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2012-12-20冯利英石海燕

财经理论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因果关系协整城乡居民

冯利英 石海燕

(内蒙古财经大学 统计与数学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快速,2010年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贫富差距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也进入多发期,业已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政府从注重“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再到“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论述,先后针对农业增产、农村增收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多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思路和政策要点,其根本目的在于协调好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在保证经济稳定健康持续增长的前提下,缩小收入差距,改善民生[1]。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经济飞速发展,但是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1978-2010年内蒙古实际人均GDP年均增长12.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年均以15.2%的增长速度拉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尤为明显,2010年内蒙古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98.2元,农牧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53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人均收入的31.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已达到3.2:1。当前,城乡发展失衡是我国经济社会最突出的矛盾,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必将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特别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对于经济社会秩序的培育与完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是经济学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而且更多地关系到社会稳定。

理论上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增加,它意味着经济规模和生产能力的扩大,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增长。收入差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们获得货币收入的差别,它的核心点是货币收入流入量的差别。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是中国社会中具有不同特点的两大利益集团,两者采用完全不同的分配机制,具有差别较大的分配格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则是指表现在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2004-2011年,中央连续发布了8个围绕“三农”的一号文件,致力于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发展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自1955年库兹涅兹提出关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倒U型”关系的著名假说以来,国内外经济学者们对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

在理论研究上,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三种情形,正相关、负相关及不确定性。(1)正相关观点。Aghion等(1999)认为,由于富人的边际储蓄倾向高于穷人的边际储蓄倾向,储蓄率与投资率呈正相关关系,而投资又可促进经济增长,于是经济不平等导致更高的储蓄及投资,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2)负相关观点。Alesina和Perotti(1996)等认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可能诱发与经济增长相关的社会政治秩序的不稳定,例如社会冲突可导致产权保护受到削弱,从而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失败。他们认为,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的积累受到一国税收政策的影响,如果对富人征收高额税收来降低(或缩小)收入差距,那么就会降低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3)不确定性观点。尹恒、龚六堂和邹恒甫(2005)的研究结论表明,在经济均衡时,经济增长率与税率呈“倒U型”关系,经济增长率随着税率的增加先升后降;在政治均衡时,税率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呈正相关关系,因而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库兹涅兹“倒U型”关系。Marta Bengoa-Calvo(2004)通过拉姆齐模型证明了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二次型关系[2]。

在国内,关于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主要有三种结论:(1)杨俊、张宗益[3](2002)认为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明显,倒“U”型曲线不存在;(2)陆铭、陈钊等[4](2005)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分布滞后模型研究表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3)刘霖、秦宛顺[5](2005)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具有同方向的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或者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有利于经济增长。

以上研究观点表明,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是各国政府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经济增长是否会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反过来,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是否会影响经济增长?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本文研究思路

结合国内经济学者主要利用倒“U”曲线、分布滞后模型、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等方法研究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践,针对内蒙古经济增长发展迅速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现状,本文主要采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运用协整分析方法研究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其次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两者之间短期波动情况,并进行格兰杰检验,寻找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内蒙古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对策建议,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内蒙古1978-2010年的历史数据,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以及平稳性检验,然后通过协整分析检验内蒙古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从而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因果关系。

表1 1978-2010年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人均GDP统计表

表1 (续)1978-2010年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人均GDP统计表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预处理

选取的变量为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以人均GDP记作PGDP来衡量经济增长的水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记作URI。本文对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可以消除序列的异方差,而且不会影响原有数据间的协整关系,因此对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URI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分别用LNPGDP和 LNURI表示,所有数据的分析均在EVIEWS 6.0软件中进行。

(二)指标的平稳性检验

运用Eviews 6.0软件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对LNURI和LNPGDP的原序列,一阶差分序列和二阶差分序列进行ADF检验,来判断该时间序列数据的稳定性,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单位根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LNURI和LNPGDP的原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而对其进行一阶差分后显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检测值均小于临界值,说明差分后的序列DLNURI和DLNPGDP均为平稳序列,也就是说内蒙古的LNURI和LNPGDP经过一阶差分后平稳,即为一阶单整序列,有LNURI~I(1)和LNPGDP~I(1)。

图1 LNURI和LNPGDP的趋势图

图2 △LNURI和△LNPGDP的趋势图

(三)协整分析

协整分析方法是1987年Engle和Granger提出的,其所涉及的是一组经济变量虽然就单个变量而言是非平稳的,但这些变量的线性组合是平稳的。从经济上而言,协整关系表明了经济变量之间短期受随机扰动项影响可能偏离均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回到均衡状态,它的意义在于揭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6]。

由于LNRUI和LNPGDP都服从I(1),因此可以按照E-G两步法来建立OLS回归方程,并通过残差平稳性检验来检验LNURI和LNPGDP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以LNURI为因变量,LNPGDP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其残差方程为:

对上述协整方程的残差进行ADF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检测值小于临界值,说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同时表明,经济增长每增加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会提高0.14%,这说明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速度也在提高,同时通过R2=0.735154可以看出方程拟合的情况良好。

表3 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

(四)误差修正模型

以上分析表明,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那么,二者关系在短期内是否会出现波动的情况?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由于LNURI和LNPGDP的向量组合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EC)估计出偏离长期均衡值的程度。而在估计VEC结果前有必要对VEC设定的正确性进行检验,由图3可知,所有特征根都在单位圆内,所以VEC模型分析得出的结果可靠。

图3 VEC模型稳定检验图

由于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内蒙古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分析,所以建立两者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通过OLS方法对模型(VEC)进行估计,得到LNURI与LNPGDP的VEC模型见表4。从表4可以看到,误差修正项与两个变量各滞后项的组合对LNURI的解释能力较强,对LNGDP的解释能力较弱。滞后一期的城乡收入差距变动加速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当期城乡收入差距变动加速度就提高0.46个百分点,同时滞后一期的经济增长加速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当期经济增长加速度就提高0.53个百分点,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经济增长具有累积性;而且可以看到滞后一期的经济增长变动将引起收入差距同方向变动;但滞后一期和二期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系数不显著,从而说明滞后期的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

表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

(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是究竟是收入差距促进了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促进了收入差距,还是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需要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实现[7]。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检验表

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经济增长是引起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是引起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内蒙古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显著影响,这与理论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内蒙古的实际发展情况也较符合。

三、结论及建议

(一)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

内蒙古经济增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动作用较大,人均GDP每增长1%,将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加0.14%。近年来,虽然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然与城镇居民有很大的差距,政府应当加大对弱势群体、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援助,将一些财政转移支付用于支付农牧业区社会保障、发展教育、提高科技等方面,以提高农牧业区人力资本。

(二)短期内经济增长的变动会引起收入差距同方向变动

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短期变化与人均GDP同方向变化,并且影响显著;并且滞后一期的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有显著正向影响,滞后期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为此,政府可以进一步完善农牧区基础设施体系,为农牧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以推进农牧区现代化,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的,即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不是引起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内蒙古经济增长水平的变化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为缩小经济发展进程中引起的收入差距,政府应推进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以农村人口城市化来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这样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更大的范围内与其他资源的结合,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才会得以提高,城乡居民的就业机会才会趋于均等,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8]。

[1]刘小伟.苏南、苏北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比较研究[J]. 特区经济,2012,(5).

[2]刘生龙.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经济科学,2007,(3).

[3]杨俊,张宗益.库兹涅茨倒U假设在中国适用性的探讨[J].技术经济,2002,(4).

[4]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 经济研究,2004,(6).

[5]刘霖,秦宛顺.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之因果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2005,(7).

[6]张秋云.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10,(30).

[7]贠鸿琬.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J]. 河南科学,2009,(7).

[8]曹霞.缩小内蒙古城乡差距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4).

猜你喜欢

因果关系协整城乡居民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帮助犯因果关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