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2-12-07李晓春

中小学电教 2012年10期
关键词:工具交流情境

☆李晓春

(辽源市西安区实验小学,吉林辽源 136201)

在《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阅读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探讨并且总结了一类课文的情境教学方法以及“五导教学流程”。那么,在这种方法和流程的情况下,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本文结合课题研究做了初步探讨,总结出了“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扩展迁移”的教学模式,并且充分发挥了“五导教学流程”(导境、导视、导学、导流、导练)的作用。

一、语文一类课文教学模式介绍

经过前期的实践研究,结合“五导教学流程”,笔者认为语文一类课文的教学模式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扩展迁移。本教学模式各阶段按照课堂教学流程进行,借鉴“五导教学流程”思想,以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教学模式、学习过程、信息技术工具三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模式、学习过程、信息技术工具三者的关系

这一模式中,教师的职责:(1)要明确每个教学环节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以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抛出学习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与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发言和争论,在争论中明辨是非、解决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给予恰当的指导,充分体现“五导教学流程”的作用。(2)要通过对课程标准的钻研、对教材的精读挖掘教材的知识点,分析教材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可以引发学生讨论的问题项目,然后广泛地收集资料,组织可供学生应用的学习资源,这是教师备课阶段应该做到的。

在这一模式中,学生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挖掘出自己不懂的或要讨论的问题,然后借助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或是自己利用网络搜索的资源(资源形式可以是文字、图像、音视频等),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研讨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二、语文教学模式分析

1.创设情境(导境、导视)

创设学习情境有两个目的: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过程。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笔者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要强调通过设计真实、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解决来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不同,研究问题情境的创设,做到科学的“导境”。

做到科学“导境”,一是要解放思想,相信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二是要设计包含疑难问题在内的教学情境,问题要有研究的价值,有探讨的必要,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三是设疑要有层次性,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引发下一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思维,深入地把问题研究继续下去。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提供信息资料,深化学生的整体感知;可以提供完整的结构框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可以提供具体的影视资料,支持学生的观察,增进对文章内涵的理解等。教师要做好科学的“导视”,指导学生正确观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2.自主学习(导学)

自主是主动学习的过程。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发自内心的一种积极学习的渴望,积极寻找学习内容的一种搜集信息的能力,科学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坚持不懈学习的一种毅力。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所以,自主学习也可以称为主动学习。有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加之教师科学地“导学”,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就会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导学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获得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资源和平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即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形成,又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入了解。

3.合作探究(导流)

“导流”体现在合作探究教学环节师生的互动交流之中,交流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知识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学法的指导、能力的培养。师生互动是教学艺术而不是教学形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然后引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在学生自学环节,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指导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师生互动时需要注意: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信息,有些信息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需要加强,其他冗余、分散注意力的信息则需要淡化处理。所以,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出现障碍时,应当及时提供信息资料或给予疏导、点拨,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当研究方向、交流的观点偏离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及时把话题引导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方面来;当交流过程中出现不同的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梳理、讨论、争论;当交流的观点趋于一致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交流的成果提升到一般规律的层面,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探究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当选择学习资料发生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切不能取代学生的思维过程,影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建构。

4.扩展迁移(导练)

学生在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的课堂学习过程中,知识体系得以建构,能力得以发展。升华迁移教学环节,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效果的展示平台,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升华与迁移,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总结

信息技术工具运用于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可以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五导教学流程”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工具的作用,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提供了平台,这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良好条件。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工具交流情境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