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

2013-01-23吴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3期
关键词:利巴韦丙型肝炎胸腺

吴彬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随机选择36例进行研究,符合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将这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8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分布26~4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分布27~5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最终可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取基础治疗半月,如静脉滴注葡萄糖、水溶性维生素等。并给予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β(安达芬,安徽安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准字S20000013)每次500万单位,隔日注射1次;另外配合口服利巴韦林片(利巴韦林片,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国家准字H20033538),0.3 g/次,3次/d;抗病毒治疗2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胸腺五肽(和信,海口中和药业有限公司,国家准字H20031194)注射液治疗,用法:20 mg/次,3次/周皮下注射。以2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及指示[1]检测记录治疗前及治疗24周,所有患者的血清HCV-RNA负荷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ALT检测选用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验血清HCV-RNA水平;试剂由上海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4 统计学方法 对统计所得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HCV-RNA负荷 经24周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CV-RNA病毒载量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HCV-RNA下降率为55.56%,对照组为50.0%,观察组患者的HCV-RNA阴转率为27.78%,对照组22.22%,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患者的HCV-RNA下降率及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 经24周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LT复常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ALT复常率为77.78%,对照组为61.11%,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患者的ALT复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目前,干扰素结合利巴韦林是较常用的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3]。但该方案的抗病毒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抗病毒疗效个体差异较大,且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本研究中,采用干扰素结合利巴韦林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即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和精神抑郁等不良反应。因此,如果可以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增强干扰素的抗病毒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其副作用,并可以有效的增强临床治疗效果,扩大干扰素的应用范围。本研究中,作者积极地尝试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其中,胸腺五肽对改善免疫机能有协同作用,它通过提高CAMP水平,并与T细胞特异受体结合,使细胞内GMP水平提高,从而诱发一系列胞内反应,起到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继而增强干扰素的抗病毒和保肝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但具体的疗效机理及最佳配比等还需要进一步予以研究。

[1] 王会琳,李新华,曹春蕊,等.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胰岛素抵抗的抗病毒治疗临床观察.中国热带医学,2013,04(03):134-135.

[2] 滕志兰,张树青,孙跃旭,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中华肝脏病志,2013,11(02):55-56.

[3] 李权润,张长江,熊瑜琳,等.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长期随访中的复发及其影响因素.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07(05):91-92.

猜你喜欢

利巴韦丙型肝炎胸腺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注意利巴韦林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
CT胸腺厚度联合视觉评分对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胸腺异常的诊断价值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胸腺增生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这些人群慎用利巴韦林
丙型肝炎的最新传播途径与预防研究进展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