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蚕业转型期原蚕基地建设新举措*

2013-01-18谌伦富柏红梅

蚕学通讯 2013年4期
关键词:蚕区小蚕蚕农

谌伦富 柏红梅

(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 400700)

蚕业作为传统农业中的特色产业,对于农民而言,其终端产品就是蚕茧,农民依靠出售蚕茧而获得经济收益,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得以长足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达到鼎盛。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业发展举步维艰,蚕业发展也难躲其灾。蚕种制造业的规模急剧萎缩,时至今日,重庆市的蚕种生产单位仅剩市蚕科院、乔扬、宝玉、鸿盛、海丰、山峡农科蚕科所等六家,而且这六家制种单位的规模年下滑率也高达30%以上。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保证重庆市范围内的蚕农有蚕可养就成为政府和我们蚕业人必须努力解决的难题。

1 充分认识重庆市蚕种制造业的资源现状

1.1 蚕种生产单位的自有桑园现状

截止2013年春季,重庆五家蚕种生产单位只有一家是自有桑园,其余有的是租赁农户的土地共同管护桑园,结成利益共同体;有的是纯粹依靠原蚕区的桑树资源。自有桑园的管护成本如表1。

表1 蚕种场自有桑园667m2(1亩)桑年管护成本

从表1可知,管护667m2专用桑园的成本高达3 430.00元,这是一般的蚕种生产单位无法承受的。为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向原蚕区桑园转移是蚕种制造单位的较好选择。

1.2 蚕种生产单位的原蚕区桑园现状

以甲单位为例:原有的优质原蚕基地A片区出现有桑不养蚕的普遍现象,导致2013年春季制种规模不足2.5万张(该原蚕基地制种最高峰时曾达到11万张),桑树也在不同程度遭受砍伐,最为严重的是其桑园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将不复存在,因为它处于开发区的核心区域;B片区因收购机制有利于保护蚕农的利益,故毁桑、挖桑的现象没有出现,但是由于人力成本的大幅度上涨,就出现了有桑不管、弃桑不养的现象,年萎缩幅度达到20%以上;C片区因当地政府确定特种蔬菜为其经济发展方向,现已大面积栽植,而种蚕饲养与蔬菜栽植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故只有主动放弃饲养种蚕的布局。面对此种现状,我们必须着力拓展新的原蚕区,以保证家蚕良种繁育的需要。

1.3 蚕种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力资源现状

蚕业技术人员将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西南大学和四川省蚕丝学校每年招收极少数的蚕桑专业学生,这就意味着没有接班人,而在职从事蚕种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一线岗位的是极少数,且都快接近退休的年龄。前面有人走,后面无人补,必然出现断层现象。

更为严重的是没有技术工人,由于蚕种生产与农作没有多大区别,年轻人(无论是临时工还是自己单位的职工)根本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而在岗位上从事养蚕、削茧、鉴蛹、制种的女工,参加工作的时间大部分是70年代或80年代,她们即将退休,这就意味着蚕种生产的重要岗位养蚕、鉴蛹、削茧、制种等岗位后继无人。

1.4 原蚕区养蚕人员的劳动力现状

原蚕区的养蚕农户,其人员构成就是一支由老人、(大龄)妇女、儿童组成的队伍。这样的队伍,缺乏劳动力、无技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养蚕的省力问题,即推行省力化蚕台饲育技术。

面对以上现状,我们最好将种蚕饲养放在原蚕区进行,而原蚕区缺乏劳动力,比较效益又不明显,饲养种蚕的技术管理相对于饲养丝蚕要严格得多,蚕农没有积极性。为此,我们必须制定相关优惠措施,提高其经济收益,吸引蚕农,方可建立优质的家蚕良种繁育基地。

2 原蚕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2.1 惠农原则

一切技术措施的贯彻以不增加蚕农负担为前提,尽可能减轻蚕农负担,增加蚕农收益。

2.2 便民原则

由于原蚕区大多远离蚕种生产场地,生产物资的供应、种茧的出售等一律将地点落实在蚕农最集中、最方便的地方,让蚕农少跑路。

2.3 为民原则

现在的基地建设不同于20世纪80、90年代,那时是蚕农愿意饲养种蚕,现在是我们希望蚕农饲养种蚕。要达到蚕农愿意饲养种蚕的效果,我们的基地建设工作中,所有的政策、技术措施必须体现“为了蚕农”的宗旨,最终要体现在种蚕饲养的经济收益方面,即提高其饲养种蚕的经济效益。

3 原蚕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根据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我们针对性地提出如下三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3.1 惠农措施

3.1.1 免费发放“两药一剂”

为保证桑园高产稳产,提高蚕种质量,原蚕区桑园必须使用两药一剂即“封园药”、“开园药”、“除草剂”。要贯彻此技术措施,不能让蚕农出一分钱的药品费,否则无法实施,因此蚕种生产单位必须免费提供蚕药。蚕农有了药品以后,我们才可以要求蚕农按照技术标准去操作。

3.1.2 全额资助消毒池建设

在种蚕蚕房的前后空地上,选择有利于蚕具晾晒的地方,修建“一方一长”的消毒池,即相邻的两个池子,方形池子用于对蚕箔、蚕网、蔟具等进行浸泡消毒,在方形池子中完成消毒以后将其消毒药液放入长形池子中,用于浸泡蚕杆、蚕台、立柱等物资。为了推行消毒池修建工作,应对修建消毒池而发生的材料费进行全额补贴,建议按150元~200元/m3进行补贴。

3.1.3 全额资助修建省力化蚕台

要提高蚕农的经济收益总量,必须加大种蚕饲养量,即依靠规模实现效益。对劳动力有限的现状,只有修建省力化蚕台,但让蚕农出资金新建省力化蚕台,推行肯定困难。因此,我们经过测算,决定按每张种蚕需要蚕台40m2,每平方米补贴10元,即每张种蚕补贴400元的标准来执行。为了避免有的蚕农钻空子,应将种蚕饲养年限结合起来进行补贴,暂按5.00元、2.50元、2.50元的标准逐年兑现补贴。对于来年不饲养种蚕的农户,补贴措施就应该终止。

3.1.4 全额资助蚕期所需消毒药物

石灰、漂白粉这两种消毒药物是养蚕必须的常用药物,每张种蚕一个蚕期大约需要石灰25kg,漂白粉20kg,但是现在市场上十分短缺,蚕农不方便购买,即使能够购买,其买到的也是有点变质的或则过期的,因此对于种蚕饲养户,我们采用足量免费供应的办法,确保养蚕所需。

3.1.5 补贴部分资金更换或添置蔟具

由于种蚕饲养重在防微,故草笼、方格蔟等不太适合种茧育,应重点推进塑料折蔟、梅花蔟等蔟具。塑料折蔟的市场价大概在6.00元/个,如果让蚕农全部出资购买,该项工作在原蚕区就推行不了。因此在征求蚕农意见后,让蚕农出资3.00元/个,其余的由我们给予补贴。

3.2 技术服务措施

3.2.1 全面实行小蚕共育

养好小蚕七成收,这是从防病、提高蚕儿体质的角度出发而推行的小蚕共育技术。种蚕饲养有对交调节的要求,必须全面推进小蚕共育方可满足制种需要,因此,在原蚕区饲养种蚕必须进行小蚕共育。为了确保共育质量,技术人员必须24h驻守共育室,全程指导和参与小蚕共育工作的组织、操作、技术处理、小蚕分发等工作。

3.2.2 彻底净化养蚕环境

出库前5~10d,我们便策划蚕前消毒工作,在出库当日前必须将消毒药物(漂白粉)运至原蚕区,组织专业消毒队,逐户喷消蚕室、周围环境等,对养蚕用具(蚕台、蚕箔、蚕网、蚕杆、蚕架等)还要全部浸泡消毒。首次消毒结束,立即组织抽样、镜检,对镜检结果带毒或带病源的场所、蚕具必须组织二次消毒,直至镜检无病源为止。

3.2.3 每天坚持提供上门技术服务

蚕农的工作除了养蚕外,还有许多农活要做,种蚕的饲养管理相对比较粗放。为确保种蚕饲养质量,提高蚕农的经济收入,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监督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制定规则:技术人员早上7点就要到达原蚕区,下午5点过后才能回单位,晚上不能关手机,随时为蚕农提供技术咨询。

3.3 便民措施

3.3.1 就近新建、改建、扩建小蚕共育室

小蚕共育在原蚕区推行的难度在于有共育经费的支出、分蚕麻烦、投桑叶距离远等缺陷,为解决蚕农的忧虑,共育室的地点必须选择蚕农集中、每户蚕农距离共育室不超过2km的地方。不能满足共育需要的,我们全资支持新建、改建、扩建小蚕共育室。

3.3.2 将消毒药物运输到原蚕区,方便蚕农领取

每到养蚕季节,我们就组织石灰经销商集中采购,然后我们制作简单的石灰领取票据发放给蚕农,经销商将石灰运往原蚕区,蚕农在原蚕区凭票到经销商处领取石灰,最后,我们统一跟经销商结账。漂白粉的发放安排在集中消毒前,由技术员直接发放到蚕农手中。通过这两个措施,减轻了蚕农的运输压力。

3.3.3 就近收购种茧

种茧收购地点确定在蚕农集中的院落,方便蚕农售茧。

综上所述:原蚕基地的核心指导思想是提高蚕农的经济收入,使其与其它农副业收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拓展原蚕基地的首要条件是打消蚕农思想顾虑,让其感受到饲养种蚕比饲养丝蚕还方便,能得到免费的技术服务和消毒物资。只有蚕农认识到:经济收入有保障,比较效益很明显,分蚕、交售蚕茧很方便,贯彻技术无负担,原蚕基地才可以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蚕区小蚕蚕农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华康2号”在云南红河蚕区的试养与应用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控体会
躲雨
可爱的小蚕
可爱的小蚕
创新原蚕区蚕种生产方式初探
原蚕区血液型脓病的防控经验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