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3-01-27方艳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年14期
关键词:流动年龄疫苗

方艳凤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各地区人口的结构也在不断的改变。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近几年呈上升趋势,流动儿童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具有居所不固定、年龄小、容易受到病菌侵袭等诸多特点,这大大的增加了我国计划免疫工作实施的难度。另外,计划以外出生的儿童,家长文化程度一般较低,居住没有固定的地方,家庭经济情况一般较差,这些问题也都是阻碍计划免疫全面实施的相关因素[1]。现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在本区居住的200例年龄未超过3岁的儿童,对影响其免疫实施的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间在本区居住的200例年龄未超过3岁的儿童,根据其居住环境的情况分为两组,观察组的100例患儿为流动人口,其中52例为男性,48例为女性;年龄在1.5个月~3岁之间,平均为(1.4±0.3)岁;对照组的100例患儿为本地人口,其中50例为男性,50例为女性;年龄在1个月~2.8岁之间,平均为(1.8±0.4)岁;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对所选的儿童计划免疫内的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同时统计家长的一般资料,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 15.0系统软件,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儿童进行分析,观察组的儿童中,有64例及时的进行了儿童疫苗接种,接种率为64.0%,其中有36例未完成全部的疫苗接种,有接种不及时、漏种现象;对照组的儿童中,每个儿童都进行了疫苗接种,接种率达到了100.0%,其中98例进行了及时的全程接种。比较两组儿童疫苗的接种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9,P<0.05)。通过对两组儿童家长的情况进行统计发现,观察组儿童的家长经济收入情况、文化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儿童居住环境不固定的比例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今,我国很多地区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落实的不到位,对这些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而应将精力多投放在关注这部分儿童上,对流动儿童免疫工作进行强化管理,认真落实,这能够有效的提升我国计划免疫质量,有效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2]。

通过调查发现对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实施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①地域因素:流动儿童主要来自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而且父母多没有稳定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进行计划免疫的人员无法进行跟踪服务;②家长文化水平因素:从整体上进行分析,流动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没有足够认识到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引起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出现建卡率低、疾病传播率高、一级覆盖率低等特点;③经济收入因素:流动儿童家庭经济相对一般,家长不了解计划免疫的作用,对儿童的正常接种造成影响。

为了有效的提升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率,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①根据各个地区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提升各地区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工作,对各地区对相关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进行考评,调查所管辖区内流动儿童的数量、接种率以及从事免疫服务人员的数量。由政府组织机构对流动人员进行登记、落户及办理暂住证等。②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对流动儿童家长进行职业指导、就业培训以及职业服务,同时,对其实施健康教育,让其真正知道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重要性。③严格执行流动儿童入托、入学检查制度,同时联合所在社区计划免疫服务站进行监督,督促流动儿童家长按时带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综上所述,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实施造成影响的因素很多,包括家长的经济收入低、文化程度不高以及没有固定居所等等,这些都造成流动儿童接种率低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这可以有效的提升我国人口的质量。

[1]林献丹,李万仓,郑晓春,等.温州市流动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状况调查.中国疫苗和免疫,2010,16(4):828-830.

[2]梁家索.沿海开放城市北海流动儿童免疫管理办法的探索.医学信息,2010,23(9):3129-3130.

猜你喜欢

流动年龄疫苗
变小的年龄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流动的光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年龄歧视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