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施工管理力度 提高工程质量

2012-10-19林军华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28期
关键词:施工项目管理方法施工管理

林军华

摘要:文章根据本人从事多年的工程建设管理经验,提出了一些关于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的个人观点。希望能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施工管理 施工项目 管理方法

0 引言

作为建设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是企业存在的基石,而项目施工管理的好坏决定了利润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指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如何做到立于不败之地,施工管理的显得尤为重要

1施工项目的组织机构管理

1.1施工项目组织机构是企业的基层施工管理机构,它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是局部与整体关系。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以达到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中合理设置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高效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施工项目管理成功的组织保证。

1.2做好组织准备,建立一个能完成管理任务,令项目经理指挥灵便、运转自如、工作高效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其目的就是为了提供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一个好的组织机构,可以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管理目标,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的变化,形成组织力,使组织系统正常运转,产生集体思想和集体意识,完成项目部管理任务

1.3组织系统能否正常运转,首先要看项目部领导核心———项目经理。选择什么人担任项目经理,看施工项目的需要,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素质的人才。项目经理应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领导才能、政治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经验、时间观念。

2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2.1 施工管理当然离不开“管”和“理”。

要“管”好人手的分配,也要“理”顺施工的程序。要随时纠正现场施工中的各种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的倾向性问题。例如在砖砌体工程中,出现通缝、交角处不同步砌筑,预留洞口处没有设置预留钢筋和墙体长度超出规范的要求而没有设置构造柱等施工技术问题,要及时处理,避免因过大的返工现象而造成经济上不必要的损失。

2.2人、材、机的控制

1)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2)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显然在施工项目中,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举足轻重的。

3)施工机械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化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选好、用好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2.3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遵守工艺流程 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操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

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活动条件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機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只有将它们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

检查工序活动效果 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质量控制点 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一是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操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

二是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主要活动条件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只有将它们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

三是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四是设置质量控制点,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2.4 后期工程的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从以上实例分析,都毫无例外地存在“四多”现象。就投入的工种而言,是前期施工工种的2~4倍,而人数也在3倍以上。这些都给后期施工管理增加了难度。参加施工的单位多,而且不属一个系统,所有制性质不一。一个单位工程上有几家或十余家大小不同的单位同时投入施工,其施工管理就要求有高度统一的计划性、权威性和组织性,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2.5 各工种交叉多,相互制约,一个环节考虑不周或处理欠妥,就会连锁反映到另一个环节或更多,产生难以控制的负面效应。如工程质量问题、标高问题、设备到位问题,一家停顿,多家受阻。以上各点是高层建筑后期施工所特有的,一般多层建筑和工业建筑不会这样突出。

3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3.1施工项目的成本形式分为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预算成本,是反映各地区建筑业的平均水平,根据施工图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出来的工程量,以及有关取费标准得出。计划成本,指项目部按计划期的有关资料,在实际成本发生前计算的成本。实际成本,是施工项目在施工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比较可揭示成本的节约或超支,说明经营效果。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比较,可反映项目的盈亏情况。

3.2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具体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施工项目成本的控制,不仅是专业成本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部经理的责任。要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负责。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就是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进度、质量、成本、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化全面负责,特别要把成本的控制放在首位。

3.3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责任,不同于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完成不等于成本责任完成。因此在完成工作责任的同时,还应考虑成本责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任,使每个管理者都有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对施工队实行分包成本控制: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建立特定劳务合同关系,项目部有权对施工队的进度、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同时按合同支付劳务费用。施工队成本的控制,由施工队自身管理,项目部不应该过多干预。

4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管理

4.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

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4.2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4.3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因此,项目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建筑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施工项目管理方法施工管理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
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