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的职业伤害与防护

2012-09-20崔拥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3期
关键词:护士职业护理

崔拥红

(株洲市妇幼保健院,湖南 株洲 412000)

现代医院的临床护士处于多种有害因子之中,护士的职业卫生现象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有资料报道护士的职业伤害主要包括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心理因素[1],我国已经对护士的职业伤害及防护工作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介绍我院实施系统性护士职业伤害预防措施预防护士职业伤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护士157名,记为观察组,女性156名,男性1名,年龄在21~53岁,平均(35.7±4.6)岁;2010年护士153名,记为对照组,女性152名,男性1名。两组护士在年龄、性别、职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我院自2011年2月开始实施系统性护士职业伤害预防措施,比较在实施相关措施前后护士职业伤害的发生率,并总结职业伤害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①分析护士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医院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设立专门的职业暴露及防护管理组织,未指定职业防护及管理制度,护士在发生职业暴露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医院建筑布局不合理,通风、空气流向、饮用水、医疗用水、污水处理不当均可成为传染源,造成职业伤害;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人群,护理时容易接触肺结核、“非典”等传染性疾病;护士在护理病人时会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及被其污染的医疗用品;锐器伤是护理人员最常接触的职业伤害,其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抽血、静脉注射、肌内注射、清洗器械等行为有关,有资料报道含乙肝病毒高的血液、体液经伤口感染操作者,只需要0.004mL就可使操作者感染乙型肝炎[2]。化学消毒剂常用于物体表面的擦拭、空气消毒等,护士经常接触化学消毒剂,这些对人体的伤害是缓慢的,容易被忽视,长期吸入高浓度的戊二醛能引起头痛、皮肤过敏、眼灼伤、胸闷气短、咽喉炎、肺炎、色素沉着等症状,高浓度甲醛能引起职业性哮喘,大量吸入可导致肺水肿,同时引起细菌病变甚至癌变[3];护士在配制某些药物时能引起细胞突变、自然流产、宫外孕等严重伤害;护士工作任务繁重,同时要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稍有不慎能引起护患冲突,有些患者或家属因病情无好转情绪激动,甚至有言语过激的行为,护士要保持冷静、平和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给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护士需要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定时翻身、按摩、移动等,在工作中护士的腰背部肌肉及关节容易受伤。②针对护士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并进行明显标记,开展感染知识的培训课程,提高护士的职业的防护意识;护士在接触各种消毒剂时应佩戴口罩、手套,配置浓度要准确,尽量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防止消毒溶剂溅入眼内造成伤害;定期开窗通风,做好空气消毒及紫外线灯管的监管工作,护士在妊娠期及哺乳期暂时脱离抗癌药物的环境;严格规范操作程序,在开启安瓿时要以纱布衬垫或使用折断器,在治疗结束后要将针帽罩回针头,针头或锐器使用后立即放入锐器收集箱内,收集箱要配备牢固的盖子和锁定装置;护士洗手要严格按照7步洗手法,定期对各科室医护人员手指进行检测,带菌数≤5cfu/cm2[4];有资料报道,每年临床护士有40~60%发生针刺伤,有10~15%的护士不知道正确的针刺伤处理程序,护士在发生针刺伤后要沉着冷静,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并用流水冲洗数次,后用0.5%碘伏进行消毒,如果确诊患者有传染性疾病,应到感染科进行相关处理,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在对患者进行翻身、搬运等动作时,要掌握正确的用力原则,避免肌肉损伤。有条件的可借助器械,如翻身床等,帮助护士完成工作,避免伤害因素,加强自身的业务,提高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服务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避免医患矛盾。

1.3 统计学分析

本组资料以率(%)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护士职业伤害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职业伤害发生率比较(人次)

在实施系统性护士职业伤害预防措施后,护士职业伤害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前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推动了护理专业的进步,我们应重视护士职业伤害的防护问题,制定可行、科学的管理方法,明确有害因子是客观存在的,同时是可进行防护的。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薄弱,对普遍性预防的原则了解不充分,有调查资料表明,国内护士学校未设置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课程,也没有相应的教材,陶学新等调查显示只有20~30%的护理人员得到相关的培训[5],有90%~95%的护士在岗前未进行系统的防刺伤培训教育,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护士只要平时养成良好按规范操作的习惯就能防患于未然,护士要知晓本职业潜在的危险,增强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的自觉性,其次护士要熟知安全防护知识及规范操纵的要领,养成按照规章制度操作的习惯,根据职业习惯,护理部在制定防护措施的同时,要勤检查、勤总结,营造一切都按照规范操作的良好氛围,每年科室都要补充新护士,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护士除了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外,还要调节自己的情绪,矫正一般职业性紧张所产生的危害,正确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热爱护理工作,自强乐观,努力学习专业及边缘学科的知识,以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特别是学习心理学,有助于自我调节和善解人意,使自己心情愉快,工作顺利,对发挥最佳运转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多种职业危险因素,为保证护士的职业安全,在实践工作中要针对性提出防护措施,降低护士职业伤害发生率。

[1]谢红军,聂军.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8,18(3):54.

[2]张光慧,赵庆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0(8A):1978-1980.

[3]Eisenstein HC,Smith DA.Epidemiology of reported sharps injures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J].J Hosp Infect,2009,20(2):271-280.

[4]Shanks NJ,AL·Kalai D Occupation risk of needlestick injuriesamong health care personnel in Saudi Arabia[J].JHosp Infect,2010,29(2):221-226.

[5]邢颜超.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度防止对策[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9,28(12):262-265.

猜你喜欢

护士职业护理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