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行环缝技术在百吨转炉一次除尘系统上的运用

2012-10-21王涤非

中国设备工程 2012年9期
关键词:环缝翻板锥体

路 遥,王涤非

(贵州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钢厂,贵州 六盘水 553028)

一、概述

炼钢转炉冶炼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CO在高速风机的抽引下通过烟气净化后被回收利用,避免环境污染。烟气净化系统目前常见形式有湿法、干法和半干法除尘三种,首钢水钢二炼钢厂氧气顶吹转炉现有两套湿法除尘系统,一期为一套是传统的OG除尘系统,二期采用一套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新研发的OG除尘系统。

二期工程设计时,中冶南方针对OG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厂房框架预留位置无法布置溢流装置加喷淋冷却塔等问题,将一文和重力脱水器集成一体化的洗涤塔,将RD可调文氏管改为了下行环缝技术,形成新OG除尘系统。该系统更注重气水的分离,配有90°弯头脱水器、旋流脱水器以及在风机入口增加了卧式旋流脱水器,共三级脱水。

二、RD可调文氏管和环缝的对比

1.RD可调文氏管

传统的OG除尘系统,烟气通过一文粗除尘后,仍有60%的较大颗粒粉尘进入RD可调文氏管(以下简称二文)。二文由供水系统、捅针装置、可调翻板和液压伺服系统组成,由于翻板为橄榄形(图1),在一个矩形箱内作旋转运动通过控制翻板与矩形箱之间的间距,从而控制烟气流过喉口的速度。

图1 RD可调文氏管翻板示意图

(1)如图1所示,因翻板将矩形箱分格成两个区域,烟气流经二文时就形成了一个加速区和一个减速区。加速区内气流得到加速后,与水箱内喷射出来的高速水流形成的水雾充分碰撞,形成水滴后被捕捉。而减速区内加速的气流迅速膨胀、速度变慢,除尘效果变差。

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二文上方设计有收缩段,烟气进入二文的减速区后,烟气的流速根据截面积粗略计算,流速仍然可以满足除尘的需要,但因进入翻板两边的烟气量不一样,除尘的效果也就出现差异。二文顶部设计有顶喷水,中间设计有捅针,喷出的呈柱状侧喷水,高速水流与喉口溅起的水雾与烟气碰撞,大颗粒就附着在二文翻板的上部和侧面,降低了翻板与矩形箱之间的间距,严重时翻板会卡死,因而平均15~20天就需清理二文。

(2)水钢二炼钢厂二文捅针有95颗,捅针的控制由风机转速进行连锁,风机低速时动作3次。捅针经常由于水质不好在喷头处形成水垢导致不能回位,造成捅针堵死喷头,没有水流射出,无法形成水雾的通道,部分没有除尘的烟气进入到脱水和风机系统,影响系统使用寿命,造成风机积灰。

(3)二文除尘效率低,最多达到93%,烟气通过洗涤后含尘浓度一般在100mg/m3左右,严重时烟囱冒黄烟。

2.下行环缝

环缝有上行式和下行式两种型式,高层框架平台形式与承载能力影响着选型,因此与众多钢厂的差异是采用下行环缝(图2、图3)。

图2 下行环缝立体示意图

图3 下行环缝结构示意图

下行环缝主要由收缩段、喷淋管、锥体、内锥体、液压缸组成。取炉口内外微压差值,由微差压变送器转变为电信号,通过调节单元带动液压执行机构动作,驱动环缝调节阀内的内锥体上下运动,工作时调整环缝喉口内内锥体行程,保证炉口压差值,并使环缝处保持一定开度,形成可调环缝喉口。经降温粗除尘后的饱和烟气与喷淋水混合,高速进入环缝调节阀,煤气中的细小尘粒与被雾化的水滴充分接触,达到精除尘目的。下行环缝与二文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锥体与内锥体之间的间隙为气流的通道,由于内锥体的上下运动,圆周上的通道呈圆环形,截面积呈线性变化,通过圆环形截面的烟气阻力相同、面积相同与水雾碰撞的几率相同,解决了二文布水不均匀问题。

(2)在环缝的喷水形式采用多喷枪进水锥形环缝调节装置,喷淋管布置在内锥体的上方,水流可以将内锥体冲洗干净,检修时不用冲洗内锥体。

(3)喷淋管水量呈常喷状态,不易发生堵塞,且水量分布均匀,无干涉区。

(4)环缝传动部分设计为下行方式,配置有单独的综合液压站,具备自动状态、手动状态、事故状态三种操作模式,维护简单,当液压站发生故障时,打开泄压阀就控制液压缸,放下内锥体,不会影响生产。

(5)环缝文氏管为单喉口,除尘效率98%~99.9%,洗涤后的含尘浓度在50mg/m3以下。

三、效果

2011年3月水钢二炼钢厂下行环缝除尘系统投用以来,系统的维护、清理周期均可达到1个月以上,与一期的OG除尘系统对比,系统阻力减低20%、节电10%、节水20%、吨钢煤气回收量增加10m3,杜绝了炉口和烟囱冒黄烟的现象,有效缓解了风机的运行压力。

猜你喜欢

环缝翻板锥体
转炉一次烟气湿法除尘环缝装置研究
魔术翻板是怎么翻身的?
皮带机漏斗翻板窜轴检测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施工电梯自动翻板门设计
盾构隧道斜螺栓连接环缝剪切破坏特征理论解析
搜集凹面锥体
高炉比肖夫煤气洗涤环缝控制炉顶压力的探究
翻板组成的优化设计
锥体上滚实验的力学分析
基于微多普勒的空间锥体目标微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