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正旨择要》噎膈证治规律的分析研究*

2012-12-10杨胜林张建英马凤丽乔磊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病位方剂病因

杨胜林,张建英,张 明,马凤丽,聂 坚,秦 琼,乔磊

(云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医学正旨择要》是清代光绪年间云南医学堂所用教材,内容涉及到从基础到临床的中医学各科,其中噎膈篇[1]见于该书第14卷,计有九千余字,该篇详论噎膈的病因、证、脉、治等内容,重点突出而内容丰富,研读该篇,对诊治噎膈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通过分析该篇内容对《医学正旨择要》一书噎膈病的证治规律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噎膈篇有关条文

1.1 病因、病位、病性统计分析 笔者将《医学正旨择要》噎膈篇(以下简称该篇)所论的噎膈证治等内容逐句分解为203条,又依据其各自所论的病因、病机、病位、诊断、治疗等的不同,将之以八纲、脏腑等为据,分条进行归类,以探求其证治规律。经计数统计,论及噎膈病因,因于痰饮者有9条,因于饮食积滞者有6条,因于忧怒等情志失调者有5条。论及噎膈病位,认为病位在胃者18条,病位在脾者12条,病位与肺有关者3条,病位与肾有关者3条,病位与大肠有关者3条,病位与肝有关者1条。论及噎膈病性,认为本病属实者45条,属虚者34条,属寒者14条,属热者25条。在所有内容中,论及噎膈病治疗者共有107条。由此可知,噎膈一病,从脏腑病位上看,最关键的病位是胃腑,与之关系密切的还有脾肺肾脏,虽直接提到肝脏病位的内容不多,但病因中的忧怒等情志失调与肝的疏泄功能密不可分。从病因上看,噎膈的发生与痰食阻滞关系密切。从病性上看,噎膈一病属实属热者更多。从《医学正旨择要》一书论噎膈病的所有内容看,其中论及治疗者占据半数以上。由此可见,《医学正旨择要》一书,对噎膈一病的认识特点是执简驭繁,对该病病因病位认识归纳精练简洁,而对其病的处理又据临床实际情况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与手段。

1.2 治疗用方统计分析 《医学正旨择要》噎膈篇共论及治疗该病症的方剂92首,其中只出现1次的方剂有81首,出现1次以上的有11首,这11首方剂共出现39次,平均出现频次3.5次,其中出现频次高于平均频次(3次以上)的方剂有二陈汤(10次)、五膈宽中散(5次)、四君子汤(4次)、四物汤(4次),这些方剂也应该是中医临床治疗噎膈病的最常用基础方剂。

2 主要证型

2.1 痰饮阻滞 因七气所伤,结滞成痰,或因气虚不能运化,而致痰浊内生,痰与气结,阻膈噎塞,痞塞满闷,发为本病,“有痰,二陈汤为主,必寸关脉沉,或伏而大”(《医学正旨择要》引元·朱震亨《丹溪心汗》)。

2.2 伤食痞塞 因饮食不节,伤食痞塞,致成噎膈者,则可见恶闻食气,初未必遽然,但若失治误治,妄用燥热,则久而伤耗胃津,渐成噎膈,治疗本证,据《医学正旨择要》引明·李梴《医学入门》言,可用“五膈宽中散”,或用“保合丸二钱,加姜炒黄连三钱,山楂二钱为丸,麻仁大,胭脂为衣,每六十丸,人参煎汤,入竹沥下。”

2.3 胃火伤津 胃火炽盛,“阳盛之极,故格拒而食不得入……格则吐逆”,或由胃肠热盛,“三阳热结,……前后闭塞,下既不通,必反而上行”,以致噎食不下,治之之法,据《医学正旨择要》引金·张从正《儒门事亲》所言,“不过抽薪,最为紧要”,可以三承气汤以下之,又或防陡攻耗正,亦可以滋润缓图。

2.4 胃冷膈痞 冷气停滞,中脘痞塞,或有胃气不温,不能消食,致成噎膈者,遵《医学正旨择要》引明·戴思恭《证治要诀》言,“可用挝脾汤加丁香,或丁沉透膈汤”,又或可以“二陈汤加丁香十粒,枳壳半钱”以温中开塞。

2.5 气血亏虚 气虚不运,故不能正常纳入饮食,或因血虚胃槁,血燥不润而发为噎膈,则可见脉虚无力,饮食不入,治之之法,在于补虚,或以四君、六君补益中气,或以四物汤养血滋润,如《医学正旨择要》引明·李梴《医学入门》言“气虚,合四君子汤。血虚合四物汤”。

3 小结

综观全篇,全面论述了噎膈一证的因证脉治等丰富的内容,特别是本篇着重提出诸多治疗噎膈的方剂及加减用法,如该篇在论治噎膈病时,多处用到二陈汤,但又往往是以二陈汤为基础进行加减化栽应用,如“胃冷面青……二陈汤加姜、桂”,“胃热面红,……二陈汤加姜炒芩连山栀”,“痰为气所激而上……二陈汤加枳实、缩砂”等,皆以二陈为基础,然而又有具体兼症不同而有不同治疗,突出了该篇在因证病机方面执简驭繁,抓住主要矛盾,又在临证治疗时,兼顾不同疾病的个体特征,灵活应用相应方药,以期取得更好疗效。这种处理复杂疾病的思想,值得临证借鉴。

[1]楚更五,李平 .重订医学正旨择要[M].中医古籍出版社,2011:822~831.

猜你喜欢

病位方剂病因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基于信任模型的中医药方剂相似度计算方法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不同病因新生儿惊厥临床特征分析
中药方剂,新冠肺炎患者的福音
何谓中医“七方”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