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茵栀黄与鲁米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比较

2012-10-10张会梅

哈尔滨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醛酸高峰期黄疸

张会梅

(天津市河北区妇幼保健院,天津300142)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报道:20%~30%新生儿会出现可见性黄疸[1]。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发育过程的暂时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黄疸原因之一。如治疗不及时,可致胆红素脑病,使神经系统受损,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很多,笔者观察的是口服茵栀黄与鲁米那疗效对比。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例新生儿均系我院产科2009年3至6月,排除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胆汁淤积症、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等,且出生阿氏评分≥8分,羊水正常,出生日龄2~8 d,bil>10 mg/dL男124例,女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

1.2 方法:2组分别给予茵栀黄口服液5mL,2次/日和鲁米那5mg/kg·d。3次/日。从新生儿出生2 d开始,采用天津市医疗器械研究所的JD-2型经皮黄疸仪,每日上午1次,选择前额测值。

2 结果

2.1 口服茵栀黄与口服鲁米那新生儿黄疸峰值的比较。结果显示,峰值≥12mg/dL口服茵栀黄组32例,口服鲁米那组46例;≥15mg/dL口服茵栀黄组2例,口服鲁米那组9例(见表1)。

2.2 黄疸高峰期时间的比较:结果显示,口服茵栀黄新生儿黄疸高峰期在第2~4 d 77例,占77%,在第5~8 d 23例,占23%;口服鲁米那新生儿黄疸高峰期在第2~4 d 24例,占24%,在第5~8 d 76例,占76%(见表2)。

表1 口服茵栀黄与口服鲁米那新生儿黄疸峰值的比较 例(%)

表2 黄疸高峰期时间的比较 例(%)

3 讨论

新生儿生理特点①胆红素生成较多,由于新生儿红细胞数目较多,且其寿命短,短期内破坏多且快,每日生成胆红素约为成人2倍以上。②肝脏功能不完善,肝脏细胞对胆红素摄取能力差,肝细胞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不足。③肠肝循环特殊性,初生婴儿的肠道内细菌量少,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还原成粪、尿胆原,加之新生儿肠道内B—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能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及未结合胆红素,后者经肠壁吸收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加重肝脏负担。病理性黄疸的危害已经得到广大儿科临床医师的重视。对生理性黄疸,以往大多数人认为是生理性现象而不予干预。新生儿早期血脑屏障功能不成熟和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的阈值较低[2],使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特别是间接胆红素对细胞,尤其是神经细胞有着较强的毒性作用。新生儿,其血脑屏障是随日龄增大而逐步成熟,但是血脑屏障何时完全成熟目前尚不清楚[2]。可以肯定的是,血脑屏障的成熟与婴儿的日龄成正比。因此,提高新生儿质量,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使其早期胆红素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很有必要。本资料在新生儿黄疸期分别给予口服鲁米那和茵栀黄进行干预治疗。茵栀黄为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茵陈、栀子、黄芩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现代医学表明,茵陈、栀子、黄芩可利尿,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胆囊收缩,且有温和的促进肠蠕动作用[3],这些均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减少小肠黏膜对间接胆红素的吸收降低肝肠循环,从而达到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目的。本资料显示,服用茵栀黄组胆红素峰值低,黄疸高峰出现早,且茵栀黄副作用少,服用方便,易于家长接受。相比之下,鲁米那起效较慢,且考虑口服鲁米那有眼球震颤、嗜睡、行为改变、过敏等副作用。因此,口服茵栀黄比鲁米那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也更可取。

[1]俞善昌.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J].中国实用儿科,1999,14(2):70 -71.

[2]李佩红.胆红素、血脑屏障与核黄疸[J].国外医学,1994(1):28-32.

[3]马清钧,王淑珍.常用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M].天津:天津翻译出版公司,1995:321.

猜你喜欢

醛酸高峰期黄疸
澳新拟批准来自转基因米曲霉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果胶酯酶作为加工助剂
鲁晓岚:黄疸
影响蛋鸡产蛋高峰期的因素及延长措施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葡萄糖醛酸内酯制备和表征研究
梨树进入生长高峰期 管理技术看这里
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磷光内滤效应检测β—葡萄糖醛酸酶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防患于未“燃”,温暖过冬So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