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后见习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2-10-26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0期
关键词:考试成绩护理学语言表达

(湛江卫生学校,广东 湛江 524000)

课后见习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湛江卫生学校,广东 湛江 524000)

目的 探讨课后见习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应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湛江卫生学校2008级护理5班、6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为2008级护理5班,对照组为2008级护理6班。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课后不见习,实验组采用课后见习法授课。结果 实验组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课程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课后见习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课后见习;内科护理学;教学效果

课后见习是指在每单元课堂教学后安排4学时让学生到医院相关科室见习的一种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作用有两点,一是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二是督促学生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在传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一直是单纯讲解,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考试成绩不理想。笔者尝试将课后见习法应用于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结果表明:课后见习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1 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年龄15~18岁,均为女生。我们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内科护理学课程。实验组为我校2008级护理5班,60人。对照组为2008级护理6班,62名学生。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基础课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 方法

2.1 教学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照相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由相同的教师讲授内科护理学,实验组采用教师每单元授课结束后,安排4学时(半天)到医院相关科室见习本单元的疾病护理。如学完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就安排学生到中心人民医院心内科见习,见习内容包括让学生询问病史,提出相关护理诊断,列出护理措施,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课后不见习。课程结束后,教师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理论考试按学校要求出题,成绩以100分为满分。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教学方法满意度和教学效果构成情况调查表,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集中统一说明调查目的和内容,以匿名方式完成现场调查。发出调查表122份,当场收回调查表122份,回收率100%。

2.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理论考试成绩进行t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教学效果情况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实验组和对照组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考试成绩为(81.36±6.38)分,对照组为(76.93±

6.04 )分。对两个班的成绩进行t检验,t值为2.498。结果显示:P<0.05,说明两个班的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2 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效果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教学效果的比较[n(%)]

3.3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率的比较(见表2)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教学方法满意率的比较

4 讨论

4.1 课后见习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中职学生年纪小,基础差、学习意识差,有的学生甚至厌学,竞争意识,学习积极性减退,认识不到学习知识及就业的迫切性,学习上的多次失败使得她们对学习没有兴趣。在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疾病课后见习的过程中,病人呼吸困难的痛苦让她们有为病人解除痛苦的欲望,而知识的欠缺让她们无所适从,特别是病人的那句:“孩子们,好好学习呀,以后靠你们呀!”让她们深深自责,回校后她们迫不及待地啃书本、查资料。在循环系统疾病课后见习时她们已经准备得很充分,得到了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认可和肯定,而病人满意的目光也给了她们极大的成就感和被尊重感,学生为了这份尊重也会很自觉地进入到课堂中来,慢慢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这门课程,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4.2 课后见习法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参与其中,在上课时思想容易走神,课堂上出现打瞌睡、看小说和玩手机的现象。利用课后见习,学生为病人进行护理体检,和病人相互交流,病人的主诉以及临床症状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平时,学生为应付考试而背枯燥的医学理论,而在医院见习时,学生为病人做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

4.3 课后见习法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现在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沟通和交流,而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语言。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平时,学生表达的机会少,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有障碍。开始进行课后见习时,学生不敢与病人交流,不知道该说什么,急得抓耳挠腮、心慌、出汗,说话结结巴巴、不知所措。但在课后见习法开展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学生主动与病人沟通的局面。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96.67%的学生认为课后见习法增强了其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4.4 课后见习法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现在医院先进仪器更新换代很快,而教学相对滞后。在课后见习时,学生可以看到学校里看不到的新仪器,大大扩充了知识面。

4.5 应用课后见习法的注意事项

见习课前,教师要提前与医护人员和病人沟通,现在中职学校普遍扩招,学生人数多,病人不愿意配合。教师应尽量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不超过10人,每组见习不同病人,尽量请医院护士长带教,这样有利于病人与学生的配合。

G526.5

B

1671-1246(2012)10-0120-02

猜你喜欢

考试成绩护理学语言表达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考试成绩转换成偏态分布量化成绩的算法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斯诗私塾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