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训练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的研究

2013-01-10林妙珍赖育珍李金娣

关键词:呼气血气股骨颈

林妙珍 赖育珍 李金娣

(化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化州 525100)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但是,人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衰退, 此类患者多伴有慢性系统疾病与脏器功能减退, 围手术期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为了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围手术期肺部功能,2009年1月至 2012年12月期间, 我们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呼吸训练8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6例患者男46例,女40例,年龄65~82岁;均为新鲜骨折,右侧39例, 左侧47例。致伤原因:跌伤43例,坠落伤12例,车祸 20例,自发性骨折4 例,其他7例。骨折类型:头下型23例,颈颈型32例,基底型31例; 按 Garden分类[1],I型 9例,Ⅱ型38例,Ⅲ型33例, Ⅳ型6例。Harris髋关节评分32~50分。合并症:高血压 21例、 糖尿病 13例、脑血管病8 例、冠心病6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不合作和痴呆的患者除外。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 致伤原因和合并症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 )

注: 表中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 法

1.2.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指导措施,观察组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肺功能改善情况。呼吸道并发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现的咳嗽、咳嗽时间、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情况。肺功能评估:主要测试患者肺活量( 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 FEV1) 和 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率( FEV1%); 在患者入组时和出院时进行测定, 每次每位患者测试3次, 3次测试的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误差小于5%, 取FEV1较大的一次。 血气指标: 患者入组时和出院时用血气分析仪测定患者的氧分压( PaO2)、氧饱和度( SaO2) 和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1.2.2呼吸训练和指导

1.2.2.1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一般体质差,多有合并症,面对突然其来的骨折,担心以后生活不能自理、增加家人负担等,情绪低落,心理问题比较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此时,护士应积极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及时给予相应的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解除后顾之忧,使其树立治疗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多给患者关心、照顾,减少患者孤独无助感,让其感受到家的温暖。最终,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和配合呼吸训练,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1.2.2.2呼吸训练 ①教育家属不要在病室内吸烟,对于吸烟的患者要及时戒烟,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降低肺不张和感染的几率;② 向患者讲解呼吸训练的意义和目的, 以及训练过程中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③训练时,护士要先进行示范,逐步讲解,让患者慢慢领会, 然后让患者进行训练,纠正错误动作,直至患者正确掌握。我们常用的呼吸训练的方法是缩唇呼气法和深呼吸法。缩唇呼气法,即先嘱患者用鼻孔吸气,然后将口唇缩成吹口哨状,慢慢将气体从口中呼出,如果患者不能掌握,可以用吹气球的方法来代替; 每天训练 3 次,每次持续 10~15 min, 呼气的速度让患者自行调整,以不感到费力为宜。深呼吸法, 即嘱患者取舒适的坐位或半坐位, 全身放松, 缓慢吸气到最大肺容量, 屏住呼吸, 然后缓慢将气体呼出,每天早晚各训练 1次,每次训练 10~15 min; 注意开始屏气时间为2~5 s , 随着训练逐渐延长到10 s。

2.3有效咳嗽训练 咳嗽是清除大气道内过多分泌物的有效技术,是有效预防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主要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深吸气达高肺容量,然后用力呼气提高肺内压,使气流从狭窄气道通过,产生短暂高气流,高速线性气流具有很大切割力,通过气道时使粘着在管壁上的分泌物脱落,随声门的突然开启,气流冲出,分泌物排出体外[2]。利用这一原理, 我们采用暴发性法和分阶段法对患者进行训练,每天 3次, 每 次10 min 。①暴发性法。让患者取舒适的坐位或半坐位, 头颈部放松, 头稍向前外倾, 深吸一口气后紧闭声门屏气 1~2 s , 然后突然有力收缩胸腹肌,声门瞬间开放,将痰液排出体外。②分阶段法。部分患者咳嗽力量较弱, 嘱其先进行一连 串的轻微咳嗽, 促使痰液松动, 并使痰液逐步移动到喉部,然后再用力将其咳出。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并发症比较, 见表2。

表 2 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2两组患者肺功能评估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评估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2.3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见表4 。

表4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 论

老年人呼吸道具有以下特点:呼吸道粘膜萎缩,分泌机能和咳嗽反射降低,管壁变薄,血供下降,同时肺泡弹力降低,呼吸肌活动减弱,使呼吸面积减少,不利于空气交换,且容易引起分泌物在体内储留,促使细菌生长,而致肺部感染机会增多。股骨颈骨折的老年入, 活动受限,加上应激反应,容易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呼吸系统并发症,延缓患者的康复。对此,我们在围手术期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呼吸训练,效果满意;如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为 20.9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86 %, 同时,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均比术前好转, 并且优于对照组, 而对照组入组时和出院时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呼吸训练,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主要机理是:①最大程度地动员呼吸肌群主动参与收缩,达到增强和锻炼呼吸肌群耐力的目的,使胸廓进行最大限度的运动,提高肺和胸廓的顺应性,增加潮气量和肺泡通气量,减少死腔通气量[3]。②通过有节律的、缓慢地深吸气和深呼气,使肺泡PaO2增加,PaCO2降低,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循环机能,改善呼吸频率和深度,提高肺换气量[4]。③尽可能减少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的无效劳动,使之保持松弛休息,提高每次通气量、呼吸效率,改善肺换气功能[5]。④肺活量的增加,既增加了外周气道呼气时的气流量, 更易松动气道分泌物。⑤有效咳嗽,促进了患者围手术期的排痰,减少痰液在气道停留的机会和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降低了咳嗽发生率;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减少了细菌繁殖的机会, 有效预防了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发生。术后肺功能低下大多发生在术后 1~2 d , 大约持续3 d , 1~2周方可稳定,如术后早期肺活量可减少50%~60%, 一次通气量约减少25%,同时,肺不张持续72 h以上会引起肺部感染, 而我们通过呼吸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缺陷,促进患者康复。手术患者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焦虑情绪,术前焦虑的发生率为 23.33%~88.64%[6],而焦虑可诱发超生理代谢需要量的过度通气,通过呼吸训练,使肺的顺应性增强,针对性解决了患者过度通气, 同时改善焦虑状况。呼吸训练注意事项: ①患者年龄较大,理解力下降,进行呼吸训练过程中, 护士要有耐心和责任心, 给予鼓励和帮助, 及时纠正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患者逐渐掌握住动作要领和正确的呼吸训练方法。②患者术前每天均要进行锻炼,术后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训练, 训练时间和次数根据患者体质而定, 逐渐恢复到术前训练程度。③训练防止过度,造成呼吸肌疲劳;注意保暖, 防止受凉,引起呼吸道感染。综上所述, 呼吸训练无需设备,容易开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可以有效降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呼吸道并发症,改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Garden RS.Low- angle fixation in fractures of the~ moral neck [J].Bone Joint Surg ( Br ),1961,43:647-663.

[2] 胡晖,谭秀萍,李晓松.开胸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系统呼吸训练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 2009,4( 20 ):96-97.

[3] 赵君,李芍亭,贾俊青.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锻炼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 2007, 15 ( 1 ):19 .

[4] 田勋燕.术前呼吸训练改善肺减容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7 ( 14 ):10.

[5] 陈德凤.开胸手术前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的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 , 6 ( 12 ):24.

[6] 周意丹,李晓凡.国内手术焦虑的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3,12 ( 1 ): 119-120.

猜你喜欢

呼气血气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