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后采用不同胆道重建手术方式的远期治疗效果

2013-01-25王智彪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7期
关键词:吻合术空肠胆总管

王智彪 胡 军 黎 堃

(宜春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江西 宜春 336000)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后采用不同胆道重建手术方式的远期治疗效果

王智彪 胡 军 黎 堃

(宜春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江西 宜春 336000)

目的 研究分析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后采用不同胆道重建手术方式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后采用不同胆道重建手术患者,对其资料进行总结,长期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72例患者进行3~19年远期随访。其中3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病变并发症等,其余42例患者生长发育正常,患者肝功能良好,患者正常进行生活。结论 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进行囊肿切除,可以有效根除该病,对胆道进行重建最佳手术方式是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加胆支空肠袢套叠瓣成形术。

先天性总管囊肿;切除;不同胆道;重建;手术方式;远期治疗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也可称为胆总管扩张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异常病症,该病症高发于中国与日本等东方国家中,可能出现在胆管的各个部位,但胆总管最为多见[1]。目前公认的治疗该病的方法为囊肿切除以及胆道重建,但在目前的胆道重建手术中,多发生反流性胆管炎,哪种手术方式是最为合适的方法,仍然没有统一的定论。学术界专家学者一直试图寻找一种最优的胆道重建术,以求解决术后出现的结石、吻合口狭窄以及上行性胆管炎等并发症。笔者选取我院于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后采用不同胆道重建手术患者,对其资料进行总结,并长期进行随访,比较分析不同胆道重建手术的优势以及缺点不足,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至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男16例,女56例,年龄为5个月到13岁,平均年龄为5.43岁。按Todani分型:Ia型31例,Ib型25例,Ic型11例,IV型5例。

1.2 手术方法

在当前的72例患者中,采用多种手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进行胆道重建的手术方法有4种:①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其中对15例患者实施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方法是先留置肝管空肠30cm胆支,肝管空肠近端和远端侧与肝管空肠端侧进行吻合手术。②回盲部肠段间置术:其中对21例患者实施回盲部肠段间置术,手术方法是切除阑尾后,取整块的升结肠5cm和回肠15cm,将其与肝管和空肠间之间的Y式相吻合。③肝管十二指肠吻合黏膜乳头成形术:其中对17例患者实施肝管十二指肠吻合黏膜乳头成形术,将十二指肠降部进行游离,提升至肝门位置,沿纵行将十二指肠浆肌层切开,在黏膜环境中,将肝管断端吻合于十二指肠黏膜,而后,合缝肝管断端以上0.5~1.0cm和肝门十二指肠浆肌层切缘,形成一个被十二指肠黏膜包裹的肝管壁全层式的乳头。④肝管空肠Roux-Y吻合加防反流瓣手术:其中对19例患者实施肝管空肠Roux-Y吻合加防反流瓣手术,在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基础上,改变之前的空肠端侧吻合,转变为近侧空肠断端沿下端远侧空肠系膜横轴半周端吻合,之后通过手术对位缝合形成一个后壁防反流瓣。

1.3 长期随访

通过电话、书信以及患者复诊等,对术后患者的病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相关的身体状况,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肝功能检查以及定期进行B超检查,对出现黄疸、上腹烧灼、发热、腹痛的患者身体状况与囊肿病变进行对照,进一步选择CT、胃镜以及钡餐等进行检查。

2 结 果

在本次试验中,对72例患者进行3~19年远期随访。其中1例患者发生病变,出现反复发作反流性病症7例,3例术后15年再次进行手术被确诊为肝门胆管癌,3例患者于10年之后因胆石以及吻合口狭窄再次进行手术后4年出现胆管恶变。4例患者因吻合口狭窄以及4例胆石患者通过再次手术,病症得到解除,3例患者出现反流性胆管炎,2例患者在十二指肠手术后狭窄乳头引流获得治愈,3例患者回盲部肠段间置术后,出现生长发育不良情况。其余患者,生长发育正常,患者肝功能良好,患者正常进行生活。

3 讨 论

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治疗中,进行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是一种常规且广泛被使用的方法,而传统的囊肿引流术在目前治疗中并不适用。现在较多胆道重建的方式,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回盲部肠段间置术等,但这些方法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有效克服胆肠吻合口狭窄以及胆道反流问题,这严重影响先天性总管囊肿术远期治疗的效果[2]。

在先天性总管囊肿进行切除后,重建胆道采用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在胆肠进行吻合时同时行端侧进行吻合,可有效避免胆肠断端口径出现不相吻合的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吻合口狭窄。近年来,在进行胆道重建手术中,加做双层舌瓣加半套叠瓣成形或重瓣成形,对于抗反流效果显著。手术中,在重建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道时,通过胆支空肠袢套叠瓣成形或形瓣成形进行胆道重建的抗反流机制。

从研究结果分析来看,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后胆道重建中,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可有效进行胰胆分流,重建顺畅胆汁引流通道,大大降低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率,同时增加胆支空肠袢套叠瓣成形重建胆道,这符合消化道以及胆道生理,也能有效起到预防术后出现反流性胆管炎。

[1] 孙蔓丽,师松年,李萍.几种胆道重建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疗效评价[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09):810-811.

[2] 彭淑牖,史留斌,彭承宏,等.108例先天性胆管囊肿的诊治经验[J].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2):915-917.

R575.7

B

1671-8194(2013)27-0066-02

猜你喜欢

吻合术空肠胆总管
首儿所普通(新生儿)外科首创高位空肠闭锁手术新方法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超声辅助法置入经鼻空肠营养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与护理研究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结肠拖出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25例临床分析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尿道海绵体非离断尿道吻合术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