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醇-盐双水相技术去除水中的对氨基酚

2012-09-21曹文高云涛王红斌马存娇李孔明

关键词:硫酸铵容量瓶氨基

曹文,高云涛,王红斌,马存娇,李孔明

(1.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2.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醇-盐双水相技术去除水中的对氨基酚

曹文1,高云涛2,王红斌2,马存娇2,李孔明2

(1.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2.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研究了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分离水中对氨基酚的新方法,考察了萃取体系中的硫酸铵用量、正丙醇用量、pH值对萃取率的影响,通过L9(33)正交试验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萃取条件为:pH值为4.5,硫酸铵用量为15.0 g,正丙醇为20 mL,在最佳条件下经过3次连续萃取,萃取率达99.41%.改进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对氨基酚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萃取率高,处理过的含对氨基酚的水样达到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对氨基酚;双水相萃取;分光光度法

对氨基酚(PAP,paraaminophenol)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主要用于医药、橡胶、染料、饲料、石油、摄影等行业,在其生产过程中排出含有对氨基酚的废水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控制废水中对氨基酚的浓度具有重要意义.自1994年以来,世界PAP产量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增加,与此同时,PAP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量也逐年增加[1].近年来,国内外对PAP废水的处理逐渐重视,多种PAP废水的处理方法相继见诸报道,有物化法、化学法和生物法[2].双水相萃取与一般的水-有机物萃取的原理相似,都是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3-5],目前报道较多的是低级醇-盐双水相水体系,即在普通的水溶性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醇中加入无机盐,利用无机盐的水化作用形成低级醇-盐双水相体系.该法能克服传统双水相成本高、目标物回收和后续处理较困难等问题,过程易于放大,生物亲和性较好、溶剂容易回收,易于与其它技术集成,近年来受到人们关注.

本文将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应用于PAP的萃取分离,并用正交试验对萃取分离工艺进行了优选.利用该体系处理水中的PAP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类的Ⅰ级排放要求.对氨基酚的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并在贝特洛试剂的基础上改进了氧化剂及其用量、波长和显色时间等分析条件.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721型分光光度计(龙尼科(上海)仪器有限公司);AR2140电子分析天平(上海第二天平仪器厂); pHS-3C精密pH计(上海天达仪器有限公司).

苯酚;亚硝基铁氰化钠;次氯酸钠溶液(分析纯);硫酸铵;自制贝特洛试剂(溶液Ⅰ和溶液Ⅱ);正丙醇(AR);0.1 mol/mL HAc-NaAc的缓冲溶液;对氨基酚标准溶液;水样;试验用水为无酚水.

1.2 实验方法

1.2.1 系列溶液及含酚水样的制备

溶液Ⅰ的配制:称取10 g苯酚、0.05 g亚硝基铁氰化钠置于小烧杯中,加水溶解后转移入100 mL棕色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溶液Ⅱ(碱性次氯酸钠溶液)的配制:称取5.002 4 g氢氧化钠溶解后与0.36 mL次氯酸钠溶液混合,定容至1 000 mL容量瓶中,摇匀备用.

对氨基酚标准溶液配制:称取对氨基酚0.102 4 g,用0.03 mol/L的硫酸溶液溶解并定容于100 mL棕色容量瓶中.该溶液每毫升含对氨基苯酚1 mg,用时稀释成0.05 mg/mL的对氨基酚溶液.

含酚水样的制备:准确称取1 g对氨基酚在烧杯中溶解并定容于1000 mL容量瓶中,得到含PAP水样.1.2.2检测原理及方法

原理:对氨基酚溶液在亚硝基铁氰化钠的催化作用下,被次氯酸氧化成醌氯亚胺,在碱性(pH>11)条件下,醌氯亚胺与苯酚反应生成一种蓝色显色物质靛酚[5],其反应式如图1.

方法:准确移取0.05 g/mL的对氨基酚标准溶液5 mL于5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1.0 mL溶液I, 5 s后加入13.0 mL溶液Ⅱ,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在室温下避光放置25 min;另取1份空白溶液,在632 nm处,用1 cm比色皿,以空白溶液做参比,测定溶液的吸光度[4].

1.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移取溶液Ⅰ1.0 mL,溶液Ⅱ13.0 mL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不同量的对氨基酚标准溶液,显色放置25 min,按上述检测方法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Y=2.404ρ–0.046,r2=0.999 2.实验表明,对氨基酚含量在0.05~0.40 mg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水样中对氨基酚的质量浓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m为水样吸光度经空白校正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对氨基酚质量(mg);V为移取下相液体积(mL).

萃取率按下式计算:

式中,ρ为原水样中对氨基酚的质量浓度(mg/L);ρ1为萃取后水样中对氨基酚质量浓度(mg/L).

1.2.4 萃取方法

取50 mL水样于125 mL梨形分液漏斗中,在该漏斗中加入准确称取的硫酸铵和移取的正丙醇,用HAc-NaAc的缓冲溶液调节溶液pH值为4.5,摇匀,静置1 h,观察分相情况.

2 结果与讨论

2.1 硫铵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取50.0 mL水样,固定正丙醇用量为15 mL,pH值为6左右,按照1.2.4方法分别加入不同量的硫酸铵,测定萃取后水样的吸光度,结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硫酸铵用量的逐步增加,PAP去除率(即萃取率)呈上升趋势.硫酸铵用量增加对萃取率的影响可用无机盐的水化作用解释[6].硫酸铵用量增加导致析相作用增强,使正丙醇与水逐渐分离,从而正丙醇相中正丙醇的相对浓度增大,提高酚类在正丙醇相中的溶解度;另一方面,硫酸铵用量增加加强了正丙醇与酚类物质之间氢键萃合物的生成,提高了萃取分配系数.

2.2 正丙醇用量对萃取率的影响

固定硫酸铵用量为15 g,pH值为6左右,取50.0 mL水样,按照1.2.3方法,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正丙醇,测定萃取后水样的吸光度,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正丙醇用量越大,去除效果越好,水中PAP残余量越低.因为加大正丙醇用量就加大了酚和溶剂接触面积,提高了萃取分配系数.再次,正丙醇和酚的结构有相似性,对酚有很大的溶解能力[7].随着正丙醇用量的增加,PAP去除率增加,当正丙醇用量为25 mL时,PAP几乎去除完全.

2.3 pH值对萃取率的影响

固定硫酸铵用量为15 g,正丙醇用量为25 mL,取50.0 mL水样,按照1.2.3方法,加入0.1 mol/mL HAc-NaAc的缓冲溶液,调节pH值,测定萃取后水样的吸光度,结果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pH值上升不利于PAP的去除,应把pH值控制在1.8~4.5的范围内.

当pH=4.52时,萃取率达到最大92.67%.pH值继续增大,萃取率反而下降.这是因为正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的形成是盐析作用的结果,溶液pH值的提高使硫酸铵的盐析作用减弱,从而影响酚的结构、电离程度和表面电荷等,从而影响萃取率[8].因此,pH值是双水相体系中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且相对易于控制,所以也成为双水相萃取分离的主要控制条件.

pH>6.00时,即在碱性环境下,酚类容易生成盐,在水中的水溶解性就加强,因此,萃取不易在碱性环境中进行.

2.4 正交实验

以硫酸铵质量A、正丙醇体积B、pH值C为因素,建立L9(33)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得出影响对氨基酚萃取率的3个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正丙醇用量>硫酸铵用量>pH值,且当醇和盐的加入量越多时,萃取率越高.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正丙醇用量为20 mL,硫酸铵用量为15 g,pH值调至4.5左右时,萃取效果最佳,萃取率达90.43%;正交试验结果表可知A2B1C2萃取率最好,见表1、表2.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2 正交试验表及结果表

2.5 萃取次数实验

固定硫酸铵为15 g,pH值为4.5左右.按照下表将正丙醇分2次和3次加入,中间间隔30 min.观察分相情况并测定其吸光度,结果见表3、表4和图5.

表3 2次萃取试验结果

表4 3次萃取试验结果

从表3、4及图5可以看出:分3次萃取具有用量少、萃取效果好的优点.3次萃取时正丙醇总用量为20 mL就达到了99.41%的萃取率.

2.6 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

取对氨基酚标样,进行5次平行测定,测得吸光度分别为:0.290、0.291、0.294、0.291、0.293,平均值为0.292,标准偏差为0.001 7,方法的重现性良好.

2.7 回收率实验

向5mL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标样,其余方法同前.对2个不同浓度的对氨基酚标准溶液分别做5次平行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3%,说明该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

3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正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水中的对氨基酚有较好的萃取效果,该体系具有传质速率和平衡速度快、回收率较高、分相时间短和便于后续处理等优点.

影响萃取的因素有硫酸铵用量、丙醇用量、pH值等,pH值对萃取效果有较大影响;试验表明连续萃取效果优于单次萃取,经过3萃取,挥发酚残余量明显下降,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在贝特洛试剂的基础上改变了溶液Ⅱ的配制方法,减少了次氯酸钠的用量,一方面节省了氧化剂的用量,另一方面缩短了显色时间.因为该实验中氧化剂用量较大,减少用量后可以避免因多次配制而产生的操作误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对氨基酚的含量,准确度、重现性都较好.

[1]孙成俊,王勇艳.对氨基酚生产废水处理的研究状况[J].化工环保,2001,21(5):270-273.

[2]辜鹏,谢放华,黄海艳,等.双水相萃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7,36(11):29-33.

[3]周长丽,薛士科.浅谈中国焦化度水处理技术进展及其应用[J].煤矿环保,2007,13(4):78-81.

[4]PATIL G,RAGHAVARAO K S M S.Aqueous two phase extraction for purification of C-phycocyanin[J].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7,34(2):156-164.

[5]胡国强,王晓兵.贝特洛试剂作氧化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对氨基酚[J].化学世界,1995,12(2):93-95.

[6]高云涛,王伟.金(Ⅲ)在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的分配行为及萃取机理[J].应用化学,2002,19 (6):578-581.

[7]严希康,俞俊棠.生化分离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8]曹文,高云涛,王红斌,等.醇-盐双相技术去除废水中的酚类物质[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21(7):1064-1066.

(责任编辑戴云)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Para-Aminophenol in Water with the Propyl Alcohol-Ammonium Sulfate ATPS

CAO Wen,GAO Yun-tao,WANG Hong-bin,MA Cun-jiao,LI Kong-ming
(1.School of Education,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Kunming 650031,China; 2.School of 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Kunming 650031,China)

This research provided a new method to separate para-aminophenol from waste water with the propyl alcohol-ammonium sulfate ATPS(aqueous two-phase systems)and studied the amount of ammonium sulfate and propyl-alcohol,the effects of pH value on the extraction rate a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in L9(33)orthogonal test with the following results: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s:the amount of ammonium sulfate is 15.0 g,the amount of propyl-alcohol is 20 mL,and the pH value is 4.5.An extraction yield of 99.41%is obtained under such conditions in third extractions.This new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para-aminophenol is fast,efficient and accurate.The processed para-aminophenol waste water is up to the first-class standard in GB8978—1996.

paraaminophenol;aqueous two-phase extraction;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O 657.32

A

1672-8513(2012)04-0256-04

10.3969/j.issn.1672-8513.2012.04.006

2011-06-21.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07Y11397).

曹文(1967-),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研究.

猜你喜欢

硫酸铵容量瓶氨基
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砷的不确定度评定
高效阴离子交换-积分脉冲法检测氨基寡糖素农药中游离氨基葡萄糖
饲料中粗蛋白硫酸铵回收率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利用氨基功能化电极材料除磷及动力学探究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谈如何降低容量瓶的容量误差
液态硫酸铵在水稻上的对比试验
对容量瓶几个实验问题的探讨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实践
氨基葡萄糖会导致血糖升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