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23例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2013-01-23陈鸿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3期
关键词:胸骨肌无力医学杂志

陈鸿运

研究表明,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切除胸腺瘤有助于改善重症肌无力症状。但如何正确选择手术时间和手术方式等,对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观察手术选择时机、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等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胸腺瘤患者共23例,上述患者均有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和体征,上述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CT等影像学检查等提示胸部前上纵膈有肿块阴影,重症肌无力诊断经神经内科等相关检查确诊。上述患者中男14例,女9例,年龄最小为30岁,最大为53岁,平均年龄为(39.8±5.7)岁;上述患者手术前最短病程为6个月,最长病程为25个月。

1.2 方法 本组所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患者术前给予吡啶斯地明口服,其中12例患者同时给予糖皮质类药物。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对肿瘤进行完全清除,同时对瘤体周围的相关组织实施清除,对纵膈内的脂肪组织也实施清除,对于接近胸骨上窝以及胸骨后的脂肪组织也尽可实施清除,在术中要注意对左右无名静脉等血管进行保护,避免出现上述血管损伤而引发大出血。本组患者中有6例患者肿瘤病灶出现显著外侵而不能实施根治,其中5例患者实施大部分切除处理,其余1例患者仅实施术中活检。在手术中,尽量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扩大切除术。在术中,要注意气胸形成。给予患者胸骨后引流或者胸腔引流。做好术后处理。

2 结果

本组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没有1例患者死亡,术后1例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肺部感染,但经积极治疗后好转。6例患者在术后48~72 h内发生危象,均经过机械通气及积极处理后好转。术后3例患者发生肺不张,但积极治疗后好转。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术后21例患者的重症肌无力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其余2例患者术后症状又加重,而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又得到缓解。

3 讨论

研究表明,重症肌无力患者中部分患者可有胸腺瘤,但是多数的胸腺瘤患者可合并有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和胸腺瘤关系密切。手术治疗是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治疗措施,但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预后[1-3]。所以,合并有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的手术治疗效果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围手术期的有效处理、手术方式、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型、手术过程中切除的范围大小、术后患者是否实施放疗等。所以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等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对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来说,术前给予抗胆碱脂酶药物、麻醉药物,不用对肌肉收缩有影响的药物,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4-7]。本文结果中,23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其中21例患者重症肌无力症状均得到改善,2例患者术后症状加重,而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又得到缓解。在围手术期未有死亡病例,其中6例患者术后虽有危象发生,但积极治疗后好转。所以手术治疗是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重要治疗措施,而手术效果与胸腺瘤本身的因素有关,而围手术期的有效处理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方面,值得借鉴。

[1] 王卫,魏东宁.胸腺瘤相关重症肌无力发病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7(1):606-610.

[2] 张捷,王东信.影响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患者手术预后的因素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13,9(2):1442-1444.

[3] 李国锋,王健,饶展鹏.胸腺瘤的外科手术及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7(5):449-450.

[4] 张捷.胸腺瘤切除术后肌无力危象对患者长短期疗效的影响.实用医学杂志,2013,7(3):1151-1153.

[5] 向中华.胸腺切除术用于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6):81-82.

[6] 江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60例的外科治疗.医药论坛杂志,2013,5(2):102-103.

[7] 尹东涛,韩冰,褚剑,等.胸腺瘤的微创及开放手术治疗.现代肿瘤医学,2013,8(1):1759-1761.

猜你喜欢

胸骨肌无力医学杂志
胸骨柄体脱位一例
成人心脏手术胸骨正中入路术后胸骨闭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板型胸骨固定系统与爪型胸骨固定系统在心脏手术中胸骨固定中应用效果比较
《海军医学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预防护理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胸骨结扎带固定胸骨在成人前正中切口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六)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