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备转厂、复产质量监督实施研究

2012-11-15张宏飞

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2012年1期
关键词:试生产复产装备

张宏飞 张 辉

(总参陆航部驻北京地区军事代表室, 北京 100176)

近年来,随着军工产品承制单位的体制改革和合并重组,越来越多的装备涉及转厂、复产。如何开展好转厂、复产情况下质量监督工作是驻厂军事代表及承制厂质量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由于转厂、复产质量监督工作涉及面广,主要涉及生产能力监督、生产条件监督、生产过程监督及生产保障监督等环节。同时指导性文件、标准较多,主要以GJB 3920A–2006《装备转厂、复产鉴定质量监督要求》为统领,涉及GJB 908–1990《首件鉴定》、GJB 909–1990《关键件和重要件的质量控制》、GJB 1269–1991《工艺评审》、GJB 1406–1992《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GJB 5709–2006《装备技术状态管理监督要求》、GJB 5710–2006《装备生产过程质量监督要求》、GJB 5711–2006《装备质量问题处理通用要求》、GJB 5712–2006《装备试验质量监督要求》、GJB 5713–2006《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要求》等相关国军标。为此,如何科学应用相关标准,把握各环节监督要点,有针对性开展监督工作是提高监督质量的关键。本文以GJB 3920A–2006《装备转厂、复产鉴定质量监督要求》为基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转厂鉴定各环节工作进行梳理总结,明确各环节工作要点及实施方法。

1 转厂、复产鉴定定义

转厂鉴定:完成定型(鉴定)的产品转移生产而使生产条件发生变化时,对其承制单位的生产能力进行审查确认,以确定其是否具有批(套)生产出满足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过程。

复产鉴定:停止生产的产品在需要回复生产时,对其承制单位的生产条件进行审查认定,以确定其是否有能力成批(套)生产出满足要求产品的过程。

以上两个概念理解要点:该工作实施的前提是产品已通过定型或鉴定。“生产条件”是界定转厂与复产两种情况的标志,凡是生产条件发生变化的产品生产均属转厂生产范畴,因此,转厂生产可理解为产品由一个承制单位转至另一个承制单位的生产情况,同时应特别注意承制单位内部的生产转移,例如分公司(车间)之间的转移、分公司(车间)内部的生产线调整均属转厂生产范畴。转厂鉴定由于生产任务的单位此前未生产过该产品,完成定型(鉴定)的产品生产转移导致生产条件可能发生一定变化,因此侧重于对生产能力进行认定;复产鉴定由于承制单位曾生产过该产品,产品图样、产品规范、生产工艺等资料都是现成的,成熟的,因此该项工作关键是对生产条件进行认定。因此,GJB 3920A–2006《装备转厂、复产鉴定质量监督要求》规定转厂鉴定较细致全面,对承制单位考察认定项目较多。

2 转厂、复产鉴定工作流程及监督要点

按照GJB 3920A–2006《装备转厂、复产鉴定质量监督要求》,以转厂鉴定为重点,对转厂鉴定各环节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具体如下。

2.1 承制单位资格审查

审查主要参照GJB 5713–2006《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要求》执行,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2.2 试生产准备监督

图1 资格审查流程图

主要完成如下工作:成立组织机构,通常军厂联合成立转厂试生产领导小组,负责转厂试生产及鉴定工作的组织协调;编制工作文件包括生产计划、质量保证大纲、鉴定试验大纲。生产计划重点审查试制批批次批量、生产条件检查、工艺评审、人员培训等方面。此外如涉及配套产品重点关注生产计划及鉴定顺序应符合先配套后整机的要求;鉴定试验大纲重点审查试验项目是否与该产品定型产品规范要求项目相符、参试产品状态批次是否明确,判据是否合理,审查无误后军厂联合上报军事代表局审查,通过后联合报装备主管机关,待装备主管机关组织评审通过批复后,实施试验。质量保证大纲重点审查生产过程质量问题处理、技术状态控制、工艺评审、试验监督方面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流程图如图2所示。

2.3 试生产过程监督

主要工作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技术状态管理监督、工艺评审、首件鉴定、关重件控制、转厂试验监督、质量评审、转厂生产工厂鉴定。

图2 试生产准备流程图

体系监督重点监督体系执行力,避免管理、落实“两张皮”。技术状态管理监督重点关注技术状态更改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按等级履行审批手续,更改类别制定是否合理,重点关注以工艺更改为名进行的设计更改以及低级别更改代替高级别更改的现象。工艺评审重点以定型产品关键、重要特性分析报告为基础,对工艺总方案和关键件、重要件及特殊工序工艺文件进行审查评审。首件鉴定重点督促承制厂编制首件鉴定目录,对鉴定目录涉及产品进行审查,关重件、重要件及包含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零部件原则上必须进行首件鉴定。转厂试验监督重点监督参试产品状态、试验条件及试验结果。转厂生产工厂鉴定主要对生产条件进行审查,包括图样、技术文件准备,工艺执行情况、外购器材质量、生产检验设备及工装夹具、人员培训情况等。

2.4 鉴定审查

主要内容包括军事代表室对鉴定申请条件进行审查;经军事代表局审查同意后,军厂联合向装备主管机关上报鉴定申请;召开鉴定审查会,并监督审查问题的落实。军事代表室鉴定申请条件审查主要内容如下:合同中有关转厂鉴定工作的要求都已落实;生产条件满足批量生产要求;生产产品满足图样、验收规范要求;提交转厂鉴定审查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检验试验记录等资料齐全,准确;按照转厂鉴定试验大纲完成了所有试验项目,试验结果满足要求;试生产中发生的重大质量问题都已解决;工厂鉴定中发现的问题都已采取措施并有效解决。鉴定审查工作流程图如图3所示。

3 文件资料及审签要求

图3 鉴定审查工作流程图

装备转厂、复产过程中主要形成材料有质量保证大纲、转厂鉴定试验大纲、鉴定试验报告、技术状态更改单、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目录、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工艺更改单、重大质量问题归零报告、首件鉴定目录、合格供方目录等。为使资料内容版本受控,按照相关要求及惯例,军事代表通常对上述资料中技术状态更改单(三类以上)、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工艺更改单进行审签,其余材料都已会签形式认可。

4 结束语

装备转厂、复产鉴定质量监督实质上是产品设计定型阶段试生产批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监督的特例,其管理方式与产品设计定型阶段试生产批质量监督模式相仿。其重点是抓好“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工作,以工艺评审、首件鉴定和技术状态控制为重点,以产品规范(技术规范)为标准,以鉴定试验为手段,全面考核其生产能力是否满足批生产要求。开展好装备转厂、复产质量监督工作,应以GJB 3920A–2006《装备转厂、复产鉴定质量监督要求》为基本要求,重点在试生产过程监督中广开思路,充分结合批生产产品质量监督过程中的管理经验和控制方法,抓重点环节,抓关键要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承制厂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以此来满足转厂、复产装备后产品批生产要求。

猜你喜欢

试生产复产装备
泰兴怡达环氧丙烷装置进入试生产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先达股份全资子公司募投项目部分试生产成功
战疫情 奋力前行 复工复产 再续新篇(一)
复工
防晒装备折起来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防疫复产
国内首条LTPS液晶面板六代线试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