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2012-12-27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河南省创新能力

胡 源

(1.中原工学院,郑州450007;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430073)

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胡 源1,2

(1.中原工学院,郑州450007;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430073)

阐述了近年来河南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现状,对当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包括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实现能力和管理能力4方面的内容,并采用综合评价法来评价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技术创新能力[1]是中小企业生存的一个重要法宝,其能力的大小需要进行科学评价.近年来,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确定一个合理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正确判断及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作了初步构建,以期对实际工作者有所借鉴.

1 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基本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其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1)专利申请数与有效专利实现数.专利数是体现一个省技术创新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专利数越多,表明技术创新的力度和活跃度越强.以中小工业企业为例,2010年河南省中小企业专利申请数为4 095项,而有效专利实现数为1 787项,占中小企业专利申请数的43%.而与此同时,2010年河南省所有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为7 388项,有效专利实现数为3 032项[2].可见,2010年河南省中小企业专利申请数占全省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的55%,说明在河南省大型企业创新主体并没有形成规模,而中小企业则担当着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尽管这样,河南省中小企业的专利实现数还是偏低的.

(2)2010年河南省中小企业R&D情况.R&D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和效果,这可以从承担项目数、参加人员全时当量、经费内部支出3个方面加以说明.具体情况见图1[2].

图1 承担项目数情况图

从图1可以看出,在河南省,研究与实验的主要承担者为高校,所占比重为62%;其次为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科研机构和其他.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河南省中小型企业的研发能力比较薄弱,这也是有效专利实现数较少的原因之一.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也在一定程度上从科研人员及经费支出上体现出来.

图2所示为2010年河南省科研全年人员情况,图3所示为2010年河南省科研经费支出情况.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型企业科研经费和人员最为充足,但科研产出量不一定最多;而河南省中小型企业无论经费支出或人员数量都不及大型企业,其科研全年人员仅为大型企业的19%,经费支出仅为大型企业的17%.可见,要想增强河南省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应在人员和经费支出方面有所加强.

2 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现状

2.1 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情况

目前,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1)应用型研究越来越突出.一是河南省有关部门开始组织研究、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在郑州等多个城市进行了技术创新试点工作,确定并开展了“城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等多项软科学研究项目.例如,2006年郑州市科技局从企业技术创新基础、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入手,与郑州市统计局联合开展了《郑州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监测》研究课题,以期构建一个综合反映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一整套常规性的监测与评价机制,力求客观、准确、全面、深入地反映在技术创新中企业主体地位的状况,不断完善其预测功能、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型,及时为科技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和现实依据[3];二是河南省正在研究并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例如,郑州市科技局按照以上标准与特点,广泛收集并深入研究了国内外有关自主创新统计指标的建设情况及其评价工作体系,并结合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辩证地吸收先进国家和地区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思路、做法与经验,科学合理地选择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郑州科技发展特点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初步形成了郑州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3].

(2)主要研究内容日趋系统、明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关于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基本理论的研究,包括定义、研究内容、结构、功能、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②关于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各子系统的建设:组织创新子系统、制度创新子系统、政策创新子系统、运行创新子系统、基础条件创新子系统;③关于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评价:创新能力评价、创新绩效评价;④关于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与相关科技、经济的关系问题: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与企业创新主体的关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科技园区、产业升级);⑤关于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调控:调控手段、调控目标(创新效率目标,创新成长目标,创新增长目标,创新稳定目标,创新扩散目标,创新结果目标);⑥关于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⑦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比较研究.

(3)注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设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是人们为了认识、把握和分析这种创造性活动能力的本质与规律,对其进行系统、科学地定量描述的重要手段.科学评价方法有利于引导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河南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设计,要求各地市结合当地中小企业实际,制定出合理的指标体系.例如,为了了解洛阳市中小企业创新的情况,河南科技大学联合洛阳市科技局、财政局、统计局成立课题组,在借鉴国内外相关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洛阳市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实际,对洛阳市多家典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与分析,并据此构建了洛阳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中,我们强调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链条,从创新的投入、过程和产出的框架出发来系统评价中小企业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

(4)多种评价方法的综合应用.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创新,注重了定量分析,这特别体现在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4].例如,为了全面、系统地反映郑州市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揭示所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发展对策,郑州市在合理确定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的同时,以企业的行业分类为前提,选择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规范化处理,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与客观公正.该方法的主要特征有2个:一是在主成分分析法中,不同指标的权重数按指标的重要性由系统自动分配,克服了人为赋权的主观性,保证了评价结果的科学合理;其次,《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所含指标较多,指标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主成分分析法能从众多指标中选取几个主要成分,以此来替代众多指标进行分析,既简化了计算程序,又不失原有信息,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郑州市还充分考虑了评价指标的选取,采用无量刚化的方法,合理地确定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从而科学合理地计算出各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真实指数[3].

2.2 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存在的问题

(1)注重理论研究,忽视实践应用.总体来看,近年来河南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则相对不足,且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多从理论角度出发,存在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相脱节的现象.虽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在结合具体区域进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时,总显得没有具体方法可循,所作评价也显得不太全面和客观.

(2)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一定的欠缺.目前,河南省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等几个指标已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但忽视了企业创新管理能力这一重要的指标,有些学者即使注意到了这一指标,但由于对其量化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没有将其纳入指标体系中.如何客观、综合地评价各个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用较少的指标科学、合理、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是综合评价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这一方面,河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3)在对技术创新系统的评价中,忽视了生态因素对评价的制约.技术创新能力主要由创新技术基础指标(科学技术实力、科学技术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基础指标(政府、中介机构、技术基础)和创新经济基础指标(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来评价[5].这一评价体系虽然在很小的范围和比例上涉及到生态环境,但并没有说明生态环境是如何制约和影响评价的.目前,技术创新研究所依据的主要理论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而这两个理论都侧重于说明如何利用技术获取更多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缺乏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和制约,这很难保证区域经济和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3 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目的与依据

为了真实地了解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降低中小企业技术成果参与市场竞争的风险,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以及界定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竞争优势和优选优秀技术成果,应设计出一套完整、合理、先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即保证分析评价过程与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创新能力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不仅要满足指标效度及指标区分度上的要求,还要满足整体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同时还要满足指标的通用性和可比性,即指标设定要满足在纵向和横向比较时保持一致性和外延性[6].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笔者认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有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实现能力和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四方面构成.其中,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和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以及技术创新实现能力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其他诸如营销能力、研发能力等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辅助结构.另外,考虑到河南省中小企业的实际,企业单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迫切需要技术集成能力以及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也需要考虑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把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和生态效益纳入指标体系是可行的.

在选取指标时,首先对一级指标进行要素分解,从统计分析角度出发,确定反映各要素所需要的指标.同时,要使反映各要素的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尽可能地小,以保证在最后综合评价时,评价结果不会被放大.

本文以二级指标来说明,具体见表1.

表1 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3 综合评价

3.3.1 权重的确定

W为各个层次的权重,一般0<W<1,且.这里,权重W的确定是一个很重要问题,例如,W可以采用德菲尔法和模糊分析法获得[7].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和典型历史资料等获得的数据,采用模糊分析法进行处理,可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3.3.2 数学处理

可以按下面数学模型计算综合得分:

式中:A表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综合得分;Si表示第一层次评级指标的分值;Aij表示第二层次评级指标的分值;Wi表示第一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值;Wij表示第二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值;i表示第一层次第i项评价指标;j表示第二层次第j项评价指标.从计算结果来看,一般地说,计算所得值越大,说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否则,说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弱.

4 结 语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创新能力仍存在不足,可以通过构建一系列指标对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做客观判断;同时透过指标分解可以找出薄弱项,这为河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和前提.

[1]国家统计局科技统计司.技术创新手册——奥斯陆手册[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王济昌.以能力评价体系导引技术创新[EB/OL].(2008-03-13).http://www.stdaily.com/oldweb/gb/2008lh/2008-03/13/content_786016.htm.

[4]刘凤朝,潘雄锋,施定国.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83-91.

[5]李荣平.技术创新能力与活力评价理论和实证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6]闫逢柱,张文兵.中部六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政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6(6):7-9.

[7]宋河发.自主创新及创新自主性测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6):60-66.

Building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Evaluation in Henan Province SME

HU Yuan1,2
(1.Zhong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07;
2.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3,China)

In this paper,Henan provinc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was briefly explained.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s analysed and evaluated.In order to do an objective and fair assessment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Henan province,it is needed to build a reasonabl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SMEs,such a system,including technical innovation input capability,innovation output capacity,.achievement capac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capabilities,and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 determine the ability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SMEs.

SM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evaluation

F42

A

10.3969/j.issn.1671-6906.2012.03.015

1671-6906(2012)03-0066-05

2012-04-24

胡 源(1975-),男,河南信阳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河南省创新能力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