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梗死护理体会

2013-01-24于淑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4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脑梗死

于淑清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突然,且没有时间规律可循,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 因此对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护理会影响到治疗效果。随机抽取9例2010年7月~2012年6月来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矿区总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 下述为相关护理报告。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的9例患者中, 男性为6例,女性为3例,平均年龄为46.21岁。上述患者都存在头晕以及头痛等症状。通过治疗痊愈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2 方法 利用保守治疗的措施,让患者卧床、吸氧,严密的观察生命体征等各项指标。控制所食用食物的脂肪含量,对患者颅压进行全面控制, 静脉点滴甘露醇, 用以缓解脑水肿情况, 必要时则使用止血剂, 避免再出血等情况, 持续使用一星期后慢慢减量。恰当的使用抗炎类药物, 用以避免感染。

1.3 结果 2例发病突然, 且出血范围较大, 经全力救治后死亡,另外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梗死患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后遗症, 如运动功能及语言功能障碍等。经随访得知患者整体情况较为稳定。

2 护理

2.1 建立构建绿色通道:针对脑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梗死的患者, 要监视其血压改变的情况, 患者急诊入院前要与急诊科室取得联系, 实现准备相应的药物,在入院后, 要对患者实施DSA、MRA、MRI、CTA与脑部螺旋CT的检查。

2.2 细致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意识与瞳孔的改变,是否出现头痛加剧的情况, 在患者肢体功能以及意识出现变化的时候,就有可能为再次脑梗死, 若患者的症状变得严重, 就要注意很可能是梗死灶范围增加等情况。而且也要检测患者的全身状态, 要尽早查出是不是由于栓子的剥落而造成栓塞。7 d内血压要维持在19~21/11~13.3 kPa (150~160/90~100 mmHg),尽可能不要让血压出现剧烈波动。

2.2 一般护理 患者要卧床休息至少42 d, 将床头提升至16~28 cm, 用以降低脑血流量, 缓解患者的脑水肿情况。针对精神症状显著的患者要使用适量的镇静剂。急性期暂禁食1~2 d, 而在2 d后按照病情予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严密的检测大便的性质,掌握是否出现应激性溃疡。

2.3 细致检测患者在用药后的情况, 任何所使用的药物所造成的副作用, 都要向患者进行解释。比如在使用甘露醇的时候,就要注意点滴的速度一定要快,千万不能够漏进组织。在对患者使用尼立苏的时候, 要对静脉滴注的速度进行控制,时刻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 避免血压降低。

2.4 要注意对基础护理的深化, 由于患者长时间的卧床休息, 从而要时常为其受压部位的皮肤进行护理, 间隔两小时左右就要帮助患者翻身体。要引导患者进行一些适当的活动锻炼, 慢慢提高肢体活动的强度, 切勿在锻炼的过程中操之过急。针对那些四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实施相应的康复训练,让其了解, 尽早进行活动的益处,要让患者掌握关节功能,避免患者关节部位改变而丧失活动能力。避免感染, 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抗生素治疗, 若出现发热等症状, 那么基本都是中枢热, 要采取物理降温的措施为患者降温。

2.5 适当的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及疏导, 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梗死发病突然,而预后基本都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所以患者的心理就会出现烦躁的情绪, 从而导致其血压升高对病情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予以必要的关怀,与其进行交流,针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梗死的诱发机制主要是因为蛛网膜下腔突然性脑血管破裂, 其致病因素有出血性卒中、脑动脉硬化以及脑血管畸形等[1]。SAH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 有指向性的护理可以利于减少患者的病死率。要避免再次脑梗死, 保持正常血压以及血容量。尽早使用尼莫地平, 一般剂量为10~20 mg/d, 若静脉滴注则1 mg/h, 进行10~14/d, 要警惕其低血压造成的副作用。若口服予以尼莫地平片40~60 mg,使用21 d。心得安10~20 mg, 3~4次/d。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可继发脑梗死,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够造成脑血管痉挛[2]。所以在护理环节一定要细致的观察患者的神志与瞳孔的情况,注意检测患者用药后的状态,护理人员要对患者予以必要的关怀,与其进行交流,针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针对食物方面, 要让患者多使用一些维生素较高的食物, 水果以及蔬菜都是很好的选择。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可能让患者的情绪得到稳定,不要让其做过于剧烈运动, 做康复运动也要适度, 不宜过量。康复性治疗开始的越早对患者越有利, 针对功能受到影响的肢体要实施被动练习,在可以进行主动运动时就要根据康复情况进行锻炼,防止发生关节萎缩等情况。对一些丧失语言功能的患者要增加言语方面的练习。在康复过程中还要配合针灸以及高压氧等进行治疗。恢复阶段要尽可能的让患者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导患者使用简单一些的沟通技巧, 帮助患者树立起自信心, 尽可能让患者去自理生活, 用以提高患者自主生活的能力。让患者可以正确了解自己,要让其完全融入到家庭以及社会中,全面提升其生活质量。

[1]雷新军,李旭丹,王明杰.CT/MR FLAIR序列对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辐射卫生, 2012,21(1):112-114.

[2]张志文,薛菁晖,李安民,等.Trapidil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7,6(2):138-140.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