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2012-11-22张园园张全斌崔艳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颈动脉硬化斑块

张园园,张全斌,崔艳华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日益增高,早期对冠心病做出诊断,对临床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高频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能够间接的反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本研究对804例行颈动脉高频率超声检查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并对确诊为冠心病的404例患者常见类型斑块的发生率进行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8月—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确诊为冠心病患者404例,年龄35岁~86岁,男258例,女146例;选取同期非冠心病患者400例作为对照组。1.2 仪器 采用美国GE vivid7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5MHz~10MHz。

1.3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头偏向检查对侧,采取纵切、横切两个面依次观察颈总动脉及分叉处、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颅外段。观察颈动脉及其分支的内中膜形态、回声及厚度,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及特点,管腔有无狭窄,血管腔内血流充盈情况。

1.4 诊断标准

1.4.1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判断 颈动脉正常:血管内膜表面光滑,IMT<1.0mm;血管内中膜增厚:1.0mm≤IMT≤1.5mm;斑块诊断标准为突出表面或厚度≥1.5mm[2];IMT增厚即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

1.4.2 斑块分型 根据斑块回声强度和组织病理学分类分为4型[3]。Ⅰ型 (脂质型斑块):较均匀的低回声内膜增厚;Ⅱ型(纤维型斑块):局部较均匀的强回声,斑块表面有连续的回声轮廓;Ⅲ型 (钙化型斑块):局部回声增强,远场可见声影;Ⅳ型(溃疡型斑块):斑块表面不规则,溃疡边缘回声低。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发生率(见表1) 随年龄的增大冠心病患者数增多,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的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发生率均增加,冠心病组<49岁、50岁~59岁、60岁~69岁、70岁~79岁颈动脉硬化发生率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80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各年龄段颈动脉硬化与斑块的发生率比较 %

2.2 斑块组织病理学分类情况 各型斑块的发生率依次为钙化型斑块42.6%,脂质型斑块38.9%,纤维型斑块13.1%,溃疡型斑块5.4%。

2.3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颈动脉狭窄(见表2) 在有颈动脉狭窄者中,右颈总动脉发生狭窄较多,其次是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与左颈总动脉发生狭窄较少。

表2 颈部血管狭窄分布 %

3 讨 论

近年来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现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冠心病的诊断除依靠有明显的症状及生化指标外,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选择性冠脉造影术[4],由于冠脉造影术具有创伤性、价格高、手术风险及需要有经验的医疗团队等因素,故推广起来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分辨率超声成像技术的应用使动脉硬化早期诊断成为可能。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通过超声检测外周血管粥样硬化不仅可提示冠状动脉有早期病变,还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患者的预后[5]。因此,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来预测冠心病越来越受到关注。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改变,血管壁IMT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周围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全身性粥样硬化的一部分,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6]。超声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测量可以鉴别无临床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情况可以评价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预测颈动脉斑块的形成。

本组病例发现随年龄的增大冠心病患者数增多,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程度亦加重,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不同年龄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岁除外)。有研究表明[7],与无粥样硬化患者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3倍;颈动脉IMT每增加0.1mm,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就增加11%。因此,动脉粥样硬化准确的评价,对于及早诊断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在本组病例中,发现年龄≥80岁的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搜集的病例数少有关。

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血管壁内-中膜厚度对冠心病的临床预测价值,事实上,颈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沿血管平均分布,往往在血管局部发生,而目前国内外着眼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本身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硬斑的发生率较高,其次为软斑,溃疡斑发生率最低,这给诊断及预测冠心病的预后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另外此组病例中斑块引起颈部血管狭窄以右侧为著,这与部分左颈总动脉发生狭窄不太一致,从搜集的病例中看到颈总动脉分叉部形成斑块多见,其次为颈总动脉主干及颈内动脉起始段,这与分叉部管腔血流缓慢,易产生湍流,血流剪切应力较高,脂质易于沉积而形成斑块有关,此结果与以往研究相似[8]。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简便易行和可重复性强等优点,是颈动脉斑块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为冠心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用颈动脉超声无创性地筛选出一些高危的人群和无症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提前予以干预措施,对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1] 程莉莉,张燕.高频超声对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的临床观察 [J].中国医药指南,2010,8(8):105.

[2]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血管超声检查指南[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9(11):993-1012.

[3] 赵玉霞,刘运芳,张梅,等.声学密度定量技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10):741-742.

[4] 杜盛隆.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预测冠心病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23-124.

[5] Heuten H,Goovaerts I,Ennekens G,et al.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is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cta Cardiol,2008,63(3):309-313.

[6] Komorovsky R,Desideri A.Carotid ultrasound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 useful index for risk stratification[J].Vasc Health Risk Manag,2005,1(2):131-136.

[7] Salonen JT,Saloner R.Ultrasound B mode imaging in observational studies of atherosclerosis progression[J].Circulation,1993,87(2):56-65.

[8] 郑红梅,刘世强,张志芳,等.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的超声表现探讨[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8,9(5):337-338.

猜你喜欢

颈动脉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