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川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2012-12-08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2期
关键词:乡镇企业环境保护污染

文 玲

(昆明市东川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云南 东川区 654100)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2005年3月1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和综合利用,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东川区是因矿业而建的资源型城市,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产铜基地之一。但目前拥有30万人口的东川区由于环境恶化,经济结构单一,已成为中国最困难的矿产衰退型城市之一。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矿业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提供了很好的机遇。2004年4月13日,省政府在昆明市召开工作会议,作出建立东川再就业特区的决定,拉开了东川区建设的序幕。建设东川区,是加快东川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东川面临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它必将成为东川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从可持续发展、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有必要在东川区建设上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来考虑,对东川区农村环境现状和保护对策做一番研究。

1 东川区农村环境现状

农村是东川区重要的社会区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多,经济活动总量大,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农村环境保护相对来说是个薄弱环节,在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大规模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农村环境明显地存在着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

1.1 耕地呈逐年减少趋势

东川区农民人均占有耕地仅0.06 hm2,土壤耕作层在20 cm以下的耕地占总面积的72.5%,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97.3%,坡度为25°以上的坡地占60.5%。减少的耕地主要是被基本建设占用,加上其他乱占滥用耕地、自然灾害等也在严重威胁和吞噬着大量的耕地。这种人口众多和耕地有限的矛盾,导致普遍存在对耕地实行掠夺式经营、重用轻养、过度耕种的弊病,使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土壤结构变坏,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降低。

1.2 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壤变得贫瘠

东川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8.5%,小江是金沙江南岸支流,全长138.2 km。小江河谷底宽15~50 m,两岸悬崖陡峭,相对高差1 000~2 000 m,水流落差909 m。由于小江两岸岩层结构松散,加之河谷两岸植被稀疏,因而这里极容易形成规模巨大的泥石流。只要一到洪水季节,泥石流来势凶猛,每秒钟可达到1 000多m3的流量,大大小小的石头被淤泥夹带着,伴随着粗细不等的残枝断根,形成了一条巨大的泥和石的“河流”。这是生态失去平衡所带来的恶果。龙头山以下90 km范围内共有泥石流沟51条,其中蒋家沟、大小白泥沟、芋头塘沟和老干沟等为发育旺盛期泥石流沟。水土流失导致土壤粘粒、养分流失,肥力下降,每年要流失数量很大的表土和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在水土流失的山区,每遇大雨、暴雨,山洪便夹带着大量泥沙侵入农田,使土壤理化性质退化,养分含量降低,从而大大降低其生产力,有的甚至因泥土掩埋而成为沙积荒地。

1.3 森林、林地资源不足,草场衰退

东川区经过近20多年的努力,在自西向东300多km2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7%。植树造林、封山育林2.47多万hm2。初步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蓄积量持续下降的局面。但是,远低于国际上一般认为的满足自然生态良性循环需要的30%以上森林覆盖率并且分布相对均衡的标准。由于风蚀、沙化威胁,草地植被破坏及超载过牧等,导致草场退化,使优良牧草不断减少,产草量降低,草地质量变差,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的发展。

1.4 能源短缺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东川区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全年能源缺少1/3。据资料显示,矿物燃料和一次电力仅占农村总能耗的30%左右,云南每年农村烧柴658多万t,以每公顷中幼林产薪柴60 t计算,要采伐9.6万hm2以上中幼林。农村能源的短缺和资源不足是农村生态环境的焦点,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加剧了林业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其蓄积养分、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功能显著降低,自然灾害频繁出现。此外,大量秸秆直接燃烧,使其不能还田,农田过分依赖化肥,使土壤结构变坏,肥力下降。山区旱地分布较散,施肥水平不高,加之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普遍较水田低,人、畜、地缺水严重。云南水能开发利用率只有5%,而且,农业的利用效率远远低于工业。另外,东川的高耗能企业多,用电量大,目前电力还供不应求。

1.5 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农用化学品污染

化肥施用量很大,其中80%是N肥,由于使用不当,化肥的利用率很低,在各种化肥中,N肥耗损最为严重,平均利用率仅27%~45%,低于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水平,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形成环境氮污染,对土壤、水体、生物、大气及人体健康产生污染危害。东川区农田每公顷用药量在1.5~15 kg,一些高产地区,每年用药10多次,每公顷用量高达15 kg以上,而喷洒的农药只有1%左右接触到目标害虫,绝大部分农药残留在土壤、水体、作物和大气中,对人体和牲畜造成危害。

1.6 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土地和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

据笔者了解,2004年在宏观经济较好的情况下,云南省乡镇企业发展全面提速,营业收入突破3 000亿元大关,达3 078.04亿元;实现增加值505.7亿元,占全省GDP的17.1%。乡镇工业的迅速崛起,在为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成为农村经济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由于乡镇工业多数工艺设备落后、排污量大,且污染源分散、类型复杂、规模小、变化大,特别是东川区,由于上述问题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突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乡镇工业“三废”污染。乡镇企业和农田镶嵌在一起,农田被迫成为消纳污染物的场地,各种污水直接外排,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生活饮用水质量。在污水中有许多是环境难解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这些物质进入农田和地下水,长久下去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二是破坏植被。一些乡镇企业为了发展生产随意砍伐林木,有的为了淘沙和采矿,随意开山炸石,破坏了林木、自然植被和自然形成的地形地貌,加剧了水土流失,甚至造成泥石流 (东川区小江是泥石流灾害非常严重地区,历史上不合理的采矿是产生泥石流的原因之一)。三是资源破坏和浪费,挖土烧砖乱占耕地和好地。

2 东川区农村环境保护对策

2.1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容人与自然、人与人、当代与后代、国与国以及区域之间协调关系的巨大系统。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要求实现人口、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与均衡,系统的价值取向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途径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公平与经济高效”系统结构,目标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目标模式下,农村环境保护又因其与系统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作用,而成为一个更受到关注和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的基础性系统。因此,亟待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

(1)政府要统一领导,在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同时,统筹做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划出的农业生态环境敏感区,要通过法定程序,予以保证不受破坏和污染。

(2)在实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同时,同步实施相应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和完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符合农村特点的环境保护政策,如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条例及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有关政策等。

(4)在加强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小城镇建设的同时,调动农村社会各方力量,如农业、水利、城建、土地、乡镇及工业等,对受到破坏和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5)政府在安排国民经济预算时,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社会投资,并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和灵活措施,在资金、人力上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管理、监测、科研机构建设。

2.2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建立各种不同类别的生态农业系统

即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进行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东川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应包括:充分利用太阳能,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的物质转化;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物的循环转化;采取多种途径,开发农村能源;防治污染,扭转生态恶化;保护和发扬中国优良的农业传统,如精耕细作、有机农业、保护自然资源、注意生态平衡等。

2.3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

施用化肥和农药是强化农田物质循环系统、减少病虫害危害的重要手段,但若使用不当,必然会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

(1)因地制宜,总结推广科学施肥用药技术,研究推广环境氮污染控制技术和农药污染控制技术。

(2)进行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如以人畜粪便利用为例,中国城乡人口的排泄物约合160万t氮,相当于农村氮肥施用量的l/8,若以沼气贮存氮,则将增加约300万t氮,若这一技术能有效推广,不仅大大缓解农用化肥的严重不足,降低农业成本,而且还能解决农村能源消耗,改善农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2.4 对乡镇企业进行综合整治,改进生产工艺,推广污染防治实用技术,合理布局农村工业开发区

乡镇企业的崛起大大提高了农村的经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农业、城市工业传统的二元经济格局。为了乡镇企业能健康持久发展,解决乡镇企业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已刻不容缓。

(1)针对乡镇企业数量多、行业多的情况,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应抓好重点行业的综合治理,如电镀、化工、造纸、制革、酿酒等重点污染行业的综合治理。对危害、威胁城乡水源地、各类保护区和严重扰民的乡镇企业,严格实行关、停、并、转、迁。

(2)针对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工艺、技术、设备落后的状况,应依靠技术进步,改进生产工艺,淘汰落后设备,引进无污染、少污染工艺和设备,推广适用的清洁工艺和污染防治实用技术,提高原材料、燃料动力的利用率,降低废物排放量,削减污染物。

(3)针对乡镇企业分布零散、管理差的状况,应合理规划农村工业小区,特别是各类工业、经济开发区。

(4)通过控制新污染源和调整老污染源的空间配置,充分利用环境空间的稀释净化能力和废物资源化及资源互用、污染物集中治理及相互治理。

2.5 移植和推广其它城市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

尽管东川农村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冲突有别于其它城市,但城市环境保护积累的经验和八项管理制度仍可供东川区农村环境管理部门借鉴。事实上“排污收费”、“三同时”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经应用于东川区农村环境管理工作中,但还须巩固和加强。当前特别要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如大中型水利、交通工程、矿藏开采和再生资源开发等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其他管理制度在做好技术规范和管理办法等技术准备的基础上,可以尽快移植推广到农村环境管理工作中。即推行并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推行并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对生态严重破坏地区实行“限期恢复治理措施”;对农村乡镇重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为使农村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实行“污染集中控制”等措施。

2.6 大力开展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

通过农村生态破坏调查,已初步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农村生态良性循环研究,建成了若干生态良性循环示范场和系统模式,开展了乡镇企业污染防治研究,建立了乡镇企业发展对环境影响评价、预测的方法与模型,以及乡镇企业管理对策等,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环境科学研究在环保工作中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因此,当前的农村生态环境科研一定要围绕环境保护规划和目标要求来开展工作。

(1)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性科学研究。如农村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环境战略与对策研究等。

(2)开展农村生态环境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如农村生态工程系统设计和应用研究、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和优化模式研究、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开发研究等。

(3)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理论研究。如农用化学品污染物在农村生态环境中的行为研究、污染物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危害的机理及环境毒理学研究等。

(4)开展农村生态环境预测评价研究。如自然资源开发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乡镇企业经济发展对农村环境影响预测研究等。尽管经过多方努力,东川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已经得到了初步遏制,但是要全面改善东川区生态环境质量,真正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还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乡镇企业环境保护污染
环境保护
新时代乡镇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新形势下乡镇企业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乡镇企业法》废止的理由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