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RP和IL-6在急性阑尾炎发病中的意义及相关性分析

2012-12-19马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阑尾炎外科病理

马丽

河南信阳154医院一外科 信阳 464000

CRP和IL-6在急性阑尾炎发病中的意义及相关性分析

马丽

河南信阳154医院一外科 信阳 464000

目的 探讨CRP和IL-6在急性阑尾炎发病中的意义及其相关性,为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所有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手术前1 h采取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CRP和IL-6的水平。术后进行病理分型。结果根据病理分型的各组患者血清CRP和IL-6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CRP和IL-6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CRP和IL-6水平可作为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依据。

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手术被认为是根治阑尾炎最为有效的手段。但何为手术的最佳时机,往往难以把握。对我院急诊及外科病房2010-12—2011-12收治的50例阑尾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急性阑尾炎的最佳手术时机。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27例,女23例;患者主诉急性腹痛,发病时间2~72 h,平均36 h。检查有明显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有或无肌紧张,根据患者病史、体检、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1.2 方法所有患者于术前1 h采血5 mL,离心后将血清分成2份,一份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患者血清中的CRP(mg/ L)以CRP<8 mg/L作为正常参考值。另一份用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IL-6水平。手术不考虑术前CRP和IL-6水平,术后阑尾送病理。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以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血清CRP和IL-6水平病理诊断结果显示,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8例。各组患者血清CRP和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血清CRP和IL-6水平比较

2.2 患者血清CRP水平和IL-6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15.0软件分析各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和IL-6水平的相关性,各组患者血清CRP和IL-6的水平呈正相关(r=0.629,P<0.05)。

3 讨论

掌握手术指征,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手术,排除不必要的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关键。除了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被作为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但影像学检查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不是必需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以往常被作为阑尾炎的辅助诊断指标,大多数急性阑尾炎病人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但无法以此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近年来,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作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依据之一。CRP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时相蛋白,CRP主要在IL-6、TNF-α和IL-1等炎性递质调节下由肝细胞合成,在机体内能与C-多糖、钙离子、磷酸单脂类、染色体、纤维蛋白、微蛋白等多种物质结合后识别各种病原体、机体受损或坏死的细胞膜和核组织,发挥其特异的生物功能,起着修复组织和消除炎症的作用[1]。

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2]。CRP不仅是反映炎症反应的指标,其本身还具有促进炎症反应的作用。急性阑尾炎病人血清CRP浓度通常在100mg/L以上。症状出现后12 h内CRP升高则支持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反之则可排除[3]。王增泽的研究发现,血清CRP的水平不仅可以初步判断急性阑尾炎的不同阶段,也可以作为不同阑尾炎分类的参考指标[4]。IL-6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它由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主要有促炎和调节免疫的作用,是导致各种急症发生损伤的诱导物和炎性反应的促发剂[5]。近年来,IL-6在急性阑尾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在病情诊断中的意义日益受到关注。史建国等[6]的研究表明,急性阑尾炎患儿的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本研究表明,术前患者血清CRP和IL-6水平对于急性阑尾炎的病理分型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很好的提示作用,根据CRP和IL-6的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急性阑尾炎的不同阶段,CRP和IL-6检测值越高阑尾的病理改变可能越严重。各组患者血清CRP和IL-6水平呈正相关,提示在急性阑尾炎的发病过程中,CRP和IL-6有可能发挥协同作用,加重急性阑尾炎的炎症反应。以此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和最佳手术时机,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

[1]张莉芳.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J].社区医学杂志,2008,6(9):45-46.

[2]章谷生.将CRP的实验数据更好的转化为可用的信息[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5):259.

[3]何志敏.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度[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10:628.

[4]王增泽.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2):1 463.

[5]Jun G,Zhi-jun T,Bao-liang Q,et al.Significance of trypsinogen activation peptides and interleukin-6 in experimental acute pancreatitis[J].Zhongguo Yi Xue Ke Xue Yuan Xue Bao,2011,33(2):205-209.

[6]史建国,周红.白细胞介素6及其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在儿童急性阑尾炎中的表现[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6,3:21-25.

R656.8

A

1007-8991(2012)05-0039-02

(收稿 2012-02-29)

猜你喜欢

阑尾炎外科病理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单纯急性阑尾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