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嵩山煤矿关于赵城区域地表岩移沉降的监测设计方案

2012-12-19河南煤化集团永华能源嵩山煤矿邹雨霖

河南科技 2012年21期
关键词:观测线观测站观测点

河南煤化集团 永华能源嵩山煤矿 邹雨霖

随着嵩山煤矿2204综采工作面的推进,即将推进至赵城水库附近下部,有可能对赵城水库附近农田及其他设施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赵城附近区域进行地表岩移沉降进行实时观测。本文,笔者依据在赵城区域设置不同的沉降观测点,结合下沉活跃情况按周期进行沉降观测,采取了计算比较相对高差位移的方法。

一、2204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

2204 工作面北临2202 工作面采空区,东部、西部及北部皆无采动影响,无村庄保护煤柱。本煤田可采煤层为二1煤层,2204工作面上方表土层厚度平均为84 m,工作面设计简单,形状规整,受外界影响因素相对较少,但由于上方为赵城水库,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相对较难。夏季雨水相对较多,表土遇水较黏,对外业观测有一定影响,冬季冻土层较薄。

二、岩移沉降观测线位置的确定

1.设计参数的选取。为准确反映地表岩移情况,观测线应设置在能够达到充分采动的地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上,故根据临近矿区地表移动规律选用设计参数。各参数的选取:上山移动角γ=75°,上山移动角的修正值△γ=20°,下山移动角β=78°-0.6 α,下山移动角的修正值△β=15°,走向移动角δ=75°,走向移动角的修正值△δ=20°,最大下沉角θ=90°-0.4α,松散层移动角ψ=45°。

2.倾斜观测线位置的确定。用公式:

公式(1)中,δ为走向移动角,△δ为走向移动角的修正值,H0为回采工作面平均开采深度,H 为松散层厚度,Ψ为松散层移动角。参数根据临近矿区地表移动规律选用:

D2≥0.7H0=0.7×339=237.3 m。

为保证观测线设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因受赵城水库影响),D2取267 m,即停采线向开切眼方向偏移267 m为倾向观测线位置。

3.走向观测线位置的确定。根据一般规律为使走向观测线建立在主断面上,用经验公式:

公式(2)中,α为为煤层平均倾角,θ为为最大下沉角,k 为为系数,k取0.4,α取15°,代入公式θ=84°。

由公式OM=H0×cotθ=423×cot84°=44.213 m,取OM=44 m,OM为沿倾斜方向从工作面中心平移的距离,即为走向观测线位置。

4.观测线长度的确定。倾斜观测线长度的确定:

取825 m。

5.走向观测线长度的确定。由于走向观测线受地理条件限制,故布设半条观测线:

取700 m。

6.地表岩移观测站如图1所示。

图1 地表岩移观测站

三、岩移观测点的数目及密度的确定

在采动过程中,需要定期观测测点的空间位置,以反映地表点的移动情况。因此,测点的埋设深度应在本地区冻土深度以下0.5 m,并保证它和土层密实固结,以使测点和地表一起移动。因本地区开采深度较深(平均深423 m),则各观测点的间距为30 m。根据观测线的长度可以在工作区域内倾向观测线上设置测点27个,依次编号为Q1,Q2,…,Qn。在走向观测线上设置测点23个,依次编号为Z1,Z2,…,Zn。

四、沉降观测点的观测

在观测点埋设好10~15 d、点位固结之后,首先进行观测站控制点与矿区控制网之间的联测,以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然后再根据它来测定工作测点的平面位置。连接测量可按定向基点的测量精度(点位误差小于7 cm)要求进行。观测线工作测点的平面位置,从已知坐标的控制点,按5 导线测量的精度要求确定。

五、观测数据分析

根据布设的观测点进行周期观测,并将各次观测的记录结果检查无误后,进行闭合差测量,得出各测点的高程,然后计算个观测点的沉降移动量,确定2204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对赵城水库区域产生的影响大小、范围等,根据成果数据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

猜你喜欢

观测线观测站观测点
GPS导航对抗数据质量特征实例分析
四川省甘孜州:航拍四川稻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扎龙湿地芦苇空气负离子浓度观测研究
煤矿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观测与分析
采煤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方法设计
亿欣煤业15#煤综采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站的设计
洛阳市老城区西大街空间形态与热环境耦合关系实测研究
去中心化时差频差直接定位方法
张掖市甘州区代表性观测点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基于升降温全曲线的钢筋混凝土梁温度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