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体育教学改革为依托,创建学校群众体育活动新模式——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

2012-10-31刘正武陈爱国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课外体质社区

张 虎,刘正武,陈爱国

(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省运动与体质健康研究中心,陕西渭南714000)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的关键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法规文件,为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各级各类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日益重视,群众体育活动日益活跃。

但现实中,很多学校、地方政府部门及社区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及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国家的政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青少年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我们2004年对本校全体学生进行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表明,我校学生体质健康下降与全国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基本相同。我们调研、论证、分析归纳出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指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校体育教学工作与群体活动机制改革创新不够,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①组织领导机构及各管理层次网络系统机制不够健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尚未深入人心。②体育教学中存在“同而不和”观念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哲学理念,一律采用求同思路。③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延伸到课外群体活动中去。④校园体育文化宣传缺失,部分学生没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⑤体育教师教学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不能与时俱进。

我们认为,以上问题是制约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和群体活动开展的瓶颈,也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原因。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整体改革创新,创建学校群众体育新模式。

一、改革创新的内容和方法

(一)改革的前期调研分析

2004年,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学生身体素质中速度、力量、耐力三大素质达到合格率仅为56.37%,学生柔韧、灵敏素质达到合格率人数62.35%,学生中肥胖率占24.58%,视力不良占57.65%,心理失衡,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差。

为了弄清此原因,我们开展了影响学生参与群体活动的因素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低年级学生身体状况、对体育运动的喜欢程度、周锻炼次数、两操自发参与人数都明显好于较高年级学生,男生要好于女生。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落后,体育课程考核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考课内,不考课外,学生早操、课间操,没有制约量化监督机制,高年级学生不再接受体育教育课程教育和制约引导等是这些现象存在的重要原因。

(二)改革的内容与方法

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对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系统改革,形成了“一二三”改革模式,“一”是围绕“改革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一个中心;“二”是促进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两个结合;“三”是实现“学生—教职工—社区群众”三者互动。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体育教改模式

1.“一个中心”:围绕“改革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

(1)开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

我们不断开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1)从2004年起,在给大一、大二所有专业学生开设体育必修课(大一是公共基础课,大二是公共体育选项课)的基础上,给大三、大四所有专业学生开设体育文化素质选修课,做到学生四年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不间断。(2)加强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健康、生活的联系,实现体育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把“保健养生课”、“轮滑”等内容以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如“24式简化太极拳”、“安塞腰鼓”等引入课程中,充分体现人本主义教育和“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达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终身体育”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实现体育教学资源全校共享,组织培训各层次体育骨干,在群体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康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指导开展群体活动。此外,我们给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理论课和实践操作课,使学生掌握测试的组织、管理及测试技能,每年分批轮换为全校学生做测试。

图2 我校体育课程基本结构图

(2)创新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根据新课改“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理念,我们改变课程评价考核“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考课内,不考课外”的考核评价模式,制定了《公共体育课考核实施方案》,规定体育课成绩包括:课内知识技能、《标准》测试成绩、两操、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每人参加一个体育社团组织。五项的分值比例如图3所示。

图3 我校体育成绩考核分值比例图

2.两个结合:促进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我们充分利用体育课教学,推动课外群体体育活动开展。在体育课中,根据群众体育活动开展的需要,增加相应的课程、内容,培养组织群体体育活动的骨干,开展群众体育活动训练;同时把课外群体活动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拓展,巩固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课内与课外的互动。在校体委统一领导下,师生组织成立了田径、篮球、健美操等10个代表队,体育教师担任各代表队的教练;校工会领导下成立了篮球、门球、秧歌等6个教工代表队;学生在校团委统一领导下成立了10个体育社团和体育单项协会,各代表队、社团活动引领学校群体体育活动的开展。学校每年定期举办大型田径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冬季越野赛等10余项大型比赛。如图4。

图4 课内与课外互动改革的模式图

(2)校内与校外结合

为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我们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与社区、地方共筑体育平台,促使校内与校外体育文化的结合。一是我校大型团体操(1000人以上)表演队、健美操队及各运动代表队和社团代表队经常深入社区和各县市进行表演、指导服务工作,带动指导社区和地方开展群体体育活动。二是我校学生田径、健美操等代表队参加省、市级大赛,教工篮球、乒乓球、秧歌等代表队也积极参加省、市级各类比赛。三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先后走访山西师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0余所院校学习取经,邀请教育部原体卫司司长曲宗湖等10位教授等知名专家来校讲学10余次,省教育厅领导推荐张虎教授在“2009年省高校体育部长(主任)会议”上作《全面开展阳光体育群体性活动,优化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学生体质》经验交流报告。

3.三个互动:实现“学生—教职工—社区群众”三者互动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内容知识向外延伸发展,推广“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开展阳光体育群体性系列活动”,营造校园和社区体育文化氛围,形成学生、教职工和社区三者互动,推动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校体委领导和社区体育指导中心合作协调指挥,学生在团委、学工部组织下开展班与班、系与系、宿舍与宿舍之间的各项群体活动,学生骨干深入社区进行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执行裁判和组织管理工作;教工在校工会组织下,展开各分会之间体育活动互动,定期安排教师和校外体育专家为师生和社区群众作体育科学锻炼、养生、保健的报告;社区群众由各社区负责人组织各社区开展有民间民俗风情特色群众体育活动,社区代表队又将地方特色运动项目带入校园为师生表演辅导,同时为师生比赛提供赞助和健身设备。

通过“三个互动”拓展学生实践、实训基地,让群众有机会体验到“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健身理念,促使校园体育文化与社区体育文化相融,构建起了“学生—教职工—社区群众”三者互为一体的全民健身网络。如图5所示:

图5 “三个互动”示意图

二、取得的效果

(一)体育课教学效果显著增强,师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热情大大提高

我校体育课程从过去统一的教学大纲和传统课程教学模式转向多种渠道课程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特色鲜明、内容丰实、教法新颖、多学科内容互补的特点;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互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巩固,学生对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态度,从“要我学、要我练”变为“我要学、我要练”的积极参与的自发式学习态度。学生到课率达到了99%,教师改革创新能力也不断提升,教师评教好评率达到90分以上,学生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明显,2003—2010年,培养了262名国家二级裁判员及社会指导员。

近几年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全校早操出勤率达到98%,课间操出勤率达到99%,每周参加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人数达到90%,98%的人都有各自的社团组织。每年学校举行大型体育比赛达到了10次左右,参与人数达到了85%以上。

(二)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近几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表明,2008年合格率为80.4%,优秀率为1.02%,2009年合格率为81.3%,优秀率为1.33%,2010年合格率为85.77%,优秀率为1.4%。学生的肺活量和体能素质、速度、力量、耐力和2004年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肥胖率下降。如图6所示。

图6 近三年我校学生《标准》测试数据走势图

(三)课题组成员科研成果丰硕

课题组教师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7部;发表有关课程改革、群众体育活动论文60余篇;教育厅专项课题2项,校级教改立项4项,省厅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三等奖4项。

(四)改革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09年,张虎教授在陕西省高校体育部长(主任)会议上向全省高校体育部长介绍推广该成果,得到领导和专家同仁的好评和借鉴。2006—2010年先后有天津师范大学、运城学院、楚雄师范学院、河西学院等校的体育院(系)负责人来我校考察学习。渭南市教育局、华县、蒲城县、大荔县、临渭区、高新区教育局等主管文体领导借鉴了该改革模式。截至2011年10月,本教学成果模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学校创收10万余元。

三、创新点

(一)体育课程设置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特色鲜明

我们加强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健康、生活的联系,精选终身体育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把“保健养生课”以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等项目引入课程中;给大三、大四所有专业学生开设了10余门体育文化素质选修课;给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设《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理论课和实践操作课,安排这些学生为全校学生做测试。

(二)坚持做到了两个“四年不间断”

学生在校四年中,一是接受高等体育教育学习不间断,二是坚持上早操、课间操不间断。

(三)构建了“两个结合”、“三个互动”创新模式

以体育课教学为核心,促进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实现“学生—教职工—社区群众”三者互动,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筑体育平台体现同城效应。

[1]陈小珍,陈烽.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素质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4):87-89.

[2]刘兆厚.高校体育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80-81.

[3]李正.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J].安徽体育科技,1999,(3):61 -63.

[4]李晓新.略论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安徽体育科技,1999,(1):58-59.

[5]江霞.试析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J].安徽体育科技,1999,(3):66 -67.

猜你喜欢

课外体质社区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社区大作战
小满课外班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