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述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2012-12-06郭冬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4期
关键词:萎缩性证型分型

郭冬梅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连云港222006)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为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1]。1978 年 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癌前病变。CAG的发生是一个多病因综合作用的、漫长的、多阶段、多基因的变异积累过程,它的演变规律为“正常胃黏膜——炎症——萎缩——肠化——异型增生——胃癌”己被大家所公认。其发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胃黏膜微循环的改变、血管活性因子的改变、黏膜营养因子缺乏、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及神经精神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是该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可伴有食欲不振、嘈杂、嗳气、反酸、恶心、口苦等症状。属中医“痞满”、“胃痞”、“虚痞”、“胃痛”、“嘈杂”等范畴。现代医学对于这种胃癌前状态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手段,而中医在本病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主张辨病与病症相结合,尤以辨证为重。但临床上,各个医家对CAG的分型都有不同的看法。

1 常见证型的统计学研究

为集思广益,也为进一步探讨胃食管反流病证型分布的客观规律,就近十年来国内刊登的辨证分型报道作了整理、比较和统计。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查阅了其中自2002年至2012年间国内公开刊登有关CAG中医辨证论治文献,有辨证分型具体病例数记载的文献 34篇[2-35],总病例数4568例,其中有确切记载使用中药治疗疗效的有24篇共2806例,治愈702例,显效1076例,有效870例,无效158例,总有效率94.4%,体现了中医在辨治本病具有良好疗效。还统计出证型30有余,经合并部分同证异名和相近证型后,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湿热、胃络瘀血、肝胃郁热、寒热错杂及肝郁脾虚8个证型为常见。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证型分布 (n,%)

由此可见,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脾胃湿热证及胃络瘀血证五个证型可覆盖临床 95.32%的病例。这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中将GERD分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及胃络瘀血证是相一致的。其中脾胃虚弱证明显高于其他,占 37.68%,其次为肝胃不和证,占23.93%,两者累计频率为61.60%,是本研究中最主要的2种证型。

2 病因病机的认识

本病虽病因繁多,“正虚”才是其发病的主要方面。因此,脾胃虚弱是CAG发病的根本原因,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虚弱,标实则有气滞、血瘀、湿热等。其病变脏腑主要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由于胆附于肝,与肝同主疏泄,所以与胆也有联系。周信友[36]认为其病因病机有虚实两个方面:虚者表现为素体不足,脾胃虚弱,或久病不愈,脾阳不足,寒从中生,或胃阴不足,胃络失养而痛;实者表现为寒邪客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而导致胃气阻滞,和降失司,食滞不化,痞满疼痛。实多是在脾胃气虚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气滞、寒凝、血瘀,因而形成了本病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病理特点。另外,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脾胃虚弱与气滞血瘀常常互为因果,交错出现,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始终。

3 辨证论治

3.1 脾胃虚弱证 在文献统计中发现,脾胃虚弱证所出现的频率(37.68%)明显高于其他各证型。这是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脾胃;又诸多因素伤及脾胃,以致胃不能受纳腐熟,脾不能运化转输精微,生化乏源,气血俱虚,胃体失养,故脾胃虚弱也是本病的基本病机。《丹溪心法》中云:“脾气不和,中央痞塞,皆土邪之所为也”。强调脾气虚弱,中阳不振,升降失常是痞满生成的关键。治宜健脾和胃,常以四君子汤加减或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药物如下:党参,白术,茯苓,砂仁,桔梗,陈皮,山药,炙甘草。张璐玉言“气虚者补之以甘,参苓术草甘温益胃者有健运之功,冲和之德”。朱丹溪曰:“脾虚正气不行,邪着为病……若不补气,气由何行?”方中党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苦温益气健脾燥湿;砂仁辛温芳香,化湿醒脾,行气和胃之上品;陈皮行气健脾,理气和胃;茯苓、山药,渗湿健脾;炙甘草一味平和药性,温而不燥。

3.2 肝胃不和证 《景岳全书》曰:“若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者”。此乃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之候。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化裁。药用柴胡、郁金、香附、木香、枳壳、当归、白芍、苏梗、陈皮、佛手、砂仁、甘草、川芎、元胡等。柴胡配白芍疏肝理脾、敛阴柔肝;香附配川芎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3.3 胃阴不足证 胃的特性是喜润而恶燥,饮食入胃,必赖胃液的浸渍和腐熟。CAG患者由于胃热素盛,或气郁化火,或热病之后,或过用温燥之品,均可见胃阴亏虚。正如清代名医叶天士养胃阴学说,“太阴脾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始安”,临证中多用甘凉濡润之品,以养复胃阴。治宜养阴益胃。方用沙参麦冬汤、益胃汤、一贯煎加减,药用北沙参、麦冬、石斛、白芍、玉竹、生薏仁、甘草、绿梅花、木蝴蝶、佛手花等。

3.4 脾胃湿热证 湿热之邪能否侵袭人体致病,关键在于脾胃功能强弱。如脾胃虚弱,失于健运,水湿内停,郁而化热,湿热内蕴,复与外界湿热之邪相引而发病。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脾胃为湿热病变的中心。正如章虚谷云:“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治宜化湿健脾和胃。方用连朴饮、藿朴夏苓汤加减。药用:芦根,藿香,厚朴,姜半夏,黄连,党参,白术,栀子,佩兰,石菖蒲。半夏配厚朴散结消痞,行气化湿又使寒凉不碍湿。

3.5 胃络瘀血证 叶天士说:“初病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萎缩性胃炎的后期,也符合这一规律。《景岳全书》曰:“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另外,脾主统血,脾虚则统血无权,正如唐容川所云:“血之运行上下,全赖于脾。”加之外邪侵袭,必然出现离经之血滞留于体内以致瘀血。所以,治以行气活血、破瘀散结,方以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失笑散等,药用当归、川芎、良姜、枳实、香附、乳香、没药、元胡、桃仁、红花等。

4 治法特点

4.1 祛邪不忘固本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胃虚弱,在祛邪的同时不忘固本。易水学派李杲《脾胃论》云,“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总以脾胃气虚为其本,故临床证治总以益气健脾、扶正固本为基础,这是阻断和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关键。临床常用炙黄芪、党参、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等药物,取参苓白术散之意使脾升胃降,气血生化有源,则邪可祛。

4.2 协调升降润燥 脾与胃相表里,一脏一腑,一阴一阳,脾升胃降须保持动态的平衡。“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根据脾胃这一生理特点,注意调整升降;胃为阳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根据这一生理特点,应注意调整润燥之偏。如胃气上逆,以二陈汤为主方理气和中。脾气不升,清阳下陷者,则用补中益气汤加葛根等益气升清。胃燥太过,取柔剂养胃,湿邪太盛,则区别寒热分别治之。寒湿多者取平胃二陈汤、三仁汤升降健运,湿热多用二妙散或温胆汤等清热化湿。

4.3 化瘀贯穿始终 本病病程较长,“久病入络”,“久病必有瘀”。无论是气滞、湿阻、郁热,还是气虚、阴虚,均可通过引起胃腑气机通降失常或直接影响胃络血液运行,日久形成胃络瘀血之证候。本病最常见的症状为痞满和胃痛,且胃痛多痛处不移,舌质多紫暗或有瘀点,舌下脉络的迂曲增粗。《诸病源候论·诸痞候》指出:“气血壅塞不通而成痞也”。表明血瘀是痞满的主要病机之一。血瘀是其重要病机,常伴发于其他证候,活血化瘀可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应在辨证基础上与其他治法联合运用,相得益彰,收效尤为显著。久病久痛必致瘀,瘀必作痛,用失笑散活血化瘀、散结止痛,屡试不爽。

4.4 衷中参西 病证相合 中医精于气化而粗于形质,而西医则精于形质。在治疗的过程以中医辨证为主,同时结合现代检查,坚持衷中参西,病证结合的原则。临证首先辨清病位、病性、结合现代检测手段,阐述病机转化规律,选择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在辨证用药的同时参照胃镜检查结果:如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是湿热毒邪所致,选用清热解毒的白花蛇舌草、半边莲、黄连、土茯苓、八月札、绞股蓝等;胃黏膜溃疡样变则为胃酸分泌过多,用制酸药如炒海螵蛸、煅瓦楞子;胃酸缺乏者加入石斛、乌梅;黏膜水肿渗出明显者加用祛湿、渗湿、燥湿药;黏膜出血明显的加用止血药如三七、地榆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病程长、治疗较难的胃病,而且症状容易反复,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目前中医药对CAG的疗效确切,在抑制肠化和逆转非典型增生方面有重要意义。临证时,以“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为根据,虚实兼顾,力求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温而不燥,祛邪而不伤正,理气而不耗阴。总之,CAG的病程一般较长,故在临床辨证要准确,用药时间亦较长,根据临床随证加减,以期更佳疗效。

[1]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0,18(5):345-349.

[2]柯莹玲,单兆伟. 54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病因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2):161.

[3]李翠竹.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34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选粹,2008,24(2):36.

[4]马祥洲.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6例[J].中国热带医学,2009,9(2):367.

[5]李富和.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J].JTCM, 2005,46(10):768.

[6]林建江,张绍华.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58例[J].医药世界,2006,6:102-103.

[7]陈晶,周晓虹,韩树堂.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型分布规律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8,40(11):36-37.

[8]罗敬河,刘春慧.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分型与胃黏膜改变的相关性[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0,24(5):383-385.

[9]李达芬,白行官.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临床证候规律的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6:109-110.

[10]常淑玲.社区 10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分析[J].北京中医杂志,2009,28(6):445-446.

[11]曾明慧.许自诚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2,19(2):2-4.

[12]张定国,孙志宇,刘晓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型关系初探[J].内蒙古中医药,2010,1:4.

[13]邓沂,张士卿,韩涛.于氏萎胃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举要[J].中医药学刊,2002,20(2):155-156.

[14]杨淑范.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7例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0,23(6):1973.

[15]周晓虹,吴宇星.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89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2):285-287.

[16]王金荣,王知佳.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2例[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1):65-66.

[17]殷群,王捷虹.分型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7):404-405.

[18]孟兆君,张汝建,徐信杰.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5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4):53-55.

[19]孙立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39-440.

[20]白丽萍.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6例[J].陕西中医,2004,25(1):8-9.

[21]应武江,王建康.专方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药,2005,36(267):29-30.

[22]张尊环.中药治疗48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前瞻性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4,24(12):14-15.

[23]张宁.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8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4,20(3):49.

[24]邢登洲.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3):23-25.

[25]赵民,齐金刚.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07,28(9):1147-1148.

[26]高富贵.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108例[J].医学理论与践,2004,17(8):908-909.

[27]赵岁录.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5例[J].河南中医,2008,28(2):37-38.

[28]陈红,黄中清,陆建想.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8):460-461.

[29]袁福宁.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J].光明中医,2006,21(4):59-60.

[30]黄水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葵缩性胃炎52例[J].医药世界,2006,7:180.

[31]牛兴东,高原,牛克梅.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检查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08,4:1-2.

[32]魏道祥.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76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1):673-674.

[33]柯莹玲,单兆伟.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78例[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4):18-20.

[34]李锡忠.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50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97.

[35]冯玉彦,杨倩,刘建平.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排空的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05,32(7):635-636.

[36]童亚芳,周语平.周信有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介绍[J].甘肃科技,2007,23(3):240-241.

猜你喜欢

萎缩性证型分型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