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外线联合局部氧疗治疗放射湿性皮炎临床观察

2013-01-10李冉冉宋丽娜

关键词:红外线性皮炎皮炎

李冉冉 宋丽娜 徐 娟 李 建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17)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所有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 特别是头颈部肿瘤患者, 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黏膜炎和或急性放射性皮炎。研究表明, 皮肤单次剂量受照5Gy 就可形成红斑, 20~40Gy 可形成湿性反应, 严重者可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1], 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还会影响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自2011年1月我科采用红外线联合局部氧疗治疗湿性放射性皮炎,缩短了愈合时间,降低了创面感染率,减轻患者疼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 接受放射性治疗的患者发生放射性湿性皮炎54例,其中男28例, 女26例; 年龄25~72岁,发生在胸部肿瘤24例(乳腺癌19例、肺癌5例),颈部肿瘤30例(鼻咽癌13例,腮腺癌2例, 舌癌3例,下咽癌4例,喉癌3例,颈部转移癌5例), 均经病理学确诊。照射总剂量为60~70Gy, 放疗总次数为25-35次, 平均28次。湿性反应主要发生在下颈部、锁骨上窝处及胸前壁, 其次在颈中部、耳根等。表现为: 照射野皮肤出现水疱、表皮渗液、表皮剥脱。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8例, 两组患者性别、照射部位、放射性皮炎严重程度、营养状况及皮损面积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1.2 皮肤损伤分级标准

根据RTOG急性放射反应评分标准[2]评定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0度: 无变化; Ⅰ 度: 滤泡、轻度红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 Ⅱ 度: 明显红斑、斑状湿性皮炎、中度水肿; Ⅲ度: 融合性湿性皮炎、凹陷性水肿; Ⅳ度: 坏死、溃疡、出血。

1.3 方 法

对照组每日给予常规清创换药, 再进行局部氧疗, 氧疗方法按Brown法[3]用氧气管接氧气装置, 另一端接一次性无菌制品(根据创面面积选用纸杯或纸碗) , 在纸杯或纸碗底部用一小刀刻一“十”字, 将氧气管通过“十”字接入杯中, 然后将纸杯或纸碗扣在患者创面上, 氧气管距创面5.0cm, 氧流量为5~6 L/min, 对准创面直吹,30 min /次, 2次/天, 吹氧,吹氧结束后暴露破溃皮肤。治疗组每日给予常规清创换药,再进行局部氧疗,同样按照Brown法进行氧疗,在氧疗之后使用红外线治疗仪,照射20 mim, 照射距离为30 cm,避免烫伤周围组织,治疗结束后同样暴露破溃皮肤,患者取康复新液浸湿纱布外敷于皮损面,4~5次/天。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及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是指创面完全重上皮化所需的时间[4]。

1.5 疗效评价标准[5]

显效: 治疗后12 h,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 疼痛明显减轻,3~5天创面完全愈合。有效:治疗后分泌物逐渐减少,创面逐渐缩小, 疼痛症状有所减轻, 创面6~14天愈合。无效:治疗15天以上症状无明显好转,局部渗出伴脓性分泌物增多,需借助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湿性皮炎愈合时间比较

对照组的中位愈合时间为9.5天,治疗b组为7.7天。对照组4例合并感染(11.5%)治疗组无一例合并感染(t=2.413,P=0.042)。

表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2.2 两组疗效评价

总体有效率(显效+有效)观察组为92.3%,治疗组为96.4%。从表3可以看出观察组显效率为7.7%,治疗组显效率为21.4%,治疗组显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23,P= 0.001)。

表3 两组总体疗效评价

3 讨 论

放射性皮炎发生的机制主要是表皮的生发层细胞和皮下血管的变化, 首先是照射部位毛细血管反射性扩张, 在临床可见到皮肤红斑。进一步可引起血管损伤和微循环障碍, 进行性的微血管阻塞不但使皮肤形成坏死溃疡, 而且可导致伤口愈合不良[6]。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照射剂量及受照射皮肤的范围和部位。临床上放射性皮炎分两种, 即干性反应及湿性反应。出现干性反应者可局部涂冰片淀粉等消炎、止痒, 一般不影响放疗。湿性反应由于疼痛剧烈、局部糜烂、溃疡合并感染, 往往要中断甚至终止放疗。放疗的中断使放射治疗总时间延迟, 放疗的生物效应减低, 进一步影响肿瘤局部控制率, 从而影响生存率[7]。因此, 促进放射性湿性皮炎的愈合, 减少放疗的中断时间, 是肿瘤放疗急待解决的问题。临床处置放射性湿性皮炎原则是保持破损区皮肤清洁、保持破损区皮肤的完整或阻止破损区的扩大、减少渗出、防止或及时控制感染、促进破损区上皮再生以缩短愈合时间、避免或尽可能减少IV度放射性皮炎的出现及疤痕形成。尽管处置原则明确, 但具体的处置措施和方法却差别很大。

何林[8]和吕传爱[9]分别报道采用局部吹氧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的治疗结果, 认为局部氧疗可在伤口创面形成高氧环境, 增加局部组织的氧供, 有效地改善创面缺氧状态, 使坏死组织氧化分解, 正常组织细胞氧合,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放射性湿性皮炎是由于射线照射引起皮肤损伤, 病程中出现皮肤潮红、浮肿、水疱形成, 然后糜烂渗液, 表皮脱落, 病理过程与压疮类同[10]。张云峰[11]、王红荣[12]、隋瑞云[13]等报道将红外线用于治疗溃疡期压疮疗效显著。临床上尚未见红外线联合氧疗治疗用于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的文献报道。本次实验,我们将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氧疗法(对照组)与氧疗结合红外线治疗(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及临床疗效方面,氧疗结合红外线组均优于氧疗组。其原因在于红外线可以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14],加速血液循环,氧疗又为伤口创面提供高氧环境,有效改善创面的缺血缺氧状态,促使组织细胞氧合。因而,红外线结合氧疗促进表皮的增生、微血管再生,减轻充血和水肿及炎症渗出的速度和程度,促进细胞分裂及RNA、DNA 的合成,促进肉芽组织增生。应用红外线照射能增强局部的抗感染能力[16],加速创面干燥、结痂、愈合, 减轻疼痛,这也是红外线结合氧疗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的原因。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患者在接受红外线治疗后,出现创面干燥不适,考虑是由于红外线的热作用使局部温度升高, 水分蒸发, 使皮肤表面干燥, 不利于上皮移行。因此,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用康复新浸湿纱布外敷于创面处,符合湿性愈合原理, 减少皮肤水分的蒸发,有效地缓解了患者因创面干燥而导致的不适。

[1] 徐敏, 李建彬, 田世禹. 放射性皮炎的防治研究现状[J]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07, 14 ( 17) : 1354-1357.

[2] 殷蔚伯, 谷铣之. 肿瘤放射治疗学[M] .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 1 108.

[3] 王利群. 压疮的护理[J]. 现代康复, 2004, 4( 10): 624- 625.

[4] 陈玉林, 黄康. 创面愈合的评价指标[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6( 8): 1 080- 1 081.

[5] 马代远, 王仁生, 杨红茹, 等. 108例鼻咽癌颈部放射性皮炎治疗分析[J]. 肿瘤学杂志, 2007, 13(1) : 44-46.

[6] 佟如新, 王普民, 王淑青.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机理与防治研究概况. 辐射防护通讯, 1998, 18( 4) : 23-27

[7] 罗荣喜, 唐启信, 郭凯平. 1 446 例鼻咽癌连续与分段放射治疗的比较[J]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1994, 3( 2 ):78- 80.

[8] 何林 局部氧疗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92例疗效观察 广西医药,2010,32(8):940-941

[9] 吕传爱等 局部氧疗治疗Ⅱ/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应用研究中国辐射卫生 2007,16,( 6):231-232

[10] 〗 陈慧,龚小华,裴小锋 维生素B12 混合液治疗放射性湿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09,7,4 (21):88

[11] 张云峰、汪克林,等. 新鲜血浆、庆大霉素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重度压疮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2010,6(1):1375-1376

[12] 王红荣 康复新液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炎性浸润期压疮[J]. 护理学杂志,2010,25(12):58

[13] 隋瑞云,谭海燕 湿润烧伤膏配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青岛医药卫生,2010,42(5):344

[14] 何正慧, 林俊, 郝玉华, 等. 药物加用磁疗与近红外线治疗婴幼儿腹泻[J] . 中国康复, 2006, 21( 2) : 110.

[15] 黄金兰 复方新诺明碾粉加红外线照射治疗浅度溃疡期压疮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10,31(8):3859

猜你喜欢

红外线性皮炎皮炎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化妆品皮炎的中医治疗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针刺结合神阙拔罐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验案1则
红外线控制自动水龙头的设计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