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救模拟演练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2012-10-16戴淑旦

浙江医学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年资操作技能急诊科

戴淑旦

(诸暨市人民医院,浙江诸暨311800)

急救模拟演练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戴淑旦

(诸暨市人民医院,浙江诸暨311800)

目的:探讨急救模拟演练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应急培训小组,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理论知识、急救技能培训;结合急诊科应急流程和抢救预案等,编写模拟案例,采用模拟演练进行培训,并不断强化;培训小组每季度进行考核。结果:通过急救模拟演练,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能力明显提高。结论:急救模拟演练可激励低年资护士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急救技术,培养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团队意识和应急配合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

急救模拟演练;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

急诊患者具有病重、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而且病人及家属往往存有焦虑、恐惧和急躁的心理,需要急诊护士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包括快速识别、应变、抢救处理、良好的协调能力等。近年来,我科护士呈现低护龄化,低年资护士比例占全科护士的50%左右,她们存在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缺乏的现象,有很大的护理隐患。我科于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历时12个月,每月2~3次应用急救模拟演练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应急能力的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培训对象及师资

培训对象为我科低年资护士18名,均为女性,年龄(24±1.5)岁,工作年限3个月至3年。学历结构:专科15名,大学本科3名,职称均为护士。培训师资:选择科内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熟练抢救技术及较好授课能力的护理骨干组成培训小组。

1.2 理论、操作培训

1.2.1 理论水平培训 每月集中授课1次,每周至少2次早会提问,遇到相应问题随机提问,每月考核一次。主要内容为与急救相关的理论知识,如常规急救护理流程、抢救药物的剂量作用及注意事项、各项护理核心制度,以及急诊科各类应急抢救预案,如群体伤、群体食物中毒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危重患者转运时发生意外应急处理流程,急救仪器故障应急流程等。

1.2.2 基本护理操作的培训 静脉留置针输液、动脉采血、吸痰、吸氧、留置导尿等。

1.2.3 急救技能培训 主要包括气道开放、电击除颤、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应用、气管插管的配合以及抢救仪器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的使用管理及常见故障排除等。每月进行2~3项护理技能的培训考核,再按护理部要求对常见的操作技能进行集中培训考核1次。

1.3 急救模拟演练

1.3.1 编写急救模拟案例 收集如重型颅脑损伤、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胸部创伤、有机磷农药中毒、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等典型病例以及院内危重病人的转运、大规模群体案例、患者及家属投诉等进行教案编写。每个案例设计成若干个护理情景,内容涉及2009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预检分诊、急诊抢救、基础护理、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等方面,力争体现真实性、教学性。

1.3.2 演练分工 由护士长扮演主考官一职,1~2名高年资护士担任考官,每次演练由4名低年资护士参加,分别设ABCD位,各位分工职责明确,其中A位护士在患者头端,负责气道管理,全面做好病情观察,组织协调工作,并进行记录;B位护士在患者右侧,负责心电监护及完成各项护理技术操作;C位护士在患者左侧,负责静脉通路的开放与口头药物医嘱的执行等工作;D位护士在患者脚端,负责各种药品、物品的供应,对外联络等事项。ABCD位在每次演练时予以更换。

1.3.3 演练步骤 模拟一个急救场景,由主考官按预定的教案,逐步提供病情的进展情况,并设置多种应急场景,包括患者病情的变化、仪器故障、停电停气等,及时引导和启发,要求低年资护士依据应急抢救护理流程进行逐一处理。不仅要求低年资护士及时准确地进行分析、判断,而且需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训练其临床思维、操作技能、现场反应能力和合作能力,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4 人性化护理培训 由部分低年资护士轮流扮演患者或家属,站在患者的立场思考问题,并根据教案,在特定案例场景中设置一系列难以预料、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求参加演练的低年资护士进行解决,考察其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能否在患者急诊抢救时提供人性化的护理。

1.4 培训效果评价

统计2010至2011年低年资护士在模拟演练培训前后急救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能力的得分。其中应急能力分别从分工明确、定位合理、动作迅速、程度准确、无重复动作、应急流程执行到位、突发事件处理合理、规范抢救记录、良好的沟通能力、体现人文关怀等10个方面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低年资护士急救模拟演练前后考核情况比较

低年资护士通过急救模拟演练后,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能力方面均有显著提高。见表1。

表1 低年资护士急救模拟演练培训前后考核得分情况比较(N=18)

2.2 低年资护士培训需求和培训效果评价

急救模拟演练后对低年资护士培训需求和培训效果进行问卷调查显示,17名低年资护士认为有培训的需求,全体护士均认为通过演练提高了自己的应急能力,增强了急诊抢救的实践技能。

3 讨论

3.1 应急演练有利于激励低年资护士的学习主动性,促进急救技术的提高

急救技术是护士应急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执行抢救时能快速、有效到位地实施急救技术,是使患者化险为夷的重要保证。在实际抢救工作中,护士若急救技术不熟练,不能有效建立静脉通道,血标本采集不及时,医嘱不能有效地执行,将失去抢救时机。传统的急救培训局限于单项技能的训练,是在示教室内的操作考核,忽视了抢救过程中的灵活性、合理性。而在急救模拟演练过程中,提供了多样的场景,让护士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医嘱执行、仪器操作、故障处理等大量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提问和指导,将多项急救技能操作融汇其中,如模拟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时,其中不仅贯穿了心电监护、吸氧、浅静脉留置、导尿、标本采集等基础护理操作,还涉及到洗胃、心肺复苏术、除颤等急救技术,不仅使护士掌握了单项操作技术,并学会了在紧急状态下的科学安排、合理处置,提高了护士的综合急救技能。同时使低年资护士明确知识的薄弱环节和努力方向,激发了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促使低年资护士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因此,开展急救模拟演练使急诊科护士能系统、完整地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控制性[1],本结果表明,参加急救模拟演练后,低年资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熟练程度及应急综合能力考核评分有明显提高。

3.2 应急演练有利于低年资护士的观察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

护理人员的成长具有实践性和晚熟性的特点,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掌握、积累和提高[3]。急救模拟演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模拟病人的复杂病情变化有利于护士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要求低年资护士将片断知识融汇贯通起来,运用理论知识综合评估病情变化,其即刻判断处置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急救模拟演练注重以问题为导向,抓急救关键环节,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提高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对危重症的预见性和病情判断能力。例如,在模拟抢救高处坠落伤患者时,要求分诊护士在第一时间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判断有无颈椎腰椎损伤,进而给予正确的固定和搬运;要求护士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的观察,判断病人的意识状态、有无反常呼吸、有无腹部损伤;对患者施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为医生的诊治提供依据。并要求护士在接到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时,针对其中的二氧化碳分压为80毫米汞柱(危急值),做出积极的应对等等。

3.3 应急演练有利于低年资护士的团队意识和应急配合能力的提高

在实际工作中,低年资护士在实施抢救过程中,往往存在处事条理不清、主次颠倒、模棱两可的现象,较难主动与医生进行有效配合。急诊抢救时,需要医生、护士,甚至后勤科室的配合和协作,不仅需要做好单项的操作,而且要求做好每项操作的衔接和各位护理人员定位配合。通过急救模拟演练时,使急诊抢救做到程序化,如气道管理由A位护士负责,执行口头医嘱规定C位护士进行复述、执行,避免了护士在抢救时串位严重以及接到一项医嘱,由多人参与执行的现象,减少了抢救时危重患者手忙脚乱的场景,同时提高了抢救的效率,也有利于低年资护士团队意识培养、相互间的协作配合。

3.4 应急演练有利于低年资护士的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

急诊患者及家属容易产生急躁焦虑情绪,在急救模拟演练中,要求护士在抢救过程中注意患者家属的心理变化,家属有情绪波动时,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来安慰他们,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临床纠纷[4]。同时让低年资护士扮演病人、家属,通过角色转换、换位思考,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去关心体贴患者,做好人性化护理。

[1]李何玲,胡宁娜,冉利.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护士沟通能力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43-46.

[2]刘钰,张黎明.急诊抢救应急预案在成批伤员救护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5,5(2):46-48.

[3],蔡虻,姚莉,孙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0.

[4]徐建宁,许虹,汪建国,等.急危重症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9,6(7):303-304.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 simulation exercises in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ies training of junior nurse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DAI Shud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Zhuji,Zhejiang 3118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emergency simulation exercises in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ies training of junior nurse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MethodThe junior nurses were trained by the organized emergency group with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first aid skills.The emergency rescue plans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simulation exercises were carried out.ResultThrough emergency simulation exercises,theoretical knowledge,operation skill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ies of junior nurse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improved obviously.ConclusionEmergency simulation exercises can inspire junior nurses to learning initiatively,improve their first aid skills,develop observation and analytical skills,raise awareness of the team,and improve emergency coordination abilities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emergency simulation exercises;junior nurse;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ies

R192

B

1672-0024(2012)01-0027-03

戴淑旦(1973-),女,浙江诸暨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急救护理

猜你喜欢

年资操作技能急诊科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综合带教模式对骨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带教的效果分析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公立医院PF医师费的年资积分模型设计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必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