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配合耳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01-23迟春艳付亚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百会穴灸法失眠症

迟春艳 付亚红 智 明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针灸配合耳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迟春艳 付亚红 智 明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 通过对 103 例失眠患者进 2 行针灸治疗,探讨针灸配合耳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 2010 年 2 月至 2012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103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针刺配合耳穴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疗效,探讨针灸配合耳穴治疗失眠的临床治疗意义。结果 103例失眠患者在接受针灸配合耳穴治疗后,无效 3 例,显效 43 例,有效 31 例,临床治愈 26 例,显效率 97.1%。结论 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特色治疗之一,其特点是操作简便,安全,疗效佳,无依赖性,无毒副作用,临床具有优势,对治疗失眠有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中医学;针灸;耳穴;失眠;临床疗效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其临床特点是多梦、难以入睡、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甚至彻夜不得入睡等,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欧洲有22%的人患有失眠,而美国则有33%的人,即每三人中即有1人患有失眠症。我国针对失眠的流行性病学调查显示,有近43%的成年人曾受到过不同程度地失眠困扰。目前我国对其主要的西医治疗方式是运用苯二氮类药物,此类药物服用疗程长,有成瘾性,大部分有撤药反应及多种副作用。中医在治疗失眠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其中针灸配合耳穴治疗失眠经多年临床实践证明,具有安全、疗效佳、无依赖性、无毒副作用的特点,笔者搜集了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与统计,得出疗效观察和结论,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03例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59例,其中年龄最大64岁,年龄最小者18周岁,平均年龄为(38.75±12.75)岁;患者患失眠病程最长31年,最短者0.5个月,平均(2.91±1.78)年;患者中有学生、公司职工、工人及退休教师等,所有患者均有应用西药病史,且临床效果不佳。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以百会、神庭、神门、四神聪、足三里为主穴,并辩证取兼次穴。其中,百会穴顺经络进行平次,四神聪向百会穴透刺,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待全部针都起针后,以雀啄灸法灸双侧涌泉穴。待灸法结束后,可取一侧的耳穴,即心、脾、交感、神门、皮质下、脑点等穴位,利用耳针进行贴压,并叮嘱患者自行按压所贴穴位。每日3~5次,每次5~10min。针法、灸法1次/天,耳穴贴压法3天换一侧耳朵,左右交替进行。

1.3 疗效标准

本文疗效标准的制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失眠的疗效拟定标准。其参考指标为:临床治愈:临床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6h,伴相关症状消失;显效:睡眠质量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超过3h,但的总睡眠时间<6h,相关症状有所改善;有效:症状有所减轻,但睡眠时间增增加不足3h;无效:经治疗后睡眠无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

2 治疗结果

103例失眠失眠患者在接受针灸配合耳穴治疗后,无效3例,显效43例,有效31例,临床治愈26例,显效率97.1%。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性,43岁,教师,2011年4月23日就诊。主诉:睡眠时间缩短近2年,严重时整夜不能入睡,兼次症为头晕、心慌,发力、心烦、手足心热,舌红苔白,脉细数。接诊后辩证为阴虚火旺,虚热上扰证,取百会、神庭、神门、四神聪、足三里、公孙、三阴交针剌,百会穴顺经络进行平次,四神聪向百会穴透刺,留针30min,待全部针都起针后,以雀啄灸法灸双侧涌泉穴。待灸法结束后,可取一侧的耳穴,即心、脾、交感、神门、皮质下、脑点等穴位,利用耳针进行贴压,并叮嘱患者自行按压所贴穴位。每日3~5次,每次5~10min。所有诊疗结束后,患者自觉头晕、心悸症状减轻,心烦缓解,治疗当晚睡眠时间明显增长,睡眠质量有明显改善,继续治疗14次后患者睡眠长度超过6h,病情痊愈。

4 讨 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生存环境的改变[1-3],人们面对社会、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失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已经一跃成为困扰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迅速成为临床治疗方面的一大课题。

顽固性失眠,是指失眠时间较长,经长期用药没有明显改善的失眠患者,轻者多梦、难以入睡、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重者甚至彻夜不得入睡,根据其症状,考虑失眠属于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疾病的范畴,顽固性失眠已经成为常见的严重困扰患者的疾病之一,长期失眠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巨大影响[4]。

失眠属祖国医学不得眠、不寐、目不瞑范畴,其临床特点是多梦、难以入睡、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甚至彻夜不得入睡等,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认为阴阳失调、营卫失和是不寐这一类病症的病机关键。百会穴为督脉的经穴,督脉经络分布于脊柱,脉络循于脑、心,故百会穴与人的神志活动情况密切相关。百会穴治疗失眠证的病机在于其既能安五脏,且又可健脑、宁心、调神,配合四神聪穴作为治疗失眠的主穴之一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5]。神门穴做为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具有偏补心气,培元补正,养心、安神、镇静的作用。《灵枢》曰:“十二经脉上结于耳”。故耳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非常密切,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耳穴中神门、皮质下、心、枕能调节大脑皮层的抑制与兴奋,具有安神、镇静、利眠的相关作用[6]。

中医认为失眠一病的病位在心。多因思虑太过,内伤心脾,阴阳不交,心肾不交,阴虚火旺,扰动肝阳,而致心胆气虚、胃中不和等五脏疾病,进而影响心神而导致的失眠,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根据其病理变化,其总的病机属于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因此总的治疗方法以调理脾气,交通心肾,养心安神为主,采用针法、灸疗配合耳针的治疗。而利用耳针治疗,一是符合近治原则,令可使刺激持续,进而加强治疗的疗效。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特色治疗之一,其特点是操作简便,安全,疗效佳,无依赖性,无毒副作用,临床具有优势,对治疗失眠有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7]。

针灸在临床治疗失眠方面其疗效是值得肯定的,相对于西药比较,它副作用小,无依赖性,疗效好。但针灸治疗也确实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是临床疗程长,故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应积极尝试一些简便廉验的穴位和方法,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临床疗效,进而使疗程缩短。其次,目前治疗失眠的方法很多,许多方法均采用综合治疗,缺乏统一而标准的治疗方案,许多有效的选穴方案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故而有必要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严格的开展验证,确定有效的选穴和治疗,并进行技术规范化培训,以便临床进一步推广,而后近早的减轻患者的失眠痛苦。

[1]徐丽伟.失眠证治心悟[J].吉林中医药,2007,27(2):15.

[2]裴瑜,王伟明.针灸配合耳穴磁珠贴压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1):629-631.

[3]帅文玉,赵亮,康颖倩.毫针及耳穴压丸加失眠护理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效果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0):2010-2011.

[4]张蕊,刘瑜,贾伟,等.针灸治疗失眠55例[J].陕西中医,2010,31(10): 1384-1385.

[5]周章玲,石现,李绍旦,等.头穴透刺法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2):126-130.

[6]郑萍.针刺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1): 632-633.

[7]胡雨华,李国徽.针刺调理任督二脉治疗失眠症40例[J].陕西中医,2009,30(11):1519-1520.

R256.23

:B

:1671-8194(2013)08-0283-02

猜你喜欢

百会穴灸法失眠症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观察调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百会穴:养胃降压就找它
失眠症
点穴祛疾:头痛(头顶)
一穴解决“路怒症”
瘢痕灸法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