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12-12-21耿世刚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工学院校模块

耿世刚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环境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耿世刚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立足当前环境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以人为本”、“需求导向”、“特色品牌”、“工学结合”为原则,提出了环境类高职院校应在构建人才培养“三个平台、四个模块”的基础上,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三个平台;四个模块

当前的环保事业不仅国家重视、社会关注,而且市场更表现出了急迫而旺盛的需求。有资料显示,如果按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所设的环保产业就业人员比例计算,目前我国至少需要环保产业人员1 000万,这其中包括大约5%的环保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以环境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学校,面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必须靠符合市场要求的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来保证培养的环保人才确实是国家环保事业所需要的。

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达到育人和用人的结合、成人和成才的结合,更可以达到产学研的结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6]16号) 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将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促进改革、引领发展的突破口,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1]

1 环境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与当前高职教育要求不符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技术,重视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重视职业技能的真实训练。与此要求相比较,环境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况与高职教育的根本要求还有不相符合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理论传授重于技能培养,知识掌握重于实践应用,继承模仿重于发展创新;二是教育方法相对比较单一、陈旧,没有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实践训练相比较,教师更加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科、专业的理论分析过多,因此学生普遍主动性不高,积极性不足,学习效果不好。

1.2 与就业市场实际脱节

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就业市场的导向作用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专业教学计划过于“稳定”,基本处于一成不变的状态;教材使用在千篇一律的同时缺乏适应性的考虑,教材建设落后于专业教学;教学内容存在重复、僵化的弊端。同一专业的学生按照同样的课程、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教学方式学习,与社会、与就业市场脱节,直接的后果就是学生毕业后找不准自身社会定位。

2 环境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

环境类高职院校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浓厚的行业背景,这也就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2.1 以人为本

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尊重”为最高教育宗旨,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了解、理解、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目标理想。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要时刻将学生作为“准职业人”去培养、打造,尤其要注重敬业精神、诚信品质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专业实践力、思维创造能力和作为社会人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2.2 需求导向

学校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也要秉持这个原则,在加强经济社会、就业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调整方案,适应变化。要根据经济社会和就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来构建课程体系,做到专业教育与职业环境“零距离”。[2]

2.3 打造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是鲜明的特色。当前,我国各所高职院校都存在专业设置重复的现象,由此带来的各院校之间专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要在这样的专业竞争、办学竞争中立足并取得突出成绩,特色是关键。对于环境类高职院校来讲,就是必须紧紧抓住环境教育这个独特优势。

2.4 工学结合

所谓工学结合是指专业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以培养学生全面的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将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3]对于环境类高职院校,更要实行开放式办学,熟悉行业需求,紧密联系环保企业,不断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适用人才。

3 构建环境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的职业价值取向,二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特征。基于此,环境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带动专业调整整合、课程体系架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打造等。[4]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经过近10年的摸索、实践,自2008年开始推行“3+4+X”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大平台教育、分方向培养、模块化管理”,经过不断的创新、充实,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国内外教育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认可。所提出的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

新的人才培养体系由“三个平台、四个模块”构成。“三个平台”包括:公共基础教育平台,主要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专业教育平台,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训练;职业训练平台,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练。而“四个模块”是在“三个平台”的基础上,对同一性质、同一作用的课程包的总体称谓,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职业训练课程模块。学生入学后,首先接受的是公共基础教育(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应用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一学期或一学年后,接受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先进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教育,然后开始分方向,按照学生的兴趣、特长,分别进入不同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最后,学生接受职业素质训练(职业训练平台),应用职业训练模块,也就是专业顶岗实习,最后至毕业、就业。[5]

图1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3.1 公共基础教育平台

公共基础教育平台主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实施的载体是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主要由以下方面的课程构成: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环境素质教育类课程、“两课”教育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英语能力训练课程、计算机技能训练课程以及专业认知与基本技能训练课程。

3.2 专业教育平台

专业教育平台主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训练,实施的载体是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以及跨专业(关键)能力训练。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学习后,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开始分方向学习,进入分方向培养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的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技能训练。需要指出的是:专业的分方向培养可以分成一至三个方向,最多不能超过三个方向。

3.3 职业训练平台

职业训练平台主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练,实施的载体是职业训练模块。职业训练模块的课程包括:职业素质及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实际上,这一平台主要是在实习单位进行的顶岗实习,时间应为半年左右。

3.4 课程模块

所谓“课程模块”,是指将各种课程以深度和广度为甄别依据,分别编制成有差异的类型模块,每一模块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培养的一种或几种能力、素质。

在这个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被合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得以重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实行模块化教学,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构建好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将岗位群所需的基本职业素质融会其中;二是构建好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将特定就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融会其中;三是构建好职业训练模块,将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关键知识和能力分解,并划分成若干组贴近职业岗位群实际的专业技能实训项目,以项目带动教学。

3.5 推行双师教学模式

新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能够“工学结合”的教师队伍,因此双师教学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这里所提的双师教学模式是指一个专业内既要有理论知识功底强的专业教师,也要有专业实践技能高超的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实施双师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切实保证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保证专业的“双带头人”、“双骨干教师”,即专业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二是要保证专业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向兼职”,即专任教师到企业做智力支持服务,企业兼职教师在学校做技术支持服务。同时,学校还要建立一支或几支具有一定实力的成熟的科研团队,针对教学以及技术成果的研究与转化进行专项研究,形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进而“反哺”教学。[6]

[1]黄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探析和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16-17.

[2]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1):42-44.

[3]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4-36.

[4]卢仁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思考[J].职业与教育,2009(33):144-145.

[5]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6]米宝昌,吕健伟,韩宝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1(8):30-31.

Constructing Talents Training M ode with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Learning in Environment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eng Shiga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llege of China,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China)

According to the prominent problems in current talents training in environment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uided by the principles of people-oriented, market-oriented, and work-integrated with learning,the article proposed environment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underline the cultivation of operative ability,and implement talents training mode with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learning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Three Platforms and Four Modules”.

environment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ork-integrated with learning; talent training mode;three platforms and four modules

G71

A

1008-813X(2012)05-0072-04

10.3969/j.issn.1008-813X.2012.05.021

2012-10-03

河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环境类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03094)

耿世刚(1966-),男,河北滦县人,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教授,主要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

猜你喜欢

工学院校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盐工学人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盐工学人
——沈 妉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盐工学人
——李 琦
工学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