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区域同城化的研究综述

2013-01-07曾群华

城市观察 2013年6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 曾群华

作为国内首创的概念,同城化是伴随着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的。2005年深圳市政府发布的《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在其区域发展策略中提出“加强与香港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与香港形成‘同城化’发展态势”,这是国内首次提出的“同城化”概念①。此后,国内众多区域板块都提出了同城化的发展思路,如广东的广佛、安徽的合淮、湖南的长株潭、辽宁的沈抚、山西的太渝、陕西的西咸等都提出了同城化的建设理念与思路,并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学界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和区域实践的基础上,对国内同城化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总结了当前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特点。

一、同城化的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或城市群已经逐步取代单一型城市,成为国家或区域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主流空间地域单元,加速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日益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国际上表现为跨区域性的国家间经济合作,在国家内则表现为以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城市带以及城市之间的区域性合作,表现为城市空间向区域空间拓展与转化的趋势。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间和国家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总是交织在一起,而且相互利用区位优势与比较优势进行协调与合作,以寻求取得共同发展和双赢的结果。“同城化”正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这种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作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同城化更是在相邻城市之间围绕共同利益间做的“和题”。

同城化作为国内首创的概念,其产生和发展主要是伴随相邻城市之间交通的便捷化和时空距离的不断缩短,城市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商务流越来越突破传统的行政区域界限,向邻近的更广阔的区域内流动与配置,各相邻城市逐渐形成一个经济紧密联系、区域利益共存共荣的城市群或大都市圈经济体。由此可见,同城化类似于国际上的“大都市区化”和“城市群”概念(王振,2010)。

近年来, 随着我国各区域板块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区域内交通网络的日益便捷化与公交化,相邻区域与城市之间交通、信息、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动更为畅通,跨城居住生活、跨城购物消费、跨城养生养老、跨城教育医疗等方式越来越成为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新需求。因而,相邻城市之间的“同质”发展需求,即“同城化”需求愈来愈明显。从发展与规划实践看,继2005年深圳最早提出与香港形成“同城化”的发展态势和理念后,国内众多区域板块都提出了同城化的发展思路,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如长株潭从“前五同”到“新五同”理念的更新;太原晋中同城化的“十同”标准;西安和咸阳实现电信同城化;郑州和开封实现金融同城结算、郑开(汴)城际公交车开通等等(表1)。由此可见,各区域经济板块正呈现出以“同城化”为导向的发展趋势,“同城化”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协同发展的重要议题,其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也日益成为提升相邻区域经济板块的一种有效形式和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二、同城化的研究综述

随着实践成果的增加,我国学术界对同城化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较早明确提出同城化概念的是高秀艳、王海波(2007)、刑铭(2007) 等。从区域的研究文献看,目前以对广佛和沈抚同城化的研究诸多。

纵观国内区域板块的“同城化”的理论与实践,国内学者对“同城化”或“同城效应”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同城化的概念界定、特征分析、生成机制与合作模式、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以及同城化与都市圈、区域一体化的关系梳理等方面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从不同的视角对同城化内涵的研究

目前,关于同城化的定义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随着近年来国内各区域板块实施同城化战略的发展与规划,越来越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同城化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表2)。

?

表2 国内有代表性的同城化概念

(续表2)

尽管国内学者对同城化的界定各有差异,但目前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同城化是指地域相邻、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紧密联系的城市之间为打破传统城市间的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限制,以达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综合各种不同视角的同城化定义可以得出,同城化主要离不开几个基本特征:地域相邻、产业互补、经济相连、区域认同。通过相邻城市间行政边界的逐步淡化与模糊,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等被更多的城市共享,区域交流更加频繁,资源要素共同配置,从而达到产业定位、要素流动、城市发展、生态环境、政策措施、社会事业等各方面形成高度协调和统一,使居民弱化原有属地观念,共享同城化所带来的发展成果,从现实上形成同城化发展的局面。

(二)对同城化特征的分析研究

关于区域同城化效应的特征分析,目前国内学术界并没有比较一致的表述和认识,从各地同城化的实践结果上看也各具特色。例如,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提出的“前五同”(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境同治)和“新五同”(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2009年1月由山西省建设厅编制的《太原经济圈规划纲要草案》中,则提出了太原晋中同城化的“十同”标准,即规划同筹、制度同构、市场同体、产业同链、科教同兴、交通同网、设施同布、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作为同城化的目标特征和主要推进措施。

从研究文献看,范弘雨(2008)通过对同城化的研究,提出了宁夏沿河城市群的同城化构想,着力于交通同环、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和环境同治“五同”建设,逐步实现区域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和社会发展一体化等“六化”目标。王德、宋煜(2009)等选取国内正在实施同城化战略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将同城化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同城化是相邻城市特定发展阶段的路径选择;同城化具有距离门槛;同城化城市均为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或次中心城市,且城市之间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差异和经济地位的错位。赵英魁等(2010)认为同城化在区域协作发展中的行动表征是依托完善的快速交通网络,以高速公路、轻轨、地铁为半径,以现代通讯技术为信息联络的主要手段,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充分调动区域内各城市的资源,并使之在城市产业和功能方面协调发展。王振(2010)指出,长三角日趋明显的同城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四个特征:交通出行的同城化、产业布局的同城化、通勤就业的同城化以及人口居住的同城化。与大多学者的研究相似,李红、董超(2010)归纳总结出同城化发展的城市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差异、空间距离邻近、产业结构互补、区域认同感等四个方面共同特点。丁睿、李海旗(2010)认为同城化的核心是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环境、城市功能、公共服务、要素市场等六个方面逐步实现一体化。李王(2010)从国内三大典型城市经济圈同城化开发的经验总结出其同城化效应的特征: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协调配套的产业协作网络、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等。李红、董超(2010)归纳总结出同城化发展的城市之间存在四个方面的共同特点:一是同城化主要产生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群区域,具有强大的中心城市;二是空间距离较近,具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连接方式;三是产业结构互补,城市间存在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四是政府合理组织,民众有较强的区域认同感。曾群华(2011)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将同城化的要素特征概括为通勤时空缩短、产业结构互补、要素自由畅动、社会事业并进、同城政策对接和生态环境同治等六个标志性特征。

(三)对同城化动力机制与合作模式的研究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特殊形式,同城化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生成机制,从而产生不同的发展模式。针对同城化的动力机制与合作模式,国内学者展开了大量的实证、案例研究。桑秋、张平宇等(2009)以沈抚同城化为例,认为两市同城化的驱动机制源于城市间日益紧密的经济社会空间联系、政府企业化与城市间合作型管治方式等方面。牟勇(2009)将合淮同城化的效应归因于规模经济和竞争效应、转移效应、福利效应等方面。杨海华、胡刚(2010)以广佛同城化为例,从基础条件和动力机制两方面分析了同城化的生成机制,认为广佛同城化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市场机制的驱动力和政府作用的推动力。朱虹霖(2010)从历史、地理、经济、产业以及发展前景和外在压力五个方面对广佛同城的现实基础及其动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历史渊源是同城化的社会纽带,地理位置是同城化的天然禀赋,经济实力是同城化的现实基础,产业结构是同城化的整合基础,发展与竞争是同城化的源动力。梁文婷(2010)将同城化区域中地位不同、规模不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毗邻城市,分为具有相对意义上的主城(实力相对较强)和辅城(实力相对较弱),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明确了同城化毗邻城市的空间特点及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主要表现为对流、传导和辐射等作用。辅城空间的扩展主要取决于空间扩展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力,并形成连片密集、辐射密集、沿轴线和跳跃式成组团等空间扩展的基本模式。

(四)对同城化与都市圈、一体化等发展阶段的关系研究

高秀艳、王海波(2007)探讨了大都市圈和同城化的相互关系,并以沈阳、抚顺、铁岭和本溪四城市的“同城化”进程为例,得出了同城化是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性起步阶段的结论。刑铭(2007)认为同城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区域城市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邹辉和张辉(2009)认为同城化是作为城市群(带)、城市圈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出现的,实质是城与城之间的紧密合作,即同城共识→城间共建→同城联合→城城融合→实现同城。王劲松等(2009)则认为同城化可以理解为是城市一体化的更高级层次。赵英魁等(2010)认为沈抚同城化是沈抚大都市区构建的过程,也是沈抚两市城市竞争的高级阶段。王振(2010)则将同城化看作是城市圈或都市圈发展、形成的中间过程,其本质是相近的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空间等方面协同发展,共同构建大都市区的过程。姚宜(2010)对同城化与区域一体化做了解析,认为“同城化”的发展状态可以说是区域一体化的最高形式,其主要目标是加强相邻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合作,建设一个全新的区域经济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佛同城化项目组(2010)认为同城化是一种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依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趋势,是“都市圈”发展演变的一种特例。

(五)对同城化优势基础与制约因素的研究

国内很多学者对同城化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做了大量的研究,归纳起来不外乎从区位、经济、产业、市场、交通、体制、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刑铭(2007)从沈抚两城市的区位、资源、产业、人文等方面分析了其实现同城化的有利因素,并认为沈抚同城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除了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和城际竞争较大以外,依附于行政区划背后的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以及由此形成的以行政区划分经济区域和现行的财税及社会保障救济体制,客观上也严重阻碍了沈抚同城化的进程。邱汉周等(2008)从合肥与淮南实现同城化的优势条件入手,提出“规划同筹、交通同建、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步、科教同兴、环境同保”的七同“同城化”标准。牟勇(2009)认为合淮同城化的障碍主要来自于经济、制度、信息等方面的差异。王德,宋煜(2009)等从同城化协调组织主体的热度、产业共建区的管理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同城化进程的因素。邹辉和张辉(2009)从丹东与大连的文化同源性、交通便捷性、资源禀赋相异性、产业结构互补性等方面分析了实现两市同城化的有利条件,同时认为行政区划、管理体制等因素是阻碍两市同城化进程的主要原因。王尚、赵新(2009)认为广佛实现同城化的条件主要在于地理位置紧邻、文化生活相通、共同市场成熟、互补产业合作、交通设施对接等方面。赵英魁等(2010)认为沈抚同城化的运作应具备区位一体、山水相连、产业相依、交通同线、人文同脉等的基础条件,并提出建设沈抚连接带作为同城化运作的核心空间载体。姜英、胡泉(2010)从丹东东港地理区位、产业结构和交通及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分析了两市同城化具备的现实基础,指出通过城市空间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环境治理一体化、政策体制一体化等途径实现同城化的发展目标。花大伟(2010)从区域空间的可达性、生产要素及产业结构的互补性等方面分析了辽宁中部五省同城化的可行性,认为这五城市同城化面临的障碍主要是行政壁垒难以消除、产业发展与创新及城市间产业联系不足、资源生态问题难以协调等。曾群华(2011)认为目前沪苏嘉三地的诸侯割据状态难以消除、区域共同利益难以协调、区域交易费用难以最小化、经济发展差距难以缩小等障碍是制约了沪苏嘉同城化进程的主要约束瓶颈。

(六)对同城化发展思路与对策的研究

针对国内各区域板块同城化战略的实施,许多学者有很多发展思路与对策。刑铭(2007)提出沈抚同城化的总体发展设想是按照沈抚联合大都市区的目标构建两市总体空间发展框架,提出从基础设施共同建设(交通同城化、信息同城化、金融同城化、卫生医疗同城化、教育事业同城化、市民待遇同城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统一开发旅游资源、消除行政壁垒等几个方面实现沈抚同城化的发展目标。黄英婉等(2007)认为在同城化过程中应注意打破行政壁垒、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宏观调控就业和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等问题。邱汉周等(2008)指出同城化关键是要实现城市一体化发展、经济一体化发展、文化一体化发展、交通一体化发展、旅游一体化发展、环保一体化发展的“五化”发展战略。谢俊贵(2009)基于社会学的视角,从规划、政策、建设、安全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同城化的社会功能、协调同城化的社会利益、提供同城化的社会服务、维护同城化的社会秩序等几个方面的路径选择。桑秋等(2009)认为同城化发展重点应从以下三方面解决:在发展战略协调上,应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协调组织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进行统一协调规划;在行政壁垒消除方面,应实现产品市场一体化、社会待遇一体化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以法律的形式将同城化的协调组织制度化和相对独立化。牟勇(2009)提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辅助、信息系统一体化和快速交通为基础、适当的补偿机制为保证来促进合淮同城化的发展。陈晨(2010)从管理学角度入手,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方面等为沈抚同城化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于作军等(2010)从基础设施、产业布局、观念认同、区域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太榆同城化的对策建议。曾群华(2011)认为着手解决沪苏嘉同城化发展中的约束瓶颈应从协调共同利益与降低交易费用的目标出发,以制度创新和政策协调为手段,加快推进沪苏嘉同城化的建设进程。

(七)其他相关研究

针对同城化问题或同城化背景进行其他领域的研究不多,主要集中在交通、产业、旅游等方面的同城化研究。黄英婉(2008)分析了沈抚同城化背景下的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通过产业转移加快沈抚同城化步伐,对提高沈抚两市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李恒鑫(2010)从城市圈同城化的角度分析了城际铁路对同城化的促进作用,城际铁路不仅缩短时空距离,促进城市圈城市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能促进城市圈城市分工细化及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引导城市圈空间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刘法建等(2010)在同城化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同城化”的概念,指出旅游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一个或多个城市因地脉相近、文脉相亲、经脉相连,通过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构建一体化发展平台,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共享的一种新型的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

三、简要评价与思考

同城化是伴随着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的一个崭新的概念,目前国内对同城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各个同城化区域板块的分析,集中于描述同城化的特征、形成机理、动力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但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成果较少,缺乏对同城化产生的深层动因机制和原理的探讨。

笔者认为同城化是相邻城市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经济竞合与地域组合关系,是区域一体化在空间上的突出表现形式。同城化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在于:

1.同城化与区域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渊源同属区域整合发展理论。整合(integration)是通过不同的事物与物质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换、资源共享结合在一起以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根据区域整合相关研究,相邻城市间的一体化或同城化整合是基于资源要素互补和共享的、以多元化主体和异质性因素的存在为前提的发展,从而增进区域内多元主体和各种异质性要素的交流和联系。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联系密切的不同城市,通过适当的机制与发展模式融合成一个整体,通过整合消除城市之间的冲突,不仅可以改变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也能够改变和塑造城市自身,追求功能优化,以实现区域整体的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王士君等,2001;王宝钧,2006)。区域整合的核心思想是淡化政区界限,促进不同城市之间形成互相协调的管理机制,通过区域整合,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促成更高一级区域即大区域的整体功能和实力的提升,是实现大区域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和城市或区域效率的最佳发挥的过程(张时智,葛幼松,2004)。

2.同城化与区域一体化的现实基础与实践同属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两者都是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城市之间行政分割和壁垒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超越行政区划的经济融合。同城化只有在区域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下这种可能性才能转变为现实性,意味着在经济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下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程度的区域合作与融合,包括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及管理等全方位的一体化与同质化发展。

3.同城化与一体化都是基于交易费用降低的制度变迁过程。区域一体化的外在表现是相邻区域通过管理和制度创新消除彼此间的差别待遇,减少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增强区域竞争力(金铸,2003)。同城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区域空间表现形式,是相邻区域之间在交通、市场、要素等的自由畅动下不断减少交易费用的过程。简而言之,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同城化,可以理解为两个或几个相互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相邻城市,在区域制度变迁下形成的共享区域优势资源、降低区域交易成本而相互融合与同质发展的过程。

4.同城化与一体化是部分与整体、空间与结构的辩证关系。区域一体化涉及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制度等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强调的是区域整体范围内的资源整合与结构重塑;而同城化则更加偏重于“同质”的生存环境与制度环境,更加注重政府的公共服务与社会民生问题,其实质是空间上有选择、有条件的一体化过程。同城化可以说是区域一体化的最高形式,其主要目标是加强相邻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合作,建设一个全新的区域经济中心(姚宜,2010)。作为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空间表现,同城化通过诸多流动要素尤其是高级要素的物质载体的空间区位选择,如高速发展的货运与客运、信息沟通等,对同城化的空间重塑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注释:

①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深圳市规划局,2005,12.

②高秀艳,王海波.大都市经济圈与同城化问题浅析[J].企业经济,2007,(8):89-91.

③邢铭.沈抚同城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2007,31(10):52-56.

④闫世忠,常贵晨,刘忠付.中国工程咨询[J].2008(10):38-39.

⑤张建军,邹莹,佟耕.区域协作规划的探索——以沈抚同城化规划为例.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 2008:85-88.

⑥张国栋.京津“同城化”之效应[N].天津日报,2008-10-13(5).

⑦谢俊贵,刘丽敏.同城化的社会功能分析及社会规划试点[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8):24-28.

⑧桑秋,张平宇,罗永峰,高晓娜等.沈抚同城化的生成机制和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9(3):32-36.

⑨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澳关系研究”课题组,试论珠澳同城化[J].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9 (4):37-42.

⑩邹辉,张辉.丹东与大连同城一体化探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9(3):39-41.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