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86例疗效分析

2012-10-30骆岚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5期
关键词:盆腔炎灌肠妇科

骆岚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86例疗效分析

骆岚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86名慢性盆腔炎患者依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3名,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联合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外敷和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8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可作为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常规方法加以推广。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其特点是反复发作、经久不愈[1]。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下腹坠涨、疼痛、腰骶部酸痛。往往会造成内分泌紊乱,如痛经、月经量不正常,严重者会造成不孕,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我们通过总结多年临床实践经验,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我科的186例确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19~57岁,平均32.4岁,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186名慢性盆腔炎患者依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3名,有盆腔积液者88例,盆腔炎性包块者47例,病程<1年者52例,1~3年者83例,大于3年者51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病史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病例均排除合并其他严重的内科和外科疾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月经第1天起应用左氧氟沙星500 mg,静脉滴注,1次/d,替硝唑0.8 g×200 ml,静脉滴注,1次/d,3 d为一个疗程,经期连续三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月经干净3 d后,加中药灌肠和中药外敷同时治疗,中药灌肠的主要成分:红藤、蒲公英各30 g,败酱草25 g,黄柏20 g,三棱、元胡、蛇舌草、甘草、苦参各15 g,川芎10 g,赤芍8 g,浓煎至100 m l,过滤,加入庆大霉素16万U、普鲁卡因5 ml,待温度适宜后,保留灌肠,1次/d,10 d为一疗程。中药外敷的主要成分:天花粉50 g,黄柏、姜黄和白芷各25 g,陈皮、生南星、苍术、厚朴和甘草各10 g,研磨至细末,用水调和外敷在下腹部,纱布覆盖后,用胶布固定,同时配合红外线灯照射,30 min/次,10 d一疗程。治疗三个疗程后观察结果。

1.3 疗效标准 根据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内容为评价标准[2]。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各项妇科检查正常,停药1个月内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妇科检查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妇科检查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加重,妇科检查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的复发率为8.6%,对照组复发率为41.94%,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复发率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多为急性盆腔炎迁延不愈所致。慢性炎症长期刺激盆腔各组织结构,造成纤维组织增生、周围器官粘连,使得血液供应较差,炎性渗出液增多造成盆腔积液和炎性包块。

慢性盆腔炎发病与病原体感染有关,是需氧菌剂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多见于人工流产、不卫生性交和放置宫内避孕环等[3],左氧氟沙星抗菌谱广,替硝唑为抗厌氧菌的常用药物。二者联合使用,可快速控制感染。本次研究中,我们选择在月经期给予抗生素治疗,是因为月经期时盆腔内充血,更利于消炎药物发挥抗炎作用,子宫内膜脱落会带走大量的炎性渗出物,因此是盆腔炎最合适的治疗时机[4]。

慢性盆腔炎还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有关,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总属本虚标实,正气不足、肝脾肾亏、寒、湿、热诸邪内侵,致胞脉受阻,湿、热、瘀互结。药物应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为原则[5]。灌肠液中败酱草、蒲公英、苦参、蛇舌草、黄柏清热解毒、祛湿杀虫的作用,红藤、川芎等有行气活血化瘀之功效,以此汤灌肠,可使药力直达病变部位,从而迅速发挥药效。外敷给药,可起到同样的作用。

[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4-276.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52-253.

[3]陶志成.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陕西中医,2002,23(5):416-417.

[4]李善霞,陈海燕.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94例.陕西中医,2004,25(11):981.

[5]易宏英.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进展.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6):51-68.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认为,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可作为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常规方法加以推广。

猜你喜欢

盆腔炎灌肠妇科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评估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