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嵌入式教学模式研究——以物流工程专业为例

2012-11-16李国旗

物流科技 2012年11期
关键词:嵌入式思维能力教学模式

李国旗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为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与国家的腾飞源源不断地输送一批批优秀的人才。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也就是要造就创新性人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学,爱因斯坦曾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培养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1]。大学作为人一生中学习时间最集中的阶段,也是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为大学生建立其良好的思维习惯,其对人一生的影响与意义将是深远的。

物流学科作为新兴的交叉、复合型应用学科,与工学、理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需要学生同时具备多种科学的思维能力。教育部《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指出,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成为以工学学科作为理论基础,管理学科和工学学科相互渗透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现物流工程的培养目标,在大学四年中,物流工程学生必须广泛的涉猎多科学知识,并进行高效率的融合,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十分高。为此,在物流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将新知识嵌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强化嵌入式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短时期内,特别是在课堂中,最大化学习效率。

1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特征与重要价值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人类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改进或组合开发新事物的能力。在创新思维过程中,创造者本人必须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且具有强烈的探究精神、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完备的知识体系,能够提出一套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手段,并获得不同于以往的认识或体会。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创新思维能力体现在对所学的各类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寻找出这类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系,在掌握这类知识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独有认识。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些能力及知识体系的形成依赖于小学、中学的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是大学阶段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否则即使有创新的意识,也难以形成创新思维,形成新的认识。

二是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意识。这种意识的形成即来源于先天的禀赋,也离不开后天的培养,这种意识的重要特征是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的知识提出问题,这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

三是具有对已有问题提出挑战,并质疑的勇气。这种勇气源于自信,并建立在第一、二个特征基础上。这种勇气的直接结果是找出已有问题存在的不足,间接结果是提出一种新的观点或认识。

四是具有提出一套合理的方法或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创新者最关键的潜质,也是创新思维能力的能够最终体现的实现途径,只有具有这种能力,前面发现的问题、质疑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并开花结果。

具备了以上四个特征的大学生,才能称之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并在完善、革新已有理论方法体系;解决重大工程实践难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在各行各业中发挥骨干性作用。最终实现自我的超越与突破,成就精彩人生,成为国家、民族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力量。

2 大学生接受新知识的两种模式

一般而言,大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时,会呈现两种不同的思维习惯,一种是正面、积极的;另一种是负面、中性的。前者,本文称之为嵌入式思维模式、后者称之为抛弃式思维模式。

2.1 抛弃式思维模式

抛弃式思维是指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采取一种被动、封闭、抵触的情绪进行机械性记忆,其目的是为了应对考试。这种模式在大多数大学生的新知识学习过程中均有体现,有以下几个特征:

(1)对新知识的学习缺乏热情,在学习之前,没有事先预习,没有查阅相关知识;

(2)学生自身的已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没有建立一种联系关系,未形成关联记忆;

(3)在课堂讲解及课后复习过程中,以单纯的重复性记忆为主,呈现一种被动接受状态。

2.2 嵌入式思维模式

嵌入式思维模式是指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采取一种主动、探究、兴奋的情绪进行关联性记忆,其目的是出于兴趣、满足好奇心、提升自我。这种模式在少数大学生的新知识学习中得到了部分或完全体现,有以下几个特征:

(1)对新知识十分好奇,有强烈的兴趣,在学习之前,事先进行了预习,并形成了一种自我的初步认识;

(2)学生自身的已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关联关系,并形成关联记忆;

(3)在老师课堂讲解及课后复习过程中,以知识结构的融合、更新及延伸为主,呈现一种主导融入的状态。

这两种思维模式会对新知识的学习效果产生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单纯的考试过程中可能不会明显表现出来,但是经过一段时间(1年及其以上)以后,就会表现的是否显著。采取抛弃式思维模式的同学往往对于新知识越来越模糊,最后甚至全然不知或仅留下部分不完整信息。采取嵌入式思维模式的同学对于新知识的记忆,随着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日益强化,并且对该知识的理解会随着后续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完善,并会有新的理解与认识。但是,单纯希望大学生从抛弃式思维模式向嵌入式思维模式进行自动转变是十分困难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采取嵌入式的教学模式,才能逐步实现这种转变。

3 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与过程

嵌入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立足于训练学生的嵌入式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过程中,以知识结构融合、更新与延伸为出发点,实现对新知识的初认识、认识、再认识,建立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关联关系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包括:

3.1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我实现为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一种发问、鼓励、提示、补充的角色。首先,通过发问,引导学生自己对新知识建立其最直接的认识,并通过鼓励,将这种直接的认识通过多人的补充不断充实并强化,在这个强化的过程中,通过提示、补充,实现初始的认识尽可能的指向新知识的最终含义,让学生感觉到新知识的理解就是通过他们自身已有知识建立的最直接的认识的基础上的。这种过程,学生的内心要得到了一种满足,并体现自我价值。

3.2 鼓励课前准备与课后的再认识

在课程教学之前,要求学生对一些关键知识点,在不看教材及查阅资料的前提下,尝试着建立自己的最初认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将这种最初的认识大胆的说出来,在课程教学之后,对课堂中最终形成对新知识的认识,结合书本材料、与其他同学交流进行再认识,并对知识进行梳理、强化,如果形成了新认识,需要在下次课程讲解中提出,并进行讨论。

3.3 综合运用提问、比较、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为实现知识结构的融合、更新与延伸,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新知识的引入,多以提问、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在新知识的认识阶段,多以比较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相同、不同,并说明原因的方式,揭示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在新知识的再认识阶段,鼓励学生质疑已有知识,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讨论,争取达成共识。

为实现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分四个阶段进行课堂的教学,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嵌入式教学模式的主要实现流程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教学实践,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融合,并嵌入到学生的思维之中,避免单纯的机械性记忆。当然,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一是承担教学的老师,对教学的新知识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认识清晰、完整,对同学的已有知识结构有一定了解;二是同学对这类知识有兴趣,愿意事先准备、积极参与;三是教学的人数不宜过多,控制在20~30人比较合适,在一堂课中,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对新知识进行初认识的实践过程;四是由于教学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对于部分关键性、重要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常规性的一般知识的介绍可以通过同学的自我学习来完成,以保证教学效果,并通过关键知识的嵌入式教学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4 嵌入式教学过程设计——以物流工程专业为例

为对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以物流工程专业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快递服务”这一知识点为例,具体说明嵌入式教学的实践过程。

在新知识的引入阶段,可以采取提问、案例的形式。提问的形式是指询问4~5名同学,对于快递服务,从自己接触到的快递企业及网上购物的经验出发,说明快递服务有哪些基本特征;案例的形式是指列举2~3家快递企业的服务过程,请同学总结一个完整的快递服务由哪些要素构成。

在新知识的初认识阶段,将同学总结的这些特征或要素,列举在黑板上,由老师引导出服务的概念,最终,请2~3位同学,根据这些特征或要素给快递服务下定义,并将这些定义,进行汇总后形成一个初认识阶段的定义。

在新知识的认识阶段,和同学一起来回顾,最初的要素、特征等已有的知识,与初认识阶段下的定义的差异,并找出其中的原因,例如:接触的快递企业太少、对快递企业服务的流程了解不充分等。其次,给出课本上关于快递服务的定义,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对初认识的定义进行修正、规范化,实现初认识与新定义之间的有机统一。

在新知识的再认识阶段,列举一些国外快递企业正在采用的例如:固定送货时间、提前半小时短信提醒、自由选择运输路径等新模式,请同学回顾对快递服务的定义,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何进行完整,并与同学一起讨论,未来一个完整的快递服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定时、定点、定路径、定信息、定内容等。

5 结 论

通过采用嵌入式教学模式来进行大学生理论课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而且能够将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知识碰撞、信息交流的场所,实现寓教于乐,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实现新时期大学生独特个性与自我价值实现的统一。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教师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真正起到引路人、领航人的作用,并利用渊博的知识来驾驭整个教学过程,对于教学效果的发挥至关重要。

[1]叶国凡.一体化教学培养途径的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87(3):29-32.

[2]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84-91.

[3]翟纯纯.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及培养对策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26):20-21.

[4]葛杰.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高职高专《统计学原理》课程为例[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60-61.

[5]齐雪林.浅析基于探究式学习的大学课堂教学[J].高等理科教育,2011(1):93-96.

猜你喜欢

嵌入式思维能力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搭建基于Qt的嵌入式开发平台
嵌入式软PLC在电镀生产流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Altera加入嵌入式视觉联盟
倍福 CX8091嵌入式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