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高生理学玻片法血型鉴定实验成功率和准确度探析与实践

2012-10-26朱钱锋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10期
关键词:扎针玻片牙签

朱钱锋

(海宁卫生学校,浙江 海宁 314400)

有效提高生理学玻片法血型鉴定实验成功率和准确度探析与实践

朱钱锋

(海宁卫生学校,浙江 海宁 314400)

生理学玻片法;血型鉴定实验;成功率;准确度

ABO血型鉴定实验是生理学教学中一项实用而又能让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度很高,开展此项实验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血型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影响实验进程、准确度或成败的因素,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提高实验成功率与准确度,笔者对多年的实验教学进行探析,总结出做好这一实验的一些要领,以供本实验教学参考。

1 实验概况

血型鉴定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玻片法鉴定ABO血型,加深理解血型分型的依据。实验原理是根据凝集反应的原理,即当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与其相对应的凝集素(抗体)相遇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红细胞被抗体凝集成一簇簇不规则细胞团,形成肉眼或镜下可见的细胞团(结果判断见表1)。实验用品包括标准抗A和抗B血清、玻片、小直径记号笔、酒精消毒棉球、干棉球、牙签、采血针、显微镜等。实验方法主要步骤分为标记玻片、滴加血清、消毒采血、观察反应和判断结果5步。

表1 血型鉴定结果判断依据

2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及原因

2.1 玻片准备不当

由于玻片薄而透明,部分学生会反放玻片,使得两个凹面朝下,造成标准血清滴在玻片平面上,造成血清流动散开。玻片放置不平也会使血清散溢。玻片潮湿,同样会容易使血清散溢。玻片放置的背景颜色偏深会使观察时对比度不明显,增加判断难度。有些学生会忘记或嫌麻烦不标记玻片上的A和B符号,等到判断时分不清抗A和抗B血清,导致结果无法判断。

2.2 采血留样失败

成功采血留取样本是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采血过程中,笔者发现存在下述情况影响采血,表现为:(1)因怕疼不敢扎针,或扎针动作慢、轻、犹豫,出现很长时间采不成血。(2)扎针后因末梢血不丰富,挤不出一滴血。(3)血液挤出来后,血散开在指腹上,看得到而取不到血。(4)晕血致实验无法进行。

2.3 血液血清配比失调

血液样本过多或过少均会使结果难以判断,导致实验失败。过多会导致直接发生凝血而难以判断结果,过少会让人看不清有无凝集反应。

2.4 血清和样本不慎混淆

任何使得两种血清相互混淆或血清与手指上血液相接触的情况均会导致结果的错误或实验失败。表现在:(1)用牙签搅拌样本与血清的混合物时,同一端去搅拌两处。(2)用牙签一端取血后,接触到血清,再用该牙签这端返回取血,导致血清与手指上血液混淆。(3)指头下垂,不慎使血滴过低碰到血清。

W4#=0.6(0.6415,0.1279,0.7428,0.1056,0.0961)+0.4(0.2509,0.2159,0,0,0)T=(0.4853,0.1631,0.4457,0.0634,0.0577)T

2.5 搅拌不充分与反应时间不足

搅拌不充分或等待反应时间过短,使反应结果不典型或难以判断。

2.6 结果无法判断或误判

部分学生不能区分凝血现象和凝集现象,或不能判断有无凝集反应的现象,或出现误判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对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对反应的观察能力低。

2.7 其他存在的一些影响因素与现象

如存在血清失效、学生对实验准备不充分、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致实验失败或结果错误。

3 讨论

上述现象是在实验过程中常会出现的现象,注意这些环节,通过对学生加以指导,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完全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从而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在玻片的准备上,首先要让学生用餐巾纸反复擦拭,保证干燥清洁。放置之前要先用手感触凹面并朝上放置,放置要保证水平,最好选用凹面相对深一点的玻片,这些都能保证血清不易溢出或散开。同时要放在浅色的背景上,以便于观察反应情况。要求学生必须在玻片的两端用小直径记号笔标记A和B,滴入的血清与之相对应,这样可避免出现无法辨认哪一端是抗A或抗B的情况。

做好采血工作是实验成败的前提条件。对于胆小害怕者,应做好思想工作,解除紧张或恐惧心理。分两个人一组互助采血,取无名指腹部位,严格消毒,要领是捏紧无名指末节的两侧,让皮肤绷紧,干脆利落地以适当力度扎针,杜绝轻、慢的动作和犹豫的心态,因为这样会更疼痛并使学生因更恐惧而不敢扎针采血。对于手指冰冷或苍白者在扎针前先活动手臂和手指,暖手、搓手或甩手,使手指末梢的血供丰富一点,以避免扎针后挤不出血。血液流出后立即让指腹面朝下,避免指腹朝上或其他朝向,否则血会立即散溢开来,因血液的粘滞性,一旦散溢就很难取到成滴的血液。

一般由教师事先给学生滴备好血清,量以两大滴左右为宜。当血液成滴后,分别往两个凹面内血清中滴入一小滴即可,注意滴血清与滴血液时间不能间隔过长,血液样本不能过多或过少。间隔过长导致凝集反应不典型;血液过多则血清抗体量相对不足,混合物发生血液凝固,导致实验失败;血液样本过少,则看不到任何凝集现象导致无法判断。量的匹配恰当是实验成功的一个关键,所以一定要在这个环节上做到恰如其分。尽量不要用牙签去刮血,容易导致血清碰触到指腹部血液,造成血清与指腹部血液相互混淆,致使实验结果不准确。如果要用,必须确保牙签一端只用一次,可避免出现混淆现象。因此在实验准备阶段要备好足够量的牙签,每人最好有5~6根以上。

在成功取血后,立即用牙签进行充分搅拌,目的是让血液与血清充分混合,利于发生凝集反应。确保牙签一端只搅拌一处,务必遵循“一次性”原则,否则实验就因血清相互混淆而不准确了。注意等待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保证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过短往往会引起误判。也不能超过1小时或更长时间再去观察反应现象和判断实验结果,时间过长会因风、干燥、变性等影响因素而不能正确反映凝集现象。

在结果的判断上,典型凝集反应表现为肉眼可见的泥沙样沉淀,周围的血清则变得透明清亮;凝血反应表现为滴入血液量多,血液凝成块,干积在凹面处;不发生凝集反应则表现为一团混浊的、呈红色的、不凝固的混合液(反应现象的判断见图1)。若在足够时间后,此时仍不易判断则可再次用牙签稍作搅拌,部分会出现清楚表现。一般肉眼能够判断,若实在难以判断,可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图1 ABO血型结果判断(反应表现)

对于其他存在的一些影响因素,可通过实验前加强准备与指导加以避免。实验前可通过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对于有晕血或血液系统疾病者应事先做到心中有数,做好相关预防工作,避免出现因采血晕倒、传染疾病等情况的发生,特殊情况可准予不做。指导学生正确地消毒和止血,保证实验安全无事故。血清要尽可能在实验前近期去采购,并正确保存在冰箱内冷藏,防止因血清失效引发错误或失败。因采血再加上检测自己的血型原因,学生都表现得比较兴奋和好奇,尽管再三要求安静,但事实上还会很嘈杂,实验要选在离其他班级较远的地方,避免因声音嘈杂影响其他班级上课。实验结束后无论成败与否,要求每名学生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实验总结。课后组织学生对班内血型分布情况进行统计,要求与当地人群进行对比。

G424.31

B

1671-1246(2012)10-0099-02

猜你喜欢

扎针玻片牙签
爱“吃”糖的牙签
体检经历
高校学生团队发明扎针机器人
可移动染色和废液处理装置的制作
浅析《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民俗学
使用尖玻片、毛细管和尖滴管三种玻璃尖端电喷雾离子化质谱分析方法
学会宽容
采用插板法测试沥青表面自由能的误差分析*
四种防脱片剂在不脱钙骨组织切片中的应用研究
牙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