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根刨底问教育

2012-09-26陈忠新

湖北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底色育人学校

◎/陈忠新

“你们学校今年考了多少个北大、清华,考了多少个重点?”“这次摸底考试,我的孩子离一本线差了不少分,怎么办?”“我的孩子晚上回家根本不写作业,怎么办?”……从事教育工作20年,见惯了这样的追问。年复一年,老师似乎热衷于讨论和回答这样的话题;家长专注于孩子考分;社会仍在追逐名校的高升学率和高考状元。难道这就是教育的公理和定义?那些习以为常的观念中又含有多少误解?因此,探寻教育的“根底”十分必要。

教育的底色是什么

底色就是本色,底色就是原点,底色就是常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那么教育的原点和本色当然是关注青少年作为“人”的发展,如生命关怀、人文情怀、道德情操、公平正义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核心思想是“育人为本”,并强调“德育为先”,这正是教育的底色。

然而,环顾当下的教育,我们保持了教育的本色、捍卫了教育的常识吗?升学与就业的恶性竞争,导致教育的功利性和锦标主义盛行。为此,老师已不再是老师,而是“训练师”,被迫把学生训化成“分数的奴隶”,打造成“做题的机器”;在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高声呐喊下,“虎妈”“狼爸”的育人日记成了畅销书。随之而来的是,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摧残,睡眠时间严重不足,近视率居高不下,自杀现象时有发生。教育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说文解字》对“教”和“育”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也就是说,教育有“教”和“育”两种功能,两者互为一体,紧密联系,“教”是途径,是方法;“育”是目的,是根本。时下的教育将二者割裂开了,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普遍存在“重智轻德”“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先生曾言:“当前学生身上普遍存在功利化心态,与当前教育过度注重知识传授,轻忽人的根本德性培养,部分教师心态浮躁、功利,缺少身正为范的自觉自律有关。”知识传授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我们使学生变得聪明而未使他们具备道德的话,那么我们就在为社会创造危害”。

法国哲学家蒙田曾描绘了那种满是知识而无心灵的教育的弊端:“草木因太潮湿疯长而郁闷,灯儿因油上得太满而窒塞;心灵的活动也胶滞于过多的智识与钻研,因为既受这许多繁杂的事物所占据和羁绊,它必定失掉自由行动的能力,而这些事物的重量必定使它弯曲佝偻起来……我们只孜孜不倦地去充塞我们的记性,任我们的悟性与良心空虚。”蒙田所向往的那种心灵丰富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它需要细心的呵护,耐心的培养,不断的陶冶和濡染,这正是教育的底色和本真。

教育的底线是什么

底线就是最低标准,就是最起码要遵循的规则。教育的底线实质是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这个价值追求应该是“求真”。

求取真知。知识有真伪,如果一个带着求知欲望、带着好奇心的孩子进入学堂,得到的是含有虚假、伪善的知识信息时,那教育就不是将人从无知引向智慧,而是引入更加荒芜的世界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学的最低要求就是不讲错话,不出错题,一定要教给学生真实、严谨、科学的知识。

追求真理。这是一个比真知更高层面的话题,既关乎知识,更关乎精神与人格。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追求真理,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众,不唯我,只唯实;就是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前人,坚持独立思考,敢于试验,勇于探索,精于创新,不断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开拓新境界。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一切追求真理者言行的真实写照。教育就是要教导学生追求真理、传播真理,这是一种科学精神,一种进取人格。

学做真人。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真人是教育求真的最高境界,上升到了道德层面。今天的“真人”教育,不仅应具备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三个要素(健康的身体,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职业),而且应敢于直面时代挑战,讲真话,办真事,讲诚信。朱镕基总理在任时,唯一的一次题词是“不做假账”。2011年4月14日,温家宝总理同中央文史馆员座谈时指出,“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已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力量的支撑,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两位总理的告诫应成为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子的警世良言。哈佛大学入学手册上写着:“不准剽窃。误用别人观点,就应离校!”这也是强调学生要做真学问,不做假文章。

教育的底蕴是什么

底蕴就是内涵,底蕴就是内情。教育的内情是什么?是文化育人。

“教育以文化来培育人,又通过对人的培育来推动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因而教育是最具有人文意义的文化”。人是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器物、工具。人是拥有主观能动性,拥有自由思想与创新能力的社会人,而不是只被他人居高临下地教导、管理、要求的对象。因此人文精神主导的文化育人,带给学生的是全面的文化教养和社会文化的传递。

文化育人不是否定知识育人,而是超越知识育人。知识教育本身并没有错,但知识只是部分,文化才是整体;知识是文化的结晶,文化中还包含创新的激情和能动的态势。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只注重考试和选拔技巧,动机是世俗的,气质是呆板的,语言是空洞的,形式是乏味的。文化育人能使鲜活的、有生机的、富于创造力的生命状态得以激活,并在帮助人的过程中表现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精神。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文化可以“强军”。当年希特勒的百万大军逼近莫斯科,在敌人距莫斯科仅几十公里的时刻,斯大林在红场上对即将开赴前线的将士们说:“伟大的俄罗斯民族之所以不可战胜,就是有高尔基、托尔斯泰、马克西莫夫等一大批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斯大林一口气说出了十六位伟大人物作为将士们浴血奋战的理由。列宁格勒被围困两年以后,城内危机重重,斯大林却命令空军起飞向列宁格勒空投交响乐团,红军将士在炮火声中,以肖斯塔科维奇刚完成的第七交响曲为赴汤蹈火的壮行曲,场面宏阔、意境深远。文化的力量激发出钢铁般的潜能和能力。

“对于学校而言,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学校的核心问题,是学校文化的建设。”没有优秀的文化,就不会有卓越的学校。英国的伊顿公学建于1440年,学校500多年前的文化精神至今尚存,500多年前的校舍和教室还在用,学生穿的校服样式是1850年设计的,在这样的学校读书,自然能感受到文化特色的积淀和传承的力量。

学校的文化表现为学校的精神气度。它不是写在墙上、印在纸上的东西,而是弥漫于校园的空气之中,并在师生中口耳相传。北大原校长许智宏先生曾言:“什么是大学的文化,她就承载于一些名师的传说和轶事之中。”这些美妙的“轶事”与“传说”激励和养育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这就是文化化人。中国教育的发展,需要大楼,需要现代化设备,但更需要有着大师风范的教师,更需要化育千万学子的深厚的学校文化。

猜你喜欢

底色育人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永恒的底色
学校推介
底色
底色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