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棉花的阿毛

2012-09-22木子

幸福·悦读 2012年5期
关键词:弓弦被褥阿毛

木子

冬至一过,天寒地冻,老妈要给家里的床铺添加垫褥。每次她都会嘀咕道:“棉胎都睏得绷硬了,要是阿毛师傅还在的话,叫他弹弹松再垫该多好啊。”

阿毛师傅是个弹花匠,当年在骆驼桥一带也算家喻户晓的名人。阿毛姓茹,听口音好像是苏北的,三十来岁的样子,头戴着一顶蓝布帽,长年穿一件长至膝盖的蓝布褂子,肩膀上背弓的那一侧补着一大块黑色的补丁。他的弹花摊就摆在老骆驼桥西堍,家则安在桥洞角落的油毛毡棚里。据说阿毛与长年在桥洞里摆剃头摊的老苏北沾亲带故,一来就无偿为其翻新家中硬如毡垫的破被胎,老头子才让出风水宝地给他安家。

20世纪6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准普遍较低,盖的垫的基本都是棉花胎。姑娘出嫁,儿子娶妻,总得弹上几床新被褥,这被褥几乎要一生盖到头,就像那时的婚姻一样。盖久了觉得被子硬邦邦一点不暖和,才会送到阿毛那里翻新。

老底子骆驼桥西堍是妇孺皆知的福地,两侧有桥墩和建筑挡风,背后是一堵高高的石砌护墙,躲在这里孵太阳真是惬意,无车马之喧,风吹不到,暖洋洋,热烘烘,附近的大人小孩冬天都喜欢到那儿打堆。孩子们就是孵太阳也不肯安分,不管到处飞扬的花絮粉尘,喜欢挤在摊前看阿毛弹棉花。

阿毛身背一张比自己人还高的大木弓,木弓用绳子系在背后腰间的竹竿顶头,这样可以减轻点弓的重力。他一手操控着木弓,另一只手握着一个哑铃状的木榔头有节奏地敲击弓弦。嘭!嘭!嘭——嘭!嘭!嘭!声音响遏行云,用牛筋做成的弓弦像弹橡皮筋那样急速震荡,使棉花被拉开蓬松飞扬。由于弓弦上常会挂着棉花丝影响弹性,阿毛便用木榔头不时敲打木弓架以甩掉花丝,让弓弦深入僵板的棉团中弹拉。就在不停的嘭嘭中,发黑绷硬的棉花被褥开始变得蓬松了,如风卷白云般堆积如山。孩子们争先恐后伸手去体验阿毛的杰作,刚弹出来的棉花洁白松软,用手摸上去感觉特别柔软。

这种欢天喜地的场面很快就被中止,静候一旁的阿毛老婆要一起为棉胎上线了。上线又叫网纱,必须两人同心协力来完成。先根据定好的棉被尺寸,铺好底部的纱线,然后再在上面铺上棉花。均匀放置摊平后,用一只光滑厚重的大木盘按压夯实。这过程没多少技术含量,孩子们都不感兴趣。最后一道上线才是观摩的重头戏,一声招呼,重新聚团。只见阿毛先在棉花胎上用粗棉线“米”字定位,然后手持一根细竹竿,梢头有眼穿着棉线,竹竿像蜻蜓点水般两面来回挪动。他老婆手臂探过来弯下去在对面接纱,当5个指头都缠上纱线时便一起按伏在棉胎上,纵横交错,形如天网。夫妻俩上线的速度极快,配合默契,干净利索,颇有点杂技表演的味道,孩子们百看不厌。纱网好后,再用那只大木盘多次压磨,使纱线与棉胎紧密配合,更加平贴牢固,便大功告成了。

阿毛最喜欢弹结婚用的被胎,因为作嫁妆的被胎除了正常网纱外,还需要用红绿两色纱线编出大红的双喜字。阿毛脑子活络手也巧,会再在被胎上添上龙凤呈祥、鸳鸯嬉水的图案,锦上添花,喜庆吉祥,主人一高兴除了付工钱外,通常还会再加点喜钱,皆大欢喜。

文革时期,阿毛不敢再弄双喜、龙凤图案了。不过识字不多的他也知道紧跟形势,请邮电局门口代写书信的老王描摹了当时最流行的双心形“忠”字图样,关门在家苦练一阵,居然像模像样出现在被胎上。很快政治嗅觉特灵敏的阿昌嫂发现了问题:你在被胎加上红心“忠”字,若是晚上睡觉一翻身给压到身子底下,岂不是大逆不道吗?幸亏饮服业造反派的头儿就是老苏北的小儿子,小时候没少吃阿毛家的烤红薯,接举报后暗中放了他一马,只是严词训斥了一顿。不过阿毛也吓得够呛,胆战心惊,从此以后只肯弹光板被胎了。

摘自《联谊报》

猜你喜欢

弓弦被褥阿毛
一起玩·阿毛犯错了
阿毛的故事
阿毛故事
“大吃一井”的阿毛
箭手
弓弦和鸣才能奏响华美乐章
晒羽绒被要盖层布
晾晒被褥有讲究
第六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弓弦、吹管)展演音乐会在京举行
晾晒被褥要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