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沿边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及基本情况分析

2012-10-16李兴权

红河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职能云南办学

李兴权

(红河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云南蒙自 661100)

一 边沿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社会服务职能是大学职能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大学能否产生社会影响力、能否真正办出水平和特色的决定因素。考察大学的职能有两种维度,一种是历史的纵向维度,一种是现实的横向维度。从纵向历史的角度来看,大学的职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的。从横向现实的角度来看,大学的职能是受大学间的优势博弈、大学与校外资源的互动关系决定的。历史地来看,大学的职能是具有普遍性的话题,其丰富是有迹可循的,并提供了可供利用的现实规律;现实地来看,大学存在区域性、功能性、积累性等各类差异,其职能的发挥必须具体到具体的时间、地点和客观实际,超越社会和大学的具体语境,大学各职能的关系势必出现紊乱,势必产生对大学精神的冲击。

我们只有从高等教育赖以存在的哲学基础中提出问题,从社会和大学发展演变的历史中去寻求答案,方能正确认识现代大学的本质属性及其职能延伸、角色变化,才能在急剧的社会变革大潮中正确地把握自我,把握方向。[1]考察大学的角色、功能和变迁首先应确立一种正确的社会观,将其置于社会变动的语境中去理解和把握。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自诞生之日起就处于社会的大环境之中。“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2]高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与社会其他群体和组织存在着种种规定的关系,按照社会规范发生交互行为,分工合作进行必要的生产及其他社会活动,以满足成员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大学的内涵和职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历史性地扩展的,而社会服务职能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实践的必然结果。

具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始于近代,在学习和效仿欧美大学模式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并随着社会环境和历史变革逐步发挥其全面职能。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兴起,西学渐入,出现了许多新式学堂和西方教会创办的书院。甲午海战中惨败于日本后,全国变法图强声音日起,1895年天津中西学堂改办为北洋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诞生,自此,全国官私均兴起了办学高潮。在近代中国起伏曲折的历程中,近代中国大学的发展一直处于中西文化冲突之中,社会环境的动荡使得近代中国大学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都受到很大影响,其职能时时处于变化之中,也无法全面地履行它的重要职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学从根本上告别了旧中国大学教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大学开始为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然而,随着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中国的大学教育全面遭到破坏,整个大学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其社会服务作用极其微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大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l985年开始,强调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要转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校进入了持续到现在的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扩招规模最大的一次大扩招,我国已经进入国际社会所认同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与此同时,中国高等院校的数量也迎来了大幅增长,处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沿边高校不断增加,层次也在不断提高。虽然高等院校的数量激增带来了很多弊端,但目前中国高等院校的布局更有利于中国高等院校功能的全面发挥,沿边高校的成立和发展也为边境地区人才培养、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云南沿边高校的发展,历史地继承了世界范围大学的功能变迁,并现实地承担起差异化、区位化、专门化的分工任务,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将要承担起地方高校的时代使命。大学一向被认为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和人类精神的家园。今天,人类已开始步人新世纪的崭新时期,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浪潮席卷全球,这无疑又赋予了大学以新的使命,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领地,大学应如何更好地适应历史演进,担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全面功能,这一问题值得沿边地方高校深思。与此同时,如何从自身办学实际出发,克服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是云南沿边高校必须正视的问题。由于受长期以来计划型教育管理体制和传统行政主导型办学模式的影响,沿边高校未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缺乏市场导向和主动出击的观念,甚至部分忽视了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在学校办学理念、组织架构、激励制度等方面还未建立与面向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契合,直接制约着沿边高校的长远发展。

二 云南沿边地方高校基本概况

(一)发展基本概况

云南共有16个州市(少数民族自治州8个、地级市8个),其中沿边有红河州、德宏州、文山州、西双版纳州、保山市、普洱市、临沧市7个州市,国土面积18.39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46.68%。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4061公里。云南省沿边高校共9所。其中,本科3所:红河学院、保山学院、文山学院;专科3所: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普洱市)、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学院3所: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西双版纳州)、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红河州)、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普洱市),在校生规模为41754人。云南省沿边高校数占全省高校的14.75%,占州市高校数的近1/2,在校学生数为全省的1/10。在云南省高等教育整体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快对地方高等学校建设的支持和学校自身的努力,云南沿边地方高校总体发展顺利,发展成效不断显现,特别是这些学校的功能得到较好体现。首先,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云南沿边高等教育区域分布结构、层次类型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逐步优化,目前有普通本科院校3所,普通专科学校3所,高职学院3所,分布在滇东南、滇南、滇西南、滇西,分别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9所高校本专科专业数量不断增加,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其次,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云南沿边高校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通过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相关机构、高校建立交流访问、汉语推广、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科研合作等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形式,不断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第三,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云南沿边高校在一些有地方特色的科研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产生了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积极参与政府、行业与企业的决策与咨询工作;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积极推进文化传播。为云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第四,办学特色逐步显现。云南沿边高校“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办学特色逐步体现,大部分高校都结合自身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彰显自身的办学特色。

(二)云南省沿边高校的地域特点

沿边高校之所以在本研究中成为一种独特的高校研究类型,是有分类依据和现实依据的,这种独特性在云南省沿边高校中显现得更加明显。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边疆性。“沿边高校”都是设立在边境州市的地方高校,靠近边境线,远离我国和云南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面对的是边疆地区的社会实际。所处的办学地点距离省城昆明较远,交通成本较高,生源、人才的吸引力大打折扣,给国内交流、人才引进、生源保障带来诸多困难。

2.民族性。沿边高校所在的边疆多为民族地区,很多地方是少数民族自治州,学生构成中民族学生所占比重较高,人才培养方面要承担为民族地区培养急需人才的功能,科学研究方面要承担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职能,社会服务方面要更多地考虑民族群众的需求。民族性的存在,是沿边地方高校办学的特色资源,也是沿边高校努力形成个性特色的重要支撑。

3.国际性。虽然地处偏远,但沿边地方高校所在区域毗邻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这种独特的区位为云南沿边地方高校对外合作交流提供了极大方便,有利于这些高校吸收东南亚优质教育资源。国际性是云南沿边地方高校开阔国际视野、凝练办学特色的优势所在,也让沿边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有了突破国界的可能性。

4.政治性。沿边地方高校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门大学”。提高沿边地方高校的水平,有利于推动边疆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政治作用,与此同时,作为国门教育的示范窗口,沿边高校办好了,可推动文化软实力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向心力,也有助于增强睦邻友好,推动周边国家人民与中国的频繁交往。

5.滞后性。沿边地方高校所处的地区,多为集边疆、民族、山区等特征的落后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经济发展落后。这种现实一方面使沿边高校办学环境恶劣,办学资源匮乏,面临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沿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带来巨大空间。

(三)面临的新形势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大力发展云南沿边高等教育。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8个民族自治州,沿边占了一半,世居彝、哈尼、壮、傣、苗、回等20多个少数民族。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根本在于沿边的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通过大力发展沿边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大力发展云南沿边高等教育。《纲要》强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公共教育资源要向民族地区倾斜。中央和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积极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支持民族院校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云南沿边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支撑民族教育发展的能力较弱,尤其是支撑高等教育发展的能力更弱,必须依靠国家专项资金资助,为云南沿边的高等教育输血,实现云南沿边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民族教育水平,促进云南省高等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第三,云南“两强一堡”发展战略要求大力发展沿边高等教育。云南省确定了“两强一堡”发展战略,即将云南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发展战略。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国家战略思想,突出了云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的作用,给云南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两强一堡”战略尤其是桥头堡战略的实施对云南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云南沿边高校由于其特殊的区位优势、所处区域的资源优势、民族文化优势,决定了在“两强一堡”战略尤其是桥头堡战略实施中应该和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要求大力发展云南沿边高等教育。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全面建成。这将是世界上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和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预计区内贸易额将达12000亿美元。而云南是与东盟接壤和毗邻国家最多的省份,是我国与东盟贸易的桥头堡和枢纽。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将迅速增长。仅靠昆明地区高校培养的人才显然不能满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需要。加强沿边高等教育建设,能够较快提升云南沿边高校人才培养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四)云南沿边高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云南教育总体上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的需要,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享受良好教育的需求,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充分体现。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的力度与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内部结构、布局不尽合理,教育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表1 云南沿边地方本科院校情况

沿边高校在当前阶段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一是办学历史不长,多数本科院校是在改革开放前后成立,本科院校多在新世纪,甚至近几年成立;二是人才培养层次不高,以云南省为例,人才培养规格为硕士研究生以下的本专科学生;三是办学资源不足,社会支撑匮乏,办学资金短缺,得不到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和投入,地理条件先天不足,人才吸引难度较大;四是社会服务能力不强,专业设置与地方需求存在一定差异,产学研结合能力较弱,社会服务效果有待改善;五是社会影响力不强,学校品牌效应欠缺,外地实力较强的高校毕业生和智力支持对其形成巨大挑战,受到教育市场残酷竞争的巨大压力,办学空间受到挤压;六是综合实力不强,学科专业建设底子薄、起步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综合平台建设薄弱,国际化办学水平不高。

表2 云南沿边地方高职高专院校情况

表3 云南沿边地方高等学校的师资情况

表4 云南沿边高校办学指标与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合格指标对比表

从表1-4可看出,云南沿边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距离国家合格办学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从各学校办学实践看,云南省沿边高校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是办学经费严重不足;二是基础教学设施建设滞后;三是高学历、高水平师资缺乏。总之,沿边高校从总体上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型各层次人才的需要,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享受良好教育的需求;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的力度与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内部结构、布局不尽合理,教育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从云南沿边地方高校个体社会服务能力来看,还不能完全适应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一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烈。二是过多追逐眼前利益。社会服务过多地注重眼前利益、短期效益和经济效益,对长远规划和社会效益考虑不足,特别是学校和社会之间还远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供求合作关系。三是关注点不准确。总是把学校的服务重点放在中心城市和大企业方面,对边远地区、特别是广大少数民族山区、农村开拓不足。四是内涵发展不够。各高校忙于新增专业,对学科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的深入思考不够。五是高校科学研究与经济增长的结合不紧密,产学研未能形成有效的机制。

再加上受到云南高等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和高校个体能力的限制,云南高校,特别是沿边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云南各类高校发展服务水平还蕴藏着很大的潜力,努力提升云南各类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充分发展其服务社会的职能,仍然是一个紧迫和重要的课题。

[1]龚放:大学教育的转型与变革[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3.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2.

猜你喜欢

职能云南办学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职能与功能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