社建社以来单品种发行的新纪录。

以上案例说明,科技类出版社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只要领导重视、方法得当,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着眼于利用数字媒体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着眼于培育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和具有品牌特色的读者市场,不仅可以有所作为,而且能够大有作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的双赢。

结语

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出版人责无旁贷。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加速转型的新环境、新挑战下,科技类出版社不仅担负着培养公众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向公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既有任务,还承担着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加速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业态转型先行先试,在培养读者数字阅读方面闯出成功之路的战略重任。责重而急迫,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科技类出版社一定能在全民阅读活动中不辱使命、奋发作为,担当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阅读的成功之路,实现新时期中国文化人的出版梦。

注释:

[1][2]朱永新.我们是否需要关于阅读的法律[N].中国青年报,2013-08-13

[1]孔繁超.出版界推动全民阅读的实践、优势及策略分析[EB/OL].光明网,2012-07-23

[2]吴尚之.2010年全民阅读总结[EB/OL].人民网,2010-12-31

[3]聂震宁.全民阅读是精神上的全民[EB/OL].百道网,2013-06-06

[4]聂震宁.全民阅读立法的意义[EB/OL].人民政协网,www.rmzxb.com.cn,2013-08-19

猜你喜欢

科技类全民出版社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全民·爱·阅读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等待……
北京与上海新媒体的科技传播发展对比研究——以科技类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为例
西安市科技型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