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陵水县2004-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

2012-09-29王金梅

海南医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妇幼保健产科孕产妇

王金梅

(陵水县妇幼保健所妇产科,海南 陵水 572400)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保健水平和居民健康状况。监测孕产妇死因的动态改变,是为了降低死亡率及患病率,提高母婴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为政府卫生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具体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2]。本文就海南省陵水县2004-201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陵水县2004-2010年孕产妇死亡报告卡、调查报告、死亡病历及孕产妇死亡专家评审资料。

1.2 方法 通过我县上报的孕产妇死亡资料组织专家做出死亡原因、性质以及影响因素的评审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孕产妇死亡率 2004-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2006年最高,占74.07/10万,2008年及2010年下降至最低点0,见表1。

表1 2004-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

2.2 孕产妇死亡原因 死亡评审按照WHO推荐的“十二表格”及“三个延误”方法进行。由省级专家协助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死亡的10例孕产妇中产科直接原因造成7例,非产科直接原因造成3例;可避免死亡5例,占50%;创造条件可避免2例,占20%;不可避免死亡3例,占30%。2004-20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构成见表2。

表2 2004-2010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构成

2.3 死亡孕产妇的各种特征 ⑴年龄:20~30岁7例,31~40岁3例。⑵婚姻:未婚1例,已婚9例。⑶文化程度:中专1例,初中8例,小学1例。⑷产次:初产妇3例,经产妇7例。⑸妊娠胎数:双胎妊娠2例,单胎妊娠8例。⑹居住地点:山区6例,平原4例。⑺经济收入:经济收入差5例,中等5例。⑻孕期保健情况:未接受产前检查2例,检查1~4次6例,检查5次以上2例。⑼分娩地点:家中3例,乡级医院1例,县级医院2例,市级医院1例,未娩3例。(10)死亡地点:家中2例,乡镇卫生院2例,县级医院5例,省级医院1例。(11)死亡时间:产前3例,产后7例,产后2 h内1例,2~24 h死亡3例,24 h~1个月3例。

3 讨论

3.1 孕产妇死亡率 陵水2004-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波动很大,呈波浪式上升,2006年达到最高峰74.07/10万,2008年、2010年下降至最低点0,总体来说这7年来死亡率有所回落,平均为32.73/10万。但这种起伏不定,反复升降的趋势,对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达到《两纲》终期目标,确实是一个难题[3]。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孕产妇死亡与妊娠期间,产时产后是否存在或发生高危情况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孕产妇及家人保健意识、家庭经济、居住地点、交通情况、接受保健服务及救治质量相关。

3.2 孕产妇保健服务 孕产妇保健服务需要有健全的医疗保健网络,2006年我县被列为“降消”项目县,大力进行健康宣传,进行县及乡村妇幼人员的产科知识技能的培训,逐步取消接生员在家接生,转变其职能为动员及陪送孕妇到医院住院分娩,住院分娩率不断地提高,2004-2005年孕产妇分娩及死亡地点大都在家中,2006-2010年孕产妇分娩及死亡大都是在乡级以上医院。但是我县乡级产科知识技能还很差,县级对高危孕产妇的认证、用药和掌握抢救时机及抢救质量还有待提高。

3.3 孕产妇死亡原因 羊水栓塞是我县孕产妇死亡的直接产科主要死亡原因,主要是因为指征掌握不严的情况下使用催产素及产科人员不能及时识别羊水栓塞的早期症状而延误抢救治疗及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有关。1例双胎妊娠产后宫缩乏力,因乡镇卫生院产前没有来得及转诊,人员配备少,产科技术力量薄弱,产后观察不到位,估计出血量不准,转诊不得力而失去抢救时机;1例子宫破裂,因产前未进行产检,孕妇及家人保健意识差,同时因交通不便,未及时就诊而延误抢救时机;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因乡镇卫生院妇幼人员对高危转诊不力及因孕产妇家庭经济困难延误了抢救时机;2例为内科合并症,由于自身及家人保健意识差对自身的病情的危重性不够了解,同时因经济困难,未及时就医而延误了治疗及抢救时机。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孕产妇自身的保健意识,规范产前检查和及时高危转诊,提高产科质量,才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4 对策和建议 (1)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领导的重视,对做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继续实施“降消”项目以及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工程,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各级领导对妇幼保健工作的认识,为孕产妇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及帮助。(2)建立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规范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高危筛查的管理及转诊工作。(3)开通绿色通道,提高转诊急救能力,确保母婴平安。(4)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妇幼人员产科技术技能,提高县级医院对高危重症的抢救技术与管理水平及急救后并发症的处理能力。(5)加强妇幼卫生健康宣教工作,全面宣教孕前、孕期、孕时、产后的保健知识及住院分娩的好处,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1]徐云萍,任时光,话管君.东阳市1997-2005年孕产妇死亡分析与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737-4739.

[2]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办公室.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11):645-648.

[3]廖水珍.1999-2006韶关市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8):1124-1125.

猜你喜欢

妇幼保健产科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