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3-01-25张洪庆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外伤病死率颅脑

张洪庆

(公主岭阳光医院脑外科,吉林 公主岭 136100)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张洪庆

(公主岭阳光医院脑外科,吉林 公主岭 136100)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56例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患者气管切开时间将其分为A组(<12h)、B组(12~24h)、C组(>24h),对比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临床病死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优于B组和C组,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接受早期气管切开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其临床病死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早期气管切开;颅脑外伤;脑出血

重度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发生程度不同的呼吸功能障碍症状,同时会显著提高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导致患者伤残,甚至死亡,且患者通常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较差。为了降低患者窒息的发生率,改善其通气状态,为其呼吸通畅提供保证,患者应在颅脑外伤和脑出血发生后,早期实施气管切开治疗。本次临床研究对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临床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156例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86例,女性70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8~72岁,平均年龄为(57.4±22.3)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均确诊为颅脑外伤并发脑出血,且未发生复合性损伤,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在3~8分,依据患者气管切开时间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在发病12h以内,共55例,B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在12~24h,共49例,C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在24h以上,共52例,且三组患者其他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的基础上,接受积极的原发病和合并上治疗,并合理应用脱水剂,实施吸氧治疗。在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实施脑室引流、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等手术治疗。

由耳鼻喉专科医疗人员在患者床边进行气管切开治疗,以骨上窝上一横指至正中颈前环状下缘软骨胸处作为气管切开治疗部位,行纵向手术切口,并保证患者无局部感染、皮下气肿和出血等气管切开并发症。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用χ2检验方法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若P<0.05,则表示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病死率

A组患者临床病死率为47.27%,B组患者临床病死率为59.18%,C组患者临床病死率为73.08%,三组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临床病死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2.2 肺部感染发生率

A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5.45%,B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5.10%,C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78.85%,三组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所示。

3 讨 论

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临床病死率通常在30%~50%,且会对患者的呼吸系统通畅性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进而导致其发生严重的肺部感染症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1]。对于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患者来说,若其意识较为清醒,肺部分泌物较少,颅内出血量较少,24h内脑水肿程度较轻,且存在脑挫裂伤和硬膜下血肿症状,则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更好,有利于维持呼吸和给氧治疗,降低肺部和气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时将肺部和气管分泌物吸出,且有助于气管套管的顺利安放。患者发病24h后,其脑水肿症状将会达到高峰,进而发生烦躁不安情绪,加快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颅脑出血量,进而降低其手术依从性,造成气管插管障碍[2]。

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指征包括:第一,原发性COPD等基础性疾病对患者的肺部换气通气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第二,患者已经出现ARDS或急性肺水肿症状[3];第三,颅底骨折,误吸呕吐物、脑脊液以及鲜血;第四,发生气道分泌物淤积以及咳嗽反射减弱的患者;第五,由于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或是脑干下丘脑损伤等而发生长时间昏迷的患者。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具有下述显著的优势:第一,气道直接给药治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药物作用起效时间[4];第二,减少呼吸系统做功,降低呼吸道死腔的发生率;第三,为呼吸系统临床管理提供方便;第四,有助于解除呼吸道梗阻现象。第三,降低患者误吸发生率[5]。

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早期切开气管后,因为患者的呼吸生理结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且存在呼吸短路现象,进而对其临床护理和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的难度[6]。护理人员在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后,应强化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和预防治疗,充分吸痰,定时拍背翻身,并注重加强肺部和呼吸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同时,对患者的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等情况进行严密监测,有效、安全、针对性地实施抗生素感染预防治疗,定期进行痰培养,这也是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提高和病死率降低的关键。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降低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临床病死率。

综上所述,对于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应尽早实施气管切开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缺氧所导致的继发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和临床病死率。需要注意的是,早期气管切开手术仅仅是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的一项治疗措施,患者的预后情况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并发症、合并症、年龄和病情等因素的影响。

[1] 李旭忠,崔广清,孙卫和,等.早期气管切开对改变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预后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4):372-373.

[2] 陈汉平,刘丽萍,叶晖,等.神经外科病人气管切开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2):112-113.

[3] 都桂华,王文博.早期气管切开在抢救颅脑外伤及脑出血病人中的重要作用[J].朝阳市第二医院,2000,5(1):60-61.

[4] 安钢,宁博,杨阳.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1):1292-1293.

[5] 刘万明,胡少勇,张铭.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6):30-31.

[6] 李芳.重型颅脑损伤28例早期气管切开手术指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0):922-923.

R651.1+5;R743.34

B

1671-8194(2013)27-0086-02

猜你喜欢

外伤病死率颅脑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