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的护理

2012-10-11阚艳玲李均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透析液低血压整体

阚艳玲 李均英

鹤壁煤业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河南鹤壁 458030

整体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的护理

阚艳玲 李均英

鹤壁煤业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河南鹤壁 458030

目的讨论整体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笔者所在科室89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组(研究组),观察整体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中的作用。结果 对照组44例,共血液透析1 013次,其中发生低血压155次(占对照组的15.30%);研究组45例,共血液透析961次,其中发生低血压109次(占研究组的11.34%),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8)。结论 整体的心理护理、透析护理以及科学膳食能够明显降低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使患者透析充分,提高了透析的质量和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并发症;低血压

低血压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如果处理不当会诱发心律失常,甚至死亡[1]。因此,护理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来预防透析低血压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对45例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预防透析并发低血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2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科室89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整体理念组(研究组)。对照组44例,其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23~82岁,平均(46.7±3.5)岁;透析时间2~71个月不等,平均(24.1±4.9)个月;糖尿病肾病22例,肾小球肾炎10例,肾衰竭6例,高血压性肾炎3例,多囊肾2例,其他1例;研究组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5~83岁,平均(47.4±3.9)岁;透析时间2~70个月不等,平均(24.6±5.3)个月;糖尿病肾病22例,肾小球肾炎11例,肾衰竭7例,高血压性肾炎3例,多囊肾1例,其他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透析时间和原发疾病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透析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无糖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钠离子浓度为140~145 mmol/L,透析液温度设定35.5~37℃,透析液流量设置500 mL/min,血流速度设置180~250 mL/min,采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本研究组所有患者每周透析2或3次,每次3.5~ 4.5 h,每月0~4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并记录超滤量、血压变化及进餐时间等指标。

1.3 低血压判断标准

依据李宓著《血液透析并发症》中关于透析低血压的判断标准[2]:常规测量血压:肱动脉血压<90/60 mm Hg,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凡是收缩压比透析前下降>30 mm Hg或降至90 mm Hg以下,透析过程中多表现为头晕、目眩、呼吸急促、脉数、哈欠不断、心跳加快、额头大汗、腹痛、抽搐或短暂意识障碍等症状,或者同时伴有多种低血压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患者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情况采用x2检验,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给予透析前、中、后等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整体的心理、透析和膳食等护理措施。对照组44例,共血液透析1 013次,平均(20.3±2.6)次,其中发生低血压155次(占对照组的15.30%),平均每人发生低血压次数(3.3±0.8)次;研究组45例,共血液透析961次,平均(19.6±2.1)次,其中发生低血压109次(占研究组的11.34%),平均每人发生低血压次数(2.4±0.5)次。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时发生低血压的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 整体科学膳食

本研究因饮食不当导致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73次,占发生低血压总次数的27.65%。在透析过程中,研究组依据患者的饮食爱好和病情需要,在营养师的指导下,由透析前的低蛋白饮食转变为高蛋白饮食,制定适合自身的饮食方案。蛋白质摄入不足患者应尽量多吃优质蛋白,尤其是鸡、鸭、鱼肉等动物性食物;热量摄入不足患者,按照每天摄入糖5~6 g/kg,脂肪1.3~1.7 g/kg进行补充;电解质紊乱患者,应按照每天食盐摄入3~4 g,钾摄入2~3 g,钙摄入1~1.2 g;随时调整干体重,减少盐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并适时调整饮食方案[3],从而降低了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

表1 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时发生低血压的情况

3.2 整体心理护理

透析患者本人及家属对血透的陌生、对血透疗法的恐惧或者自身的生活和工作等因素导致患者的高度紧张或心理压力大,容易出现低血压的临床症状[4]。两组患者因恐惧治疗、家庭因素或工作压力等情绪因素发生低血压症状的144次,占发生低血压总次数的54.55%,其中对照组有82次,研究组有62次。因此,本研究组采取“一对一”的整体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工作尤其重要。针对患者的恐惧情绪及时疏导,积极开展健康宣教,针对不同的原发疾病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后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及透析的方法、原则、适应证和治疗效果,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定程度认识的;针对家庭经济紧张的患者,护理人员对治疗方案优化,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并在生活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对于家属不支持患者治疗的情况,护理人员对家属和患者分别进行沟通疏导,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完成透析治疗;针对因工作等原因造成的情绪紧张,护理人员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与患者适时沟通,通过谈心、交流以及促使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达到相互支持的目的,进而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彼此的信任,从根本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降低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

3.3 整体透析护理

患者因快速大量脱水所致低血压症状较多,临床常见患者适应或耐受性较差、后期的超滤过多或过快、透析间隔时间较长等有效血容量减少;清除溶质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渗,进而引起血压下降;透析管路破裂、穿刺针头脱出、管路与穿刺针的连接处滑脱等造成失血、出血;其他透析前或透析中应用减压药物、扩血管药物均可引起低血压[5]。两组患者因透析不当、设备因素或药物等原因所致低血压症状共47次,占发生低血压总次数的17.80%,其中对照组31次,研究组16次。研究组根据患者个体的病情需要,制定不同的整体透析方案:体重增加过多患者适当延长透析时间和次数;根据医嘱合理使用降压类药物;选择适合的透析器及管路;积极处理肾性贫血、严重低蛋白血症等;鼓励患者坚持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心功能不全患者适当应用强心药和扩血管药物;透析过程中要积极巡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预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总之,整体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透析护理能够明显降低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使患者透析充分,提高了透析的质量和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长期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1]王梅,田爱辉,刘敏,等.透析液温度对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及能量平衡的影响 [J].医师进修杂志,2002.25(8):16-18.

[2]李宓.血液透析并发症[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45-51.

[3]王质刚.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防治:血液净化学[M].第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50-1056.

[4]安晓霞,曲丽娟,张东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常见原因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90-91.

[5]李小银,林芝,周凤婵,等.应用循证护理解决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实践[J].现代临床护理,2005,4(3):9-11.

R473.5

B

2095-0616(2012)05-139-02

2012-02-07)

猜你喜欢

透析液低血压整体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超纯透析液与常规透析液对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
含糖透析液对非糖尿病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血糖血压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迟发性腹膜透析液渗漏的CT诊断及分析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