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石酸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在宫颈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2-09-20于文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3期
关键词:布托酒石酸芬太尼

于文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宫颈癌是妇女第二大恶性肿瘤。我国是宫颈癌的主要发病地区,其患病率和发病率均占世界1/3,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1]。目前宫颈癌的治疗常采取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可引起强烈应激反应,进一步抑制患者免疫功能。选择合适、有效的镇痛方法能调整机体的应激反应,减轻或消除术后疼痛的免疫抑制作用,从而有利于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2]。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被广泛应用于术后的镇痛,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特点。酒石酸布托啡诺是一种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与芬太尼都是术后患者PCIA的常用药物[3]。作者比较了酒石酸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在宫颈癌术后镇痛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旨在探讨宫颈癌术后的最适镇痛药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行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宫颈癌患者70例,上述入选患者均无心脑肺等脏器疾病,能够耐受术中麻醉;临床相关检查均正常,无药物过敏史;无慢性疼痛病史或术前1个月内使用镇痛药物病史;术后均经病理确诊为鳞形细胞癌。两组患者术中均采取气管插管内全麻,术后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患者术后采取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年龄46~65岁,平均年龄(53.4±7.5)岁;对照组35例患者术后采取芬太尼镇痛,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5.1±7.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结构、术中镇痛方式、患者一般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上述患者均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于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0.1g,并采取酒石酸布托啡诺0.02mg/kg+芬太尼2μg/kg+阿曲库铵0.5mg/kg+丙泊酚2mg/kg进行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插管后吸入2%七氟醚+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5mg/kg·h+丙泊酚5mg/kg·h+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麻醉维持,同时术中密切观察产妇的各项指标。术后分别采取镇痛方法式,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1mg负荷量,接持续静脉镇痛泵,自控量2mL/次,持续给药30min,镇痛液为8mg酒石酸布托啡诺+5mg氟哌啶+100mL生理盐水;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负荷量,接持续静脉镇痛泵,自控量2mL/次,持续给药30min,镇痛液为1.2mg芬太尼+5mg氟哌啶+100mL生理盐水。

1.3 临床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5h、10h和15h视觉模拟评分(VAS),0分为患者术后完全无痛,10分为患者术后剧烈疼痛;Ramsay镇静评分:1分为不安静,2分为安静合作,3分为嗜睡时能听指令,4分为睡眠状态可唤醒,5分为呼唤反应迟钝,6分为深睡状态呼唤不醒,1 分为无镇静,2~4分为镇静满意,5~6分为镇静过度[4];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镇痛后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恶心、呕吐、眩晕、尿潴留、嗜睡、皮肤瘙痒、术后排气延迟。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及分析

2.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比较

术后5h、10h和15h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分别t=1.706、t=1.723和t=1.772,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镇静满意率分别为77.1%和94.3%,镇静满意例数比较,χ2=4.2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眩晕、尿潴留、嗜睡、皮肤瘙痒、术后排气延迟不良反应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 论

目前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宫颈癌常用外科治疗方式,但术后早期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增加了患者围麻醉期的危险性,影响了患者机体的恢复,也是术后并发症增多的因素。因此对患者采取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尤为重要,可降低术后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康复[5]。

芬太尼是常用PCIA的镇痛药,人工合成的芬太尼是纯阿片类受体的激动剂,能发挥强大的脊髓以上镇痛效应,它作用于患者脑内和脊髓内的μ受体,与其有很强的亲合力,结合能力较吗啡强,镇痛作用是吗啡的75~125倍;在产生强烈有效的镇痛效果的同时,可缓解患者伴随疼痛的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反应,目前仍是静脉镇痛最常用的药物。同时由于其可刺激第四脑室底部化学受体触发带,兴奋延髓呕吐中枢,故可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且由于μ受体激动可致患者头晕、嗜睡、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低血压、喉痉挛、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及依赖性等不良反应,故临床应用也受一定限制[6]。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Ramsay评分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酒石酸布托啡诺是新型阿片类镇痛药物,为全新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不仅可激动κ受体产生镇痛作用,还对μ受体有弱拮抗作用,可有效地治疗与缓解各类中、重度疼痛。药理学和受体研究证实新型阿片类受体药物是μ受体的部分激动剂,κ受体的完全激动剂;是δ受体的主要拮抗剂,上述受体与中枢神经系统(CNS)分布的受体相互作用,产生镇痛、止咳、催吐、瞳孔放大和镇静等中枢作用;其镇痛强度是吗啡的5~8倍,静脉注射效果起效快,大约4~5min即可达到峰值浓度[7]。

作者通过临床观察证实,酒石酸布托啡诺和芬太尼在宫颈癌术后镇痛中均有效,均能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恢复。但前者镇痛效果优于后者,在术后5h、10h和15h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静满意率分别为77.1%和94.3%,镇静满意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者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术后采用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与采用芬太尼镇痛相比,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在宫颈癌术后镇痛中,应首选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可显著提高镇痛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施行。

[1]郎景和.迎接宫颈癌预防的全球挑战和机遇[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3):129-131.

[2]曹殿青,温汉新,郭翠容,等.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对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195-197.

[3]曾宪阳,刘纪泽,李桂芹,等.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J].辽宁医学杂志,2010,24(3):119-122.

[4]Singh R,Kumar N,Vajifdar H,et al.Midazolam as a sole sedative for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in pediatric patients[J].Paediatr Anaesth,2009,19(9):899-904.

[5]Senard M,Joris J.Use of ropivacaine for peridural postoperative analgesia[J].Ann Fr Anesth Reanim,2002,21(7):713-724.

[6]刘敏,胡鹏,芦智波.布托啡诺和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5):673.

[7]Gorletto F,Raisisa A,Brearleyj C.Comparison of morphine and butorphanol as pre-anaesthetic agents incom bination with romif i dine for fiel dcastration in ponies[J].Vet Anaesth Amalg,2005,32(1):16-22.

猜你喜欢

布托酒石酸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HPLC 法测定药用辅料L(+)- 酒石酸中的D(-)-酒石酸含量
酒石酸钠标定法测定二氧化硫产品微量水分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布托啡诺联合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苏醒期的影响
布托啡诺的药理特性及其应用进展
欧盟重新评估偏酒石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改性亚麻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特性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