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架空刚性接触网汇流排载流能力

2012-09-21张宏武张烈忠王展翔

电气化铁道 2012年6期
关键词:载流汇流排连续性

张宏武,张烈忠,王展翔

0 引言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架空刚性接触网中,列车通过汇流排的载流从牵引供电站取得运行所需电能。汇流排需具备的载流能力应根据列车运作所需的电量来确定。导体的载流能力,一般均以某一定值的连续性电流予以定额,在该连续性额定电流值下,导体发热的最高稳定温度应不超出导体材料允许的最高工作温度。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负载电流的数值变动较大,波形并非恒定和连续不变。因此,引用连续性定值电流的概念,对汇流排应具备的载流能力予以定额和试验验证,并不切合实际。如何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实际,作出相适应的规范,是值得进一步分析和关注的问题。

1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负载电流

图1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在两地铁站间隔间行走时取流与运行速度的典型实测波形。列车最高时速为110 km,取流最高峰值约为2 700 A。

图1 地铁列车行走时取流及运行速度波形图

图1显示,列车的取流可划分为3个区段,分别与图中加速区段A,稳速区段B,隋行减速区段C等阶段相对应。

区段 A的电流主要用于列车的加速,此时列车处于能量需求最大阶段,所以取流的持续时间与波幅相对都较大。

区段 B的电流主要用于克服列车运行中的阻力,使列车维持己达到的车速,列车需求的电能大为减小,电流显著地变为间歇、分散和短暂脉冲的波形。

区段 C为惰行减速区,列车基本上无驱动能量输入的需求。相反地,积累能量过多时,还可能出现制动电流反馈的现象。该阶段列车取流的数值,从汇流排的发热效应看,已可等零视之。

为便于分析,列车主要取流区(A),(B)的电流波形,按等效发热及从严处理的置换原则,可集中地由图 1中虚线方块面积的电流波形予以替代,并通式化地表达为

按图1,式(1)的I为列车在区间内平均受流值(相当于虚线的方块面积的电流幅值1 500 A),Y取0.5,t为列车在区间行走的总时间150 s。

2 汇流排承载电流

一般仅当列车在滑过的汇流排路段内才会出现载流。在隋行区,尚无越区供电,汇流排载流的数值一般很小。可见,汇流排在间隔内不同地段的载流值不尽相同,一般以加速区内最大。

汇流排承载电流的波形除与列车的取流密切相关外,还与下述因素密切关联:牵引供电站设置的密度,列车班次的密度(列车相距时间),车站间的距离(间隔行车时间),列车运行的速度,列车编组,行车操控的方式(手控抑自动程式操控),双边抑单边供电等。在不同的因素组合下,汇流排承载电流的大小及波形有着不同的反应。

牵引供电站一般相隔2~3个车站设置1个。间隔行车时间多在1~3 min。列车班次密度(列车相距时间)与运行的高、低峰期有关,一般多在3 min或以上,行车相距时间取决于系统信号能力的水平及安全因素,最短约为2 min。列车最大运行时速多在80 km以下,个别在110~120 km。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列车均由双边供电,单边越区供电一般属于系统故障时的一种暂态运行方式。

以下对汇流排承载电流的波形试图作一分析,并以下述设定为基础:间隔内的行车时间为2 min,列车相距时间为 2~4 min,列车最大时速为110 km。

图2—图5显示了在不同供电设置和列车运行条件下,两站间汇流排的载流波形和平均值,载流波形均按第1.2节中列车受流的典型模式表达,其中I为列车在间隔内的平均受流(列车最大时速为110 km时,数值为1 500 A)。在图2所示的列车运行条件下,汇流排载流的幅值等于列车取流值的50%。

图2 双边供电,间隔行车时间2 min,

在图3所示的供电和列车运作条件下,汇流排载流的幅值基本上与列车的取流值相同。

图3 双边供电,间隔行车时间2 min,

在图4所示的供电和列车运作条件下,汇流排载流幅值等于列车取流值的1.5倍。

图5相当于系统出现故障单边供电的情况,汇流排承载的电流基本上等于列车负载电流值的 2倍。载流波形示于图下方。

综观图2—图5的电流波形,汇流排出现最大载流幅值的条件是:“间隔行车时间=列车相距时间”。此时汇流排载流的波形如图 4、图 5下方所示,为一间歇性循环负载的特性曲线:“在50%的区间行车时间内为一定值载流;而其余50%的区间行车时间内为空载运行”。图3所示的载荷电流虽为连续性定值负载波形,但汇流排的载流还未达最大波幅值。

图4 双边供电,间隔行车时间2 min,

图5 单边供电,间隔行车时间2 min,

3 汇流排载流能力发热试验

综合上述的分析显示,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作模式下,汇流排载流能力的定额显然应按间歇性循环负荷,而非连续性负荷波形的特性,予以规范及试验考核。

图6是国內通用Π形铝合金汇流排,在2种不同负荷特性下,直流发热温度曲线的对比:

(1)连续性负载电流试验。a.3 300 A(图6中A段曲线);b.3 800 A(图6中B段曲线);c.4 000 A(图6中C段曲线)。

(2)间歇性负载电流循环试验。a.(4 000 A载流3 min + 空载1 min)循环(图6中D段曲线);b.(4 000 A载流2 min + 空载1 min)循环(图6中E段曲线)。

图6 国内通用Π形汇流排不同负荷特性下直流发热温度曲线图

发热结果对比:

(1)汇流排承载连续性负载电流时,3 300,3 800和4 000 A的最高稳定发热温度分别为72,89和98℃。

(2)汇流排承载间歇性负载(载流3 min + 空载1 min)循环电流时,4 000 A的最高稳定发热温度为80℃,发热效果相当于在4 000 A连续性负载电流下的82%。

(3)汇流排承载间歇性负载(载流2 min + 空载1 min)循环电流时,4 000 A载流的最高稳定发热温度为73℃,发热效果与3 300 A连续性负载电流下的相当。

换言之,以3 300 A连续性负载电流定额的汇流排,具备了在4 000 A(载流2 min + 空载1 min)间歇性负载循环的载流能力。

(4)可以预期,在上述第3节述及的(载流1 min + 空载1 min)间歇性负载模式循环下,汇流排的载流能力应远高于4 000 A。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发热结果尚未考虑列车在隧道行走时活塞效应产生隧道风对汇流排强迫冷却的效应。

4 结语

(1)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作模式下,架空刚性接触网汇流排承载的电流波形具有间歇性循环负载电流的特性。

(2)为了更能切合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作的实际和更科学和充分地发挥材料的使用率,汇流排载流能力的定额和试验考核,应按间歇性循环负荷的电流特性进行规范和确定。

猜你喜欢

载流汇流排连续性
关于地铁汇流排免切割整体化安装的研究
界面电流介入时石墨烯的载流摩擦行为*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载流圆线圈磁场的MATLAB数值计算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
8字形载流方形回线的空间磁场分布
220kV架空线与电缆的截面匹配方案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