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兆芝辨治口味异常临证经验

2013-01-24白震宁白宇宁王海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栝楼口苦枳实

白 煜,白震宁,白宇宁△,王海萍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太原 030012;3.山西中医学院,太原 030024)

口味异常是由于脏腑之气偏盛或偏衰,而致脏腑失和之气上溢于口所形成的口有异味的病证。故《严氏济生方·口齿门·口论治》曰:“夫口者,足太阴之经,脾之所主,五味之所入也。盖五味入口,藏于脾胃,为之运化津液,以养五气。五气者,五脏之气也……五脏之气偏胜,由是诸疾生焉。”其形成多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劳倦过度、久病体虚等有关,即《医学正传·口病》所说:“夫口之为病……或见酸、苦、甘、辛、咸味,原其所因,未有不因七情烦扰,五味过伤所致。”口味异常临床多见口苦、口酸、口咸、口甜、口臭诸证,但亦有口中铁锈味、口中煤油味、口中血腥味等少见病证。

白兆芝教授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工作40余载,在辨治脾胃、肝胆疾病及内科疑难病症等方面造诣深厚,验效良多,兹将白教授辨治口味异常验案数则列举如下。

1 口苦案

患者闫某,女,51岁,主诉“口苦伴头晕2月”,于2011年2月21日就诊。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苦、头晕,经治未愈,近来症状明显加重。刻下症:口苦、头晕、恶心,平卧头晕可缓解,纳尚可,二便调,舌质暗红,苔黄欠润,脉沉弦。辨证属血虚肝旺、胆气上逆、胃失和降,治宜养血平肝、疏利肝胆、和胃降逆。方用柴胡四物汤加减:柴胡10g,姜半夏9g,黄芩 10g,白芍 12g,当归 12g,生地 18g,天麻 10g,枳实15g,竹茹 15g,白蒺藜 15g,珍珠母 18g,鸡内金 15g,甘草6g,生姜3片,5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口苦缓解,头晕及恶心均减轻,舌质暗,苔薄白。继用前方加太子参15g、麦冬15g、郁金15g,6剂。三诊:口苦消失,头晕恶心未作,纳可,舌红,苔薄少,脉弦。继用前法再服7剂,诸症消失,未再发作。

按:口苦首载于《内经》,名为胆瘅,其认为“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肝气热则胆泄口苦”。临床多见于胆腑湿热、肝胆郁热、心火亢盛等实证,亦有属虚证者,如胆虚气溢或阴虚火旺,但少有血虚肝旺者。本口苦病例综其临床表现及舌脉,考虑辨证为血虚肝旺、疏泄失常、胆气上逆、胃失和降,故予以养血平肝、疏利肝胆、和胃降逆之法,用柴胡四物汤合温胆汤以养血疏肝,兼以清热和胃,酌加天麻、白蒺藜、珍珠母平肝降逆,而获良效。

2 口甜案

张某,女,50岁,主诉“间断口中发甜,伴全身乏力4年,加重4天”,于2011年8月15日就诊。患者素有多年胃脘不适史,近4年来间断出现口中发甜,精神欠佳,纳差,近4d来症状加重。刻下症:口中甜、纳少、乏力,伴嗳气、胁胀、嗜睡、脘中畏冷,大便不畅,2至3d一行,小便清长,舌质暗,舌边齿痕,苔白微黄薄腻,脉弦细。辨证属脾胃虚弱、湿邪困阻兼肝胃不和,治宜健脾化湿、疏肝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味:太子参15g,生白术12g,茯苓15g,陈皮 10g,姜半夏 9g,广木香 10g,砂仁 6g,柴胡10g,白芍 12g,枳实 15g,石菖蒲 10g,鸡内金 15g,藿香10g,甘草6g,生姜3片,5剂水煎服,每日 1剂。二诊:口甜症状减轻,纳食增加,乏力较前好转,大便不干但仍不畅,仍觉胃寒,舌质暗、舌边齿痕、苔薄白腻、脉弦细。继用前方加吴茱萸 6g,生白术改为20g,5剂。三诊:口甜消失,精神、纳食好转,脘中畏冷减轻。继用前方去柴胡、藿香加桂枝6g,继续调治,巩固疗效。

按:口甜《内经》名为脾瘅,临床多由饮食不节、湿热壅脾、伏火上炎所致,也有少数属痰热壅结胃肠所致者。本口甜病例病程较长,伴有纳少、乏力、嗜睡等一系列脾虚证候,同时兼见湿邪困阻、胃失和降之证,故以香砂六君子汤合二陈汤,藿香、石菖蒲健脾化湿,以四逆散疏肝和胃。用药10余剂口甜消失,可见其临床辨治不能完全囿于湿热之说。

3 口臭案

史某,女,29岁,主诉“自觉口臭、口中发黏半年”,于2011年9月20日就诊。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臭、口黏。刻下症:除上症外还伴有脘痞、纳呆,时有恶心,大便偏干,素易咽痛、咽部异物感,舌质偏红、舌边齿痕、舌苔黄厚腻、脉濡。辨证属湿热中阻、升降失常,治宜清化湿热、和胃降逆。方用甘露消毒丹合温胆汤加减:藿香10g,茵陈15g,滑石 10g,白蔻仁 6g,石菖蒲 10g,黄芩 10g,连翘 15g,浙贝 15g,陈皮 10g,姜半夏 9g,茯苓 15g,枳实 15g,竹茹15g,生薏苡仁 30g,栝楼 15g,甘草 6g,生姜 3片,3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口臭、口黏稍减,恶心消失,脘痞好转,大便偏稀,舌质红、边有齿痕,舌苔黄腻偏厚,脉濡。继用前方去栝楼,加苍术10g、厚朴10g、杏仁10g,5剂。三诊:口臭明显缓解,稍有口黏,脘痞消失,大便正常,自觉咽中不适,舌质红、边有齿痕、舌苔黄稍厚、脉濡。继用前方去滑石、枳实、竹茹加射干10g,再服10余剂,诸症基本消失。

按:口臭的常见病机为胃热壅盛和饮食停滞,然临床实践中亦不乏由湿热所致者。本口臭病例,伴口黏、脘痞、恶心、纳呆、舌苔黄厚腻、脉濡等舌脉症,乃系湿热中阻而致脾胃升降失常。故以甘露消毒丹合温胆汤,一以清化中焦湿热,一以和胃降逆止呕,药后症减,更加平胃散增强理气燥湿之功,用药20余剂取得捷效。

4 口酸案

王某,女,68岁,主诉“口酸伴恶心 2年”,于2011年9月27日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中作酸,使用西药抑酸剂疗效不佳。2011年5月16日行胃镜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多发息肉(行氩气刀电凝治疗),既往有“胆囊炎”史。刻下症:口中作酸,于餐后半小时或夜间严重,并伴恶心、纳差、脘中畏冷,时有烧心,脘痞、嗳气、口干,咽中有痰不利,大便偏干,舌质暗、舌苔白而少、根稍黄厚、中有裂纹、欠润、脉弦细。辨证属痰浊中阻、胃失和降兼有胃阴不足,治宜化痰降逆、养阴和胃。方用:太子参15g,麦冬15g,姜半夏9g,生白芍12g,枳实 15g,栝楼 20g,黄连 6g,吴萸 3g,浙贝母15g,煅瓦楞子 20g,竹茹 15g,川楝子 10g,元胡 15g,甘草6g,生姜3片,7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诸症较前减轻,脘中不适及恶心消失,大便调但仍觉口酸、口干存在,纳差,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而少、有裂纹、脉沉细弦,改拟养阴益胃兼化痰降逆。方用一贯煎合小陷胸汤加减:沙参15g,麦冬15g,生地18g,当归 12g,生白芍 12g,川楝子 10g,元胡 15g,浙贝母15g,煅瓦楞子 20g,黄连 6g,吴茱萸 3g,蒲公英 30g,栝楼 30g,姜半夏 9g,鸡内金 15g,甘草 6g,生姜 3片,10剂。三诊:口酸明显缓解,恶心未作,脘中无特殊不适,纳食可,舌质暗红、舌苔薄白、根微黄,脉沉弦细。继用前方去栝楼、半夏、元胡,加郁金15g、丹参15g、柴胡10g、枳实15g。以此方10余剂继续巩固疗效,直至口酸完全消失。

按:口酸之病多在于肝,或肝经郁火,或中虚肝乘。正如《丹溪心法》谓:“肝热则口酸,木乘脾口亦酸。”但也有饮食肠胃积滞不下、胃气难降、浊气上冲者所致。正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宿食则酸。”然本口酸病例据其初诊舌脉症,时考虑证属痰浊中阻、胃失和降兼胃阴不足,故予化痰降逆、养阴和胃之法治疗,口酸虽减轻但未能完全缓解。在病机逐步转化中,痰浊中阻有所好转,但肝胃阴虚之候凸显,故改拟一贯煎合小陷胸汤重点滋养肝胃之阴,兼以化痰降逆。经用药月余口酸缓解。可见口酸一证,治虽求之于肝,但临床亦当详辨其虚实兼夹。

5 口咸案

闫某,男,65岁,主诉“口中发咸伴恶心1周”,于2011年12月27日就诊。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咸伴恶心。既往行“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半年,现甲状腺功能正常。刻下症:口咸、恶心、嗳气不畅,咽中有异物堵塞感,脘中喜暖畏冷,纳尚可,大便调,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而少,脉弦。辨证属气阴不足、痰气郁结,治宜益气养阴、理气化痰兼和胃降逆。方药:太子参15g,百合30g,乌药10g,炒白芍12g,麦冬 15g,桂枝 6g,枳实 15g,竹茹 15g,砂仁 6g,栝楼 15g,姜半夏 9g,黄连 5g,吴萸 5g,郁金 15g,甘草6g,生姜3片,3剂每日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恶心好转仍口咸,咽中不适,舌脉如前。前方酌加化痰散结之品:太子参15g,麦冬18g,姜半夏 9g,黄连6g,枳实 15g,竹茹 15g,浙贝 15g,栝楼 15g,僵蚕10g,射干 10g,郁金 15g,炙杷叶 10g,苏梗 10g,甘草6g,生姜3片,4剂。三诊:口咸较前减轻,咽中仍有异物感,舌脉如前。继予养阴利咽、化痰散结:太子参 15g,麦冬 15g,姜半夏 9g,黄连 6g,枳实 15g、竹茹15g,浙贝 15g,栝楼 15g,元参 15g,桔梗 10g,射干10g,牛蒡子 10g,郁金 15g,白芍 12g,僵蚕 10g,甘草6g,生姜3片,7剂。四诊:口咸消失,纳食可,咽中异物感明显减轻,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弦。继以养阴化痰为法:沙参 15g,麦冬 15g,生地 15g,当归12g,川楝子 10g,元参 15g,桔梗 10g,僵蚕 10g,射干10g,郁金 15g,浙贝母 15g,栝楼 15g,苏梗 10g,夏枯草15g,甘草6g,生姜3片。继续调理10余剂后诸症愈。

按:咸为肾之味,多认为口咸由“肾液上乘”所致,临床又分为肾阴虚、肾阳虚两类,但口咸亦可责之于脾。如《血证论·口舌》曰:“口咸是脾湿,润下作咸,脾不化水,故咸也。”本口咸病例据其舌脉症,辨证既非肾阳虚又非肾阴虚亦非脾湿,而应属气阴不足、痰气郁结之证。经给予益气养阴、理气化痰、和胃降逆方药治疗后,不仅胃失和降诸症好转,而且口咸症状亦渐消失。可见临床辨治口咸,虽多责之于脾肾,但还需辨清虚实正邪、气血阴阳,不可一概而论。

6 口有“煤油味”案

崔某,男,58岁,主诉“脘中气上逆,伴口中有煤油味半月”,于2011年9月26日就诊。患者于半月前因饮食不节出现脘中不适,伴口中异味。刻下症:脘中时有气上逆,口中有煤油味,伴脘痞,纳可,二便尚调,舌质暗,舌苔黄,脉沉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心脏支架术后2年。辨证属肝胃不和、痰热中阻,治宜疏肝和胃、清化痰热。方用四逆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柴胡 10g,白芍 12g,枳实 15g,陈皮10g,姜半夏 9g,茯苓 15g,黄连 6g,吴茱萸 3g,郁金15g,苏梗 10g,浙贝 15g,竹茹 15g,川楝子 10g,鸡内金15g,甘草6g,生姜3片,10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脘中气逆感及口中煤油味消失,脘痞好转,食后脐腹作胀,大便尚可,舌质暗、苔黄白根厚、脉沉弦。改拟健脾和中、消痞除胀法,方用李东垣枳实消痞丸加味继续调治。又服10余剂后诸症消失。

按:口中“煤油味”临床甚为少见。本例患者除口中异味外,尚伴有脘中气上逆之症状,且气上逆加重时口中煤油味也随之加重。综其舌脉症,其病在肝胃,证属肝胃失和、痰热中阻,虽有气逆,然不宜重用镇逆降气之品,当以疏肝和胃为主,兼清化痰热。故方中以四逆散疏肝降逆,二陈汤化痰和胃,黄连温胆汤加浙贝清化痰热,合郁金、苏梗、川楝子理气降逆,用药20余剂后病愈。临床辨治此类少见病证,贵在详析病机,理法方药一气贯通,方能奏效。

7 口中“铁锈味”案

刘某,女,72岁,主诉“纳呆伴口中有铁锈味2月”,于2011年8月5日初诊。患者近2月来上述症状日渐加重,既往有慢性胃病史20余年。刻下症:纳呆,口中铁锈味,时伴上腹痛及灼热感,或伴口干、口苦、口辣,上腹及后背畏冷,大便数日一行,舌质红、舌苔少、舌面裂纹,脉沉弦细。辨证属胃阴不足、寒热错杂,治宜养胃和中、兼调寒热。方用百合乌药汤、良附丸合金铃子散加味:太子参15g,麦冬15g,百合 30g,乌药 10g,白芍 12g,浙贝 15g,元胡15g,川楝子 10g,高良姜 10g,香附 10g,炒栀子 10g,黄连 6g,吴茱萸 3g,枳实 15g,栝楼 30g,鸡内金 15g,甘草6g,生姜3片,10剂水煎服,每日1剂。二诊:口中铁锈味消失,脘痛及灼热好转,纳食增加,仍大便偏干,舌质红、舌苔薄白、中部少苔,脉沉弦细。继用前方去高良姜、香附、栀子加砂仁6g、五灵脂15g,给予20余剂后诸症消失。

按:本例口中铁锈味患者,素有胃脘不适,虽见口中异味,但伴有上腹痛、灼热及脘背畏冷等症状,并见舌红苔少、舌面裂纹之舌象,故其辨证当属胃阴不足、寒热夹杂,治以养阴和胃、调和寒热。方中用药以太子参、麦冬、百合滋养胃阴;以高良姜、吴茱萸配黄连、栀子寒热同调,并给予金铃子散、良附丸理气散寒止痛;左金丸配浙贝清热制酸;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兼以敛阴;栝楼、枳实、乌药调畅气机,全方共奏滋养胃阴、寒热互调、调气和胃之功。以此方进退月余,诸证皆瘥。

总之,口味异常虽病发于口,但应首辨脏腑病位。胃肠之气通于口,脾开窍于口,又依赖于他脏调节,故其病证与脾胃肠、肝胆等脏腑关系密切,同时也与心、肾相关。其次,临证需要舌脉症合参,辨清寒热虚实,具体情况当酌情辨治。

猜你喜欢

栝楼口苦枳实
中药枳实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千金要方》宋校本、新雕本栝楼类药物异文考
张仲景运用厚朴、枳实探析*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识别真假枳实
川栝楼瓤中次生代谢物组成及相对含量分析研究△
口苦是怎么回事?
口苦咽干,是生病了吗
涟水县栝楼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及几种立体套种(养)模式
嘴里有苦味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